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大宗师(节选)

云将去东方游玩,经过神木的枝头而恰好遇上鸿蒙,鸿蒙正在拍打大腿雀跃着游玩。云将看见了这种情形,立刻停住了,恭敬地站着,说:“你是何人?你为何到此?”鸿蒙拍着大腿,依然雀跃向前,不停步,并对云将说:“游玩。”云将说:“我有东西要向您请教。”鸿蒙抬头望着云将说:“吁!”云将说:“天气不调和,地气郁结不散,六气不谐,四时运行不合节令,现在我想合六气精华,以养万物,应该怎么做?”鸿蒙继续拍打大腿,雀跃着,掉过头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云将得不到问题的答案。

又三年,东游,过有宋之野,而适遭鸿蒙。云将大喜,行趋而进曰:“天忘朕邪?天忘朕邪?”再拜稽首,愿闻于鸿蒙。鸿蒙曰:“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①。朕又何知!”云将曰:“朕也自以为猖狂,而民堕予所往②;朕也不得已于民,今则民之放也!愿闻一言。”鸿蒙曰:“乱天之经,逆物之情,玄天弗成,解兽之群而鸟皆夜鸣,灾及草木,祸及昆虫。意!治人之过也。”云将曰:“然则吾奈何?”鸿蒙曰:“意!毒哉!乎归矣③!”云将曰:“吾遇天难,愿闻一言。”鸿蒙曰:“意!心养!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溟④。解心释神,莫然无魂⑤。万物云云⑥,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问其名,无其情,物固自生。”云将曰:“天降朕以德,示朕以默。躬身术之,乃今也得。”再拜稽首,起辞而行。

[注释]

①鞅掌,众多也。无妄,真实,即万物的本来面目。

②猖狂,无所束缚的样子。

③(xiān),即仙仙,轻举之貌。

④溟(xīng mǐn),自然之气也。

⑤解、释,遣荡也。

⑥云云,众多也。

[译文]

又过了三年,云将向东游玩,经过宋国的大野而恰好遇见鸿蒙。云将大喜,上前说:“你忘了我吗?你忘了我吗?”又叩头行礼,想向鸿蒙请教。鸿蒙说:“浮游处世,并无贪取。无心而行,并无目的。游者众多,为了观看万物本来面目。我又知道什么呢?”云将说:“我也自以为无心而行的,但老百姓却愿与我同行。我无心驾驭世人,只是不得已才接近人民,正在却被人民所效仿。请为我解开这个迷团吧。”鸿蒙说:“扰乱天然常道,违逆事物真性,即诡诈方起,自然之道不成。群居之兽被离散,鸟则骇飞夜鸣,甚至草木未霜而零落,灾祸及于昆虫。噫!这就是统治人民造成的祸害。”云将问:“我该怎么办呢?”鸿蒙说:“噫!统治人民的过错真深啊!你还是回归‘道’之根本吧。”云将说:“我遇见你真是困难,你还是教教我如何回归‘道’之根本吧。”鸿蒙说:“噫!心养。你只要处心无为,那么物将自化。忘记你的身体,忘记你的心灵,排除物我的界限,就会同自然合体。莫然无知,涤荡心灵,同死灰枯木,无知无魂。万物众多,不离自然,各归其根本。各归其根本而不自知,浑沌先知,而任其自复,就能终身不离其本。若用智识去求取万物根本,反而会远离其根本,不要追问‘道’的名称,不要探究‘道’的真情,万物乃是自然地生长。”云将说:“你为我降道德之言,示玄默之行,立身以来,我今天才真正领悟了。”又一次叩头行礼,起来辞别鸿蒙而去。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常出乎众哉?因众以宁所闻,不如众技众矣①。而欲为人之国者,此揽乎三王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此以人之国侥而不丧人之国乎?其存人之国也,无万分之一;其丧人之国也,一不成而万有余丧矣!悲夫,有土者之不知也!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②。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出入六合,游乎九洲,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注释]

①“因众”句,意为吾一人之所闻,不如众人才智太多了,因此顺乎大众的闻见,就能心安。

②“物而不物”句,意为拥有万物,而又不为外物所役使,方能主宰万物。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