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信-第六章

其实,这种观点的前提是“零和”。所谓零和,是博弈论里的一个概念,意思是双方博弈,一方得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吃亏,一方得益多少,另一方就吃亏多少。之所以称为“零和”,是因为将胜负双方的“得”与“失”相加,总数为零。在零和博弈中,双方是没有合作机会的。“零和”原理认为,世界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财富、资源、机遇都是有限的,一些人财富的增加必然意味着对其他人的掠夺。

好的利益分配方式应当是通过财富总额的增长来增加双方的收入,也就是说通过做大“蛋糕”来提高双方分配时的所得,这样远比“零和”轻松得多,也愉快得多。所以,我们应该用“双赢”观念来取代“零和”观念,“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诚信合作,来实现互利、互惠的结局。

有这样一则寓言:

一头狮子和一只狼同时发现一只小鹿,于是商量好共同追捕那只小鹿。它们合作良好,当野狼把小鹿扑倒,狮子便上前一口把小鹿咬死。但这时狮子起了贪心,不想和狼平分这只小鹿,于是想把狼也咬死,可是狼拼命抵抗,后来狼虽然被狮子咬死,但狮子也身受重伤,无法享受美味。

试想一下,如果狮子不如此贪心,而是与野狼共享那只小鹿,岂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闻名世界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深谙此道,做生意时他总是能够考虑到别人的利益,他不但没有因此而吃亏,反而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有一次,在竞标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车厢合约过程中,卡耐基与布尔曼钢铁公司成为竞争对手,双方为了这笔生意,都使出浑身解数,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双方耗尽了精力。

后来,两人在纽约一家大饭店不期而遇,卡耐基立刻上前打招呼说:

“布尔曼先生,你不觉得我们这样是在自相残杀吗?”

“那该怎么办呢?”布尔曼问道。

于是,卡耐基提出一套对双方都有利的方案,合资成立一家新公司来承接这笔生意。布尔曼虽然赞同,但仍有许多顾忌,他问道:“这家新公司应怎样命名呢?”

卡耐基毫不犹豫地说:

“就命名为布尔曼豪华车厢公司好了,阁下以为如何呢?”

布尔曼一听,睁大眼睛,不敢相信卡耐基竟然这么大方,因此不再坚持。

从此,这两人不再是竞争对手,而是最信任的事业伙伴,结果开创了美国新的钢铁工业史。

在商场上,许多人可以与同行同甘苦,却未必能够做到共患难,而李嘉诚却做到了这一点,在同行有难时诚恳地拉一把。

由于李嘉诚在塑胶业的实力及声誉,他被推选为香港潮联塑胶制造业商会主席。

在此任上,李嘉诚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至今为香港商界传作佳话。

1973年,石油危机波及香港。香港的塑胶原料全部依赖进口。香港的进口商趁机垄断价格,将价格炒到厂家难以接受的高位。年初的每磅塑胶原料是6角5仙(分)港币,秋后竟暴涨到每磅4—5港元。

不少厂家被迫停产,濒临倒闭。

李嘉诚此时的经营重心已转移到地产上。因此,这场塑胶原料危机,对他影响不大。况且,长江公司本身有充足的原料库存。但李嘉诚毫不犹豫地挂帅救业。在他倡议和牵头下,数百家塑胶厂家入股组建了联合塑胶原料公司。

原先单个塑胶厂家无法直接由国外进口塑胶原料,是因为购货量太小。现在由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出面,需求量比进口商还大,因此可以直接交易。

所购进的原料,按实价(其实并不高,只是被进口商炒高了)分配给股东厂家。在厂家的联盟面前,进口商的垄断不攻自破。笼罩全港塑胶业两年之久的原料危机,一下子烟消云散。

李嘉诚在救业大行动中,还将长江公司的12.43万磅原料,以低于市价一半的价格救援停工待料的会员厂家。直接购入国外出口商的原料后,他又把长江本身的配额20万磅,以原价转让给需量大的厂家。

危难之中,得到李嘉诚帮助的厂家达几百家之多。通过李嘉诚的帮助,香港塑胶业得以转危为安,李嘉诚因此被称为香港塑胶业的“救世主”。

商人有很多,但是真正能够赢得世人尊敬与认可的商人却很少,李嘉诚以他的信和义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总之,作为商人应该与竞争对手既保持良性竞争,又能够做到同舟共济,互惠互利,只有与竞争对手共同发展,才能人我两利,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