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

  支遁与殷浩辩论时,司马昱提醒他才性问题是殷浩擅长的领域。支遁因此有意避开这个话题,可是最后仍然不知不觉被诱入殷浩所设定的才性问题中。这是他继于法开师徒之后的又一次败阵。

  五十二

  谢公因子弟集聚①,问:“《毛诗》何句最佳②?”遏称曰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④。”公曰:“讠于谟定命,远猷辰告⑤。’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⑥。”

  【注释】

  ①谢公:谢安。

  因:趁。

  ②《毛诗》:即《诗经》。西汉初传授《诗经》的有四家,其中毛苌和毛亨所传保存至今,称为《毛诗》。

  ③遏:谢玄。

  ④昔我往矣四句:语见《诗经·小雅·采薇》。这首诗写士兵出征之苦及归途之所见所思。依依,轻柔的样子。思,语末助词。霏霏,雪多的样子。

  ⑤讠于(xū虚)谟(mó磨)定命两句:语见《诗经·大雅·抑》。这首诗写卫武公的自责自励。讠于,大。谟,计谋,谋略。猷(yóu犹),谋划。辰告,及时宣告。

  ⑥偏:特别,偏偏。

  雅人:高雅之人。

  深致:深远之情致。

  【评析】

  谢安趁着子弟们聚会时,问《诗经》里哪一句最好,谢玄认为是《采薇》中的四句,谢安则认为是“讠于谟定命,远猷辰告”,最具高雅之人的深情远意。谢玄是武将,谢安是文臣,所以两人对《诗经》的欣赏角度各有不同。

  五十三

  张凭举孝廉①,出都,负其才气②,谓必参时彦③。欲诣刘尹④,乡里及同举者共笑之。张遂诣刘,刘洗濯料事⑤,处之下坐,唯通寒暑,神意不接。张欲自发无端⑥。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⑦,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⑧,言约旨远⑨,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真长延之上坐,清言弥日,因留宿至晓。张退,刘曰:“卿且去,正当取卿共诣抚军⑩。”张还船,同侣问何处宿,张笑而不答。须臾,真长遣传教觅张孝廉船,同侣惋愕⑾。即同载诣抚军,至门,刘前进谓抚军曰:“下官今日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选⑿。”既前,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善⒀,曰:“张凭勃窣为理窟⒁。”即用为太常博士。

  【注释】

  ①张凭:字长宗,东晋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历官太常博士、吏部郎、御史中丞。

  孝廉:汉代以后选官的一种科目,州郡每年可荐举孝顺父母和清廉者各一人,经考核后授以一定的官职。

  ②负:倚靠,仗恃。

  ③参:参与,加入。

  时彦:当时有才学之士。

  ④刘尹:刘惔,曾任丹阳尹,故称。

  ⑤洗濯(zhuō卓):清洗。

  料事:料理事务。

  ⑥自发:自己引发话题。

  端:头绪。

⑦长史:王濛。

  ⑧判:评判。

  ⑨言约旨远:言语简要而含意深远。

  ⑩正当:即将,将要。抚军:简文帝。

  ⑾传教:郡吏,宣传达教令者,故称。

  惋愕:叹惜惊讶。

  ⑿太常博士:官名,定礼仪,行礼时导引帝王等。

  妙选:最好的人选。

  ⒀咨嗟:赞叹之意。

  ⒁勃窣(sù素):形容才华的由内而外迸发而出。

  理窟:富于义理,集于一身之意。

  【评析】

才气横溢的张凭通过一席清谈,从默默无闻之辈一跃而为刘惔的座上宾,得到时彦的赞赏,受到抚军的器重,立即被委以太常博士之职。这则故事也说明魏晋士人重才学,所以能够不拘一格提拔人才。

  五十五

  支道林、许、谢盛德①共集王家②,谢顾谓诸人:“今日可谓彦会③。时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④,以写其怀⑤。”许便问主人:“有《庄子》不?”正得《渔父》一篇⑥。谢看题,便各使四坐通⑦。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⑧,众咸称善。于是四坐各言怀毕,谢问曰:“卿等尽不?”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竭。”谢后粗难⑨,因自叙其意,作万馀语,才峰秀逸,既自难干⑩,加意气拟托⑾,萧然自得⑿,四坐莫不厌心⒀。支谓谢曰:“君一往奔诣⒁,故复自佳耳。”

  【注释】

  ①许:许询。

  谢:谢安。

  盛德:美德。

  ②王家:王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