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孙子兵法-九地篇

  第三,正确认识和运用军事心理学知识,激励士气,充分发挥部队的战斗力。

  仗是靠人来打的,将军手下没有兵,便成了光杆司令;最好的武器没人去用,便成了一堆废铜烂铁。离开了人,什么仗都打不成。然而人又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到了尸横遍野的战场,面对彼此杀红了眼的同类,是扑上去拼个你死我活,还是掉转头撒腿逃跑,往往是一念之差。因此将士们精神面貌的好坏,参战意识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筹码。因此,重视人的心理因素,激励官兵士气,发挥部队的战斗力,乃是战争指导者在管理部队、指导战争时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

  孙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系统阐述军事心理学的兵学大师,军事心理思想是他兵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篇中,他对军事心理学作了最原始的考察,提出了在正确认识部队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激励士气、鼓舞斗志、夺取胜利的主要原则和具体方法。

  孙子对部队在不同情况下的心理反应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根据作战区域的远近,分析了军心士气的凝聚或涣散。他指出:凡是越境进攻作战,越是深入敌方重地,就越是能稳固军心,振奋士气,牢牢立于不败之地:“凡为客之道,深入专,浅则散”,“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接着,孙子探讨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认为这是由部队的心理状态所决定的:在本土作战,将士可能会想念家中父母妻儿,惦记那一亩三分地,斗志一涣散就有可能当逃兵。这样的军队如何能有战斗力?反之,如果远离乡土,深入敌国腹地,家里的事鞭长莫及,也不认得回家的路,加上面临死亡的威胁,将士不得不排除杂念,鼓起勇气,同敌人拼命,以求死里逃生,这叫做“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孙子由此得出结论:要想让部队官兵卖命杀敌,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安置到无路可走的“绝境”。孙子强调,这是军队作战心理的共性:“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

  孙子主张因势利导,使官兵们深陷危险窘迫的环境之中,诱逼其为生存而死战,具体办法有“塞其阙”、“示之以不活”、“投之亡地”、“陷之死地”等。为此,孙子推行“愚兵”之术,主张将士兵们当作懵懂无知的“羊群”来看待:“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这就使士卒成为战争工具。

  历史上借鉴汲取孙子军事心理思想,用以指导战争实践的战例很多,以秦汉之际韩信背水列阵大破赵军最为典型。在这次战役中,韩信根据己方兵力寡少、军心不固以及深入重地等实情,遵循孙子“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的作战原则,“陷众于害”,背水列阵,激起汉军将士人人死战的昂扬斗志,抑制住赵军如潮般的攻势,最终大获全胜,一举灭赵。

  当然,“投之亡地然后存”的原则,固然是制胜之法宝,却并非用兵之教条。换句话说,实践这一原则,要有一定的条件,必须灵活运用,因敌变化,不能生搬硬套。历史上就有因死啃教条、不能灵活掌握这一原则而导致失败的例子,如三国时期马谡不讲条件奢谈“陷之死地然后生”,舍水上山,放弃要冲,最终惨遭失败,痛失街亭。由此可见,要正确发挥孙子军事心理思想的巨大威力,必须辅之以具体的条件,实施高明的指导。用孙子自己的话说,就是“兵无常势,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

  在军事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的因素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丝毫的减弱。因此,正确运用军事心理学管理部队、指导战争依然是一个重要课题。美军是目前世界上武器装备最为先进的军队,可它却非常重视掌握、运用军事心理学理论,积极摸索利用人的心理因素达到克敌制胜目的的途径。其SPAP心理训练计划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即是“维护部队内部的团结”。同时它十分注重对敌人从事心理战,动摇对手的抵抗意志,瓦解对手的军心士气。美军的成功做法,给我们很多启示。在现代高科技战争条件下,军事心理学活动的舞台不但不见萎缩,反而更见广阔。《九地篇》所反映的军事心理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可以指导我们的军队建设与未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