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智(2)

第一章 知(智)者不惑:崇智求真的知性原则

中华民族的贵智传统,崇智求真的传统美德,自古至今绵延不绝。儒家主张积极地运用智慧,尊重知识,是坚定的贵智论者。儒家认为,智是人生追求的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并逐渐提升,使之成为自身的仁爱道德之信条。首先要明确的是,智慧是仁爱的基础,要得到真正的仁慈,就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智慧。具体来说,智者要“择邻而居,择友而处”以修自己的仁德并长养自己的智慧。

智慧是仁爱的基础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智)者利仁。”——《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不行仁的人,没有办法持久处在困境中,也没有办法长期处在顺境中。行仁者是自然而然地走在人生正途上,明智者则是了解了人生正途的重要性才择善而行之的。”

国学链接:里仁篇

“里仁篇”是《论语》中原有的篇名,是《论语》的第四篇。

“里仁”的意思是:你在选择居住地点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和有爱心的人做邻居。“里仁”还有一个引申意义:我们应当让一颗“爱心”居住在我们的身体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诸子之言:

儒家认为,智是作为“仁人”的前提条件,没有智就谈不上仁。孔子也曾说:“未知(智),焉得仁?”(《论语·公冶长》,译:没有智慧,哪里能算得上仁慈呢?)

孟子也十分重视智利于仁的巨大作用。孟子认为,智者博学多识,目光远大,所以能认识仁而自觉地实行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孟子·公孙丑上》,译:君子首先要自己智慧通达,然后才能帮助他人更加智慧通达。)他还认为智是达到圣人理想人格的条件之一。

在仁智关系上,孔子还提出了“知及仁守”的观点。孔子认为,理想人格的培养就是由智到仁,进而达到仁智统一的目标。但是,一个人如果欠缺仁德,那么“学则不固”,不仅智慧不能得到稳固发展,甚至因“仁不能守”会得而复失。所以在孔子看来,在仁智关系上,智也不仅仅是仁的附庸,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也能对仁发挥能动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孔子告诫人们,只有“知及仁守”,智才能得到发展,仁也才能得到发展,至善至美的理想人格也才能最终完成。

儒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圣人不是单有仁厚,还要有智慧,是仁智的高度统一。孔子自己曾谦虚地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但在人们心目中,他就是“仁智统一”的化身,而要达到这种极其高远的人生境界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他的弟子子贡怀着非常崇敬的心情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论语·子张》,译:夫子的仁德和智慧是我们远远不能及的,这就像天空是没有办法依靠台阶而上去的一样啊!)

延伸思辨:安守仁德

提高自己的素质决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品德的修养不仅决定着个人人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尚。缺乏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安处于贫困或安乐之中。因为困穷的小人是没有立场和原则的,不可能长期地遵守原则的约束,穷则盗,困则孤注一掷,无所顾忌;小人也不能够长久地享受生活的富裕,必然挥霍无度而自我膨胀,最终又陷于窘困。富则逆,乐生淫,是他们的通病。真正有智慧、有修养的人,无论处于贫富还是得意失意之间,都能够把握自己,既不因得意而忘形,也不因失意而怨天尤人。他们始终保持着平和中正的心境,矢志不渝,乐天知命,安之若素。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会发现,行仁才对自己最有利,因为它是对整个生命要求的响应。做任何其他的好事,都是对某一部分好,对某一方面有利,而行仁是对自己各方面都有益的选择。

精彩典故: 马皇后仁厚有德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夫人马皇后就是以“有德”而名垂青史的。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为了巩固其皇权,以各种罪名把他自认为危害他权力的人都杀害了,名之曰:为儿孙修剪“荆棘”。朱元璋动辄杀人的暴虐行为令马皇后深为不安,但又不宜直接阻止,于是她便找机会进行劝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