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信-第二章

延伸思辨:适度的虚伪是必要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人非草木,哪能不食烟火?因此人身上难免有虚伪性。人们一般愿意承认自己有虚荣心,却少有几人会承认自己虚伪。其实,不承认自己“虚伪”,反而更是虚伪。

汉语赋予“虚伪”的是彻底的贬义,传统美德留给“虚伪”的是无情的责难。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也说:“肋肩谄笑,病于夏田。”但是,虚伪不是与生俱来的。统而观之,大概只有两种人不会虚伪:一种是婴儿,不懂虚伪;一种是精神病患者和痴呆者,呓语梦幻,出自失控。

人生活在世界上是需要适度虚伪的。曾子说:“善言而可避灾祸。”连孟子也承认:“大人者,言不必行,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在动物界,变色龙、章鱼等很善于使用保护色来猎物或避难,同样,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人也需要把虚伪作为生活的保护色。当然,这不能是为谋私利、私欲而虚伪。

另外,虚伪不同于伪君子。一个人言行不一: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背后言他人之过,捕风捉影,妄自猜测,夸大其词;恶意中伤,挟私报怨;居心叵测,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等等,这些都是伪君子的行径,而不能列入虚伪的范畴。虚伪是指不得已的谎言、善意的隐瞒、不可告人的心事、隐私的保护等等,虚伪对个人有益,而对他人无害。

精彩典故:

何岳拾金不昧

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二百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些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何岳是一个穷书生,但是他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不动用别人的财物,做到了慎独。

许衡不食无主梨

宋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难。许衡身背行囊,腰挎长剑,朝着通往河阳县的路上走着。他是去向一位老学者请教学问。

这时正是三伏天,炎炎烈日炙烤着大地,空中一丝风也没有。许衡走得汗流浃背,口干舌燥,真想找个地方乘乘凉,喝上一口水。可这里刚刚经过战火,四周的人家都跑得一干二净,哪里去找水喝呢。走着走着,他看见前面路边的大树下,有几个人正在那里乘凉。他急忙赶过去,希望能讨口水喝。走上前,发现这几位是赶路的小商贩。一问,才知道他们身边带的水也喝光了,因为无处找水喝,正在那里唉声叹气。

这时,远处跑来一个人,怀里捧着什么东西,边跑边大声喊着。商贩们都站起身张望,原来是一起赶路的商贩,刚才独自去找水。等他跑近,大家才发现他怀里捧着的竟然是几个水灵的大梨!商贩们都欢呼起来,一齐跑过去抢梨吃。许衡也走上去问道:“这梨是从哪儿买的?”

“买?”那个商贩哈哈大笑起来,“这地方的人都跑到山上避兵灾去了,连个人影也没有,哪里去买?”“是呀,那你从哪儿弄来这好东西的?”商贩们边吃边好奇地问。“我到那边村里转了一圈,水井都被当兵的用土给填上了。我正丧气时,忽然看见一家院子的墙头上露出一枝梨树枝,上面挂着几个馋人的大梨,我就摘了这些梨。那树上梨多着呢,我们一起去多摘些,带着路上吃!”商贩们各自收拾东西,准备去摘梨。

许衡插嘴问道:“你说村里井都被填了吗?”商贩说:“可不,当兵的见老百姓都跑光了,一气之下把井都填了,你甭想找到水喝。”许衡叹了一口气,默默地转身走了。商贩们很奇怪,问道:“小伙子,你不去摘梨吗?”许衡说:“梨树的主人不在,怎么能随便去摘呢?”商贩们都笑起来,说:“这兵荒马乱的日子,哪里还有主人呢?说不定主人已被打死了呢?”

许衡认真地答道:“梨树虽然无主,难道我们自己的心里也无主吗?别人丢失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如果不合乎道义也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