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信-第二章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比如,在这里,最后一个“知”就是通假字,读音为zhì,通“智”,指智慧。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别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

诸子之言:

孔子教育弟子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其主旨是教育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这里强调的是对待学习的态度,也是对待人生的态度。不懂装懂,往往是一种小聪明的表现。如果一个人一知半解就觉得自己已经满腹经纶,而不再学习,不再进取,那么必定会贻误终身。

宋代著名理学家陆九渊在《与朱元晦书》中也说:“古人质实,不尚智巧,言论未详,事实先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承认有所知、有所不知,是一种对待学问、对待人生诚实的态度,也是最聪明的态度。唯其有所“不知”,才能“有所知”。

延伸思辨:知道“我不知”才是最高的“知”

传说,德尔斐神谕说:“苏格拉底是希腊最聪明的人。”雅典居民对此深信不疑。苏格拉底听说后,却陷入困惑:“我真是希腊最聪明的人吗?我究竟比别人多知道什么?”突然,他明白了:“我知道自己无知,这就是我比所有人都聪明的地方。”

南怀瑾先生也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列为人生最高的智慧。他认为一个人要坦率真诚,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最高的智慧,而不懂装懂则是最大的愚蠢。

真正的智者并不是知道所有问题答案的人,而是知道自己有所不知的人。天下的事情那么多,人们哪能样样知道?不知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但不承认,还硬要假装知道。所以说,当一个人清楚自己“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知道。

精彩典故:

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了很高兴,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从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不懂装懂,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不过他喜欢听独奏。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这300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听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不懂装懂的赶路人

有个南方人,从来不吃鸡蛋。一次,他出远门到北方。在路上走得累了,肚子也咕咕直叫,就进了一家小店想吃些东西。

店里的伙计一看有客来了,忙过来招呼,殷勤地边擦桌子边问:“客官,您想吃些什么?”这个南方人第一次来北方,对北方的菜很不熟悉,就随便地说道:“有什么好菜就上吧。”伙计应道:“本店的木樨肉做得可拿手了,您可以尝一尝。”不一会儿,菜端上来了,南方人一看,原来里面有自己不吃的鸡蛋,可他又怕如果说出来,别人会嘲笑自己无知,就不愿明说,只是问道:“还有别的什么好菜吗?”伙计说:“还有摊黄菜,也是本店的拿手名菜。”南方人心里嘀咕:摊黄菜是什么玩艺?不管它,先要了再说吧。菩萨保佑,可千万别再有鸡蛋呀!便说道:“太好了,就这个吧!”等到菜送来一看,仍然还是有自己不吃的鸡蛋。不好再推了,他只好说:“菜是不错,可惜我肚子挺饱的,不想吃东西。”他的仆人饿得实在不行,便劝他说:“前边的路还很远,不吃的话,待会儿恐怕要挨饿了。”他于是借梯子下台说:“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吃些点心吧。伙计,有好点心吗?”伙计答道:“有窝果子。”他说:“那就多拿几个来吧。”等到“窝果子”被端上来,他一看不禁傻了眼,竟然又有自己不吃的鸡蛋。他心中又羞惭又恼火,再也找不出什么理由了,只得饿着肚子赶路,直走得疲惫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