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信-第三章

春秋时期,赵国有个忠臣赵奢,遭到奸臣屠岸贾的诬陷,被杀了。临刑前,赵奢对他的两个门客程婴和杵臼说:“我死后,你们一定想办法保住我的儿子,日后让他为我报仇,除掉屠岸贾这一帮祸国殃民的奸臣。”两人郑重地答应了。

赵奢被害后,他们两人就历尽千辛万苦去实践自己的诺言。赵奢的妻子是赵王的女儿,带着儿子住在王宫里。他们估计赵奢的妻子不会被害,但赵奢的儿子有可能保不住,就设法把他从宫里偷出来。当时这孩子只有半岁。程婴也有个半岁的儿子,就把他放在程婴家一块养。但是,很快屠岸贾发现孩子不在宫中,就到处搜查,结果没有查到,于是恼羞成怒,下令一定要斩草除根,进行全国搜查;若查不出来,就把全国3个月以上、1岁以下的孩子全部杀光。

程婴、杵臼看到这种情况,于心不忍,就商量出一个既能保住全国的孩子,又能保全赵氏孤儿的办法,拿程婴的儿子冒充赵氏孤儿献出去。由谁来献呢?献孩子的人要受到正义之士的谴责,而藏孩子的人也肯定活不了。最后杵臼说:“让我去死吧。我年纪大些,今后抚养的任务很重,时间也长,再说你能文能武,留下来也比我有用些。”于是杵臼把程婴的儿子藏在自己家里,而程婴去“告密”,并带人到杵臼家里去搜,果然搜出个孩子,屠岸贾的人当着程婴的面就把孩子摔死了。

当时屠岸贾要赏程婴一笔钱并给他官做。程婴说:“您多赏点钱,我不做官,我出卖了朋友,人家会骂我,不如多拿点钱让我远离京城,找个地方隐居起来。”屠岸贾误认为程婴是跟自己一样的势利之徒,没有多想就同意了,给了一大笔钱。

程婴带着钱和赵氏孤儿藏在深山里。一躲19年,不仅把赵氏孤儿培养成人了,而且调教得能文能武。程婴这才告诉这孤儿19年来的事情经过,赵氏孤儿最后终于在程婴的帮助下,报了仇,把屠岸贾一伙全杀了,把赵奢的案子也翻了。程婴和杵臼真可谓恪守信义不辱使命的典范。

嵇康托孤

三国时期曹魏末年,曹氏集团和司马氏集团为了争夺国家的统治权而明争暗斗,使得官场异常腐败,许多有才学的人都不想混入其中,便逃避现实。其中有七个有名的文人,他们是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这七个人经常在竹林里闲游,并且经常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弹琴,试图寻找乱世中的一份清静。历史上把这七个人称作“竹林七贤”。虽然他们行为古怪,但是他们都是信守诺言、不畏强权、品德高尚的人。

当时的朝廷,表面上是曹操的后代当皇帝,实际上是丞相司马昭把持朝中大权,甚至暗中谋划夺取帝位。他为了扩大势力,争取社会名流的支持,想请“竹林七贤”出来做官。他首先邀请山涛,由于司马昭的祖母是山涛的堂姑祖母,山涛不好拒绝,只好答应了。

后来山涛又推荐嵇康到朝中做官。由于没有事先征求嵇康的意见,嵇康非常生气。他写了一封信给山涛,在这封信里,嵇康不但责备了山涛,还猛烈地批评了当时的司马氏集团。山涛知道嵇康诚实正直、清高直爽,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还是和嵇康保持着真挚的友情。但是这件事情使司马昭对嵇康怀恨在心。

后来一个势利小人钟会在司马昭面前说嵇康的坏话,司马昭就随便找了个借口把嵇康抓到监狱里,并且判处他死刑。

这个消息传出后,洛阳城里的好多人都为嵇康求情,山涛也几次上书请求为嵇康减免罪行,但是都没有用。

在临死之前,嵇康把自己只有十岁的儿子嵇绍托付给山涛,山涛爽快地答应了。嵇康把儿子叫到跟前说:“你山涛叔叔是个值得信赖的人,只要他在,你就不是没有父亲的孤儿,他会像父亲一样照顾你。”

山涛是个信守诺言的人。果然,嵇康死后,山涛不怕司马氏集团把他和嵇康当做一伙儿的,对嵇康一家老小尽心照顾,更是把嵇康的儿子嵇绍当做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十几年过后,司马炎当了皇帝,朝廷的混乱局面有所扭转。山涛就上书给司马炎说:“父亲有罪,和儿子没有关系。嵇绍现在已经长大成人,并且品德高尚,才华横溢,应该给予重用。”

司马炎采纳了山涛的意见,任命嵇绍为秘书郎。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嵇康信友托孤、山涛守信不避嫌抚育遗孤的故事。嵇康对朋友的信任和山涛的诚实守信都被后代人所赞扬。

当代镜鉴:不要辜负朋友的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