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大宗师(节选)

你难道不知道上古淳朴之世的情形吗?上古时容成氏、大庭氏、佰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作氏族首领,老百姓结绳表信,饮食随分,衣着朴实,混同为乐,恬淡而居,相邻之国可对望而见,隔得那么近,以及鸡鸣犬吠之音都可互相听见,但两国之民到死也互不往来。像这样的时代,就算最好的治理了。而如今让百姓引颈举足而盼,说“某地有个贤君”,大家纷纷背上粮食去趋赴他,这样一来,远赴地方,轨辙交行,足迹所接,不惮千里,内则弃亲而不考,外则去主而不忠。这就是君主好智的过失啊!

上诚好智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子上矣①;钩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②;削格罗落罘不知多,则兽乱于泽矣③;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④。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⑤。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惴之虫⑥,肖翘之物⑦,莫不失其性。甚矣,夫好知之乱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是已!舍夫种种之民,而悦夫役役之佞⑧;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之意⑨,已乱天下矣!

[注释]

①弩,用机关发箭的弓。毕,有柄的网。弋,尾部带绳,用以射鸟的箭。机,弩上的机关,又叫弩牙。变,即(bō),石制箭头。知,同智。

②罔,即网。罟,罾,皆鱼网也。笱(gǒu),捕鱼的竹器。

③削格,用业支撑兽网的桩子。罗落,用来关守野兽的网状篱笆。罘(jū fú),捕兽的网。

④颉滑,滑稽,即奸黠。坚白,指“离坚白”,战国时名家公孙龙子论辩的论题之一。他把石头质地的坚硬和颜色的洁白割袭开来,分为“坚”、“白”、“石”三个概念,认为三者都是先物体而存在的,这是唯心主义的诡辨。解诟,诡谲的言辞。同异,战国时名家惠施诡辩的论题之一,他认为一切事物的相同和相异,都是相对的。

⑤每每,即昧昧、昏乱的样子。

⑥惴(chuǎn ruǎn),形容虫类蠕动的样子。惴之虫,指无足的,蠕动前行的虫类。

⑦肖翘之物,指飞翔的小虫。

⑧种种之民,指淳朴之人。役役之佞,指轻墨狡猾之民。

⑨恬淡,指清心寡欲,安分知足。,即谆谆,殷勤教人的样子。

[译文]

在上君王,不能无为恬淡,清虚合道,而以知能治物,天下必大乱。譬如弓弩毕弋机变这类捕鸟的工具使用过频,则天上的鸟就会被扰乱而变得更狡猾;钩饵网罟罾笱这类捕鱼的工具过多地使用,那么鱼在水中就会被扰乱而变得更狡猾了。像削格、罗落、罘这类捕兽的工具过多地使用,那么野兽在山泽中就会被扰乱而变得更狡猾了。智数诈伪,渐渍毒害于物,而滑稽坚白之智,谲诡同异之谈,皆有亏于真理,无益于世教,而世俗被这些辩论弄得迷乱了。因此天下昏乱,皆缘于君主好智。故天下人皆知追求自己所不知的东西,而不知道去追求自己所已知的东西(前者即智,后者为德);皆知非难自己认为不好的东西,而不知非难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即只知非难别人,不知检讨自己),因此天下大乱。所以对上违反日月之明而将之扰乱,山川的精华都被消灭,四时的运转都被破坏,蠕动的小虫,飞翔的小虫,没有不丧失它们的本性的。君主好智,而扰乱天下,真是太厉害了。自夏商周三代以后,都是这样!舍弃淳朴之民,喜欢机巧诈伪之民;舍弃虚静无为的政策去顺应百姓,反而殷勤教人以致违背百姓心意,这种殷勤教人的方式把天下完全扰乱了啊!

在宥(节选)

[导言]

“在宥”是自在宽容之意。《在宥》之主旨在于提倡自然,反对人为。从人的本性上说明人喜欢自然而厌恶干涉,从而阐述无为而治的主张。

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①,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②,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③,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④。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⑤,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⑥,又奚足以语至道!”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复往邀之。

[注释]

①空同,空桐山,凉州北界。

②五谷、黍、稷、菽、麻、麦。

③遂,顺。

④而,即汝,你。

⑤族,聚。

⑥翦翦,狭劣之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