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议论文阅读指导

假如“梁祝”生活在现代


中国 冬尽

  "音乐与文学”作文比赛,大学组。由于时间仓促,有些地方会衔接得不是很好,敬请原谅。
  当听着“梁祝”凄婉的曲子,想起梁山伯与祝英台当年坎坷悲惨的爱情故事,总不免为之感到唏嘘惋惜。为此,我不只一次发出同样疑问:假如“梁祝”生活在现代,他们的爱情故事还会是一个悲剧吗?
  我们不妨做一个推论。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个民间口头传承的爱情故事。现在让我先为大家梳理一下故事情节,以便进行推论。祝英台十五岁女扮男装游学时,在一间很有名的书院邂逅了梁山伯,对他一见如故,默许终身。与梁山伯共枕同眠生活了三年后,梁却依然蒙在鼓里不知道祝英台是女儿家身份,直到祝英台向他表明爱意,梁山伯才醒悟过来,急忙去提亲,但为时已晚,祝英台此时已被许为他人妇。梁山伯因此郁闷而死并留下遗言,把他葬于贸城九龙墟,为的是看英台最后一眼。祝英台出嫁经过其墓时,悲痛绝望下撞碑殉情。
  如果换成现代说法,十五岁的祝英台便与梁山伯一起就读的某重点中学高一级,并且与他同班,然后他们俩在新生介绍会上一见钟情,互相喜欢上对方。重点中学是严禁早恋的,所以他们虽然互相喜欢,情根深种,却不能光明正大的恋爱。于是,在无法表明心迹的情况下,他们只能等放学后躲在自习室里,一边对坐而习,一边无语地厮守,一直持续到高考结束,进入同一所大学。
  按故事的说法,祝英台是官宦儿女,家里有钱有势;而梁山伯则是没落士族,家里一穷二白,身份低微。以现在说法,祝英台便是商会会长的女儿,家里有钱有势,而梁山伯则是农民子弟,家徒四壁,没钱没势。由此看来,俩人背景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因此,在进入大学后,他们的际遇也会有明显差别。闲话休提,当他们进入大学,可以大胆地和对方表白的时候,祝家为了让女儿得到更高等更先进的教育,便在开学前一晚把女儿送到国外留学。而梁山伯由于家贫并且要照顾乡下二老,便无法陪祝英台一起出国留学。于是,俩人还未来得及表白,真正培养男女感情前,就分隔两地。由于他们还未互相确立情侣关系,所以分开时,虽然心有不舍,但却没有生离死别剜心的痛,仅仅像失去一位好朋友。之后,由于要兼顾学习和生活腾不出空余时间,加上沟通不便,俩人之间联系便日渐减少,甚至互不联系,沦为普通朋友,最终相忘于大洋两岸。
  我的这个推论虽不算十分严谨,但抛开所有细节末枝,天下有情人如是梁祝般处境,那么他们最终的宿命大抵如此。
  如果要深究其原因,古代版的梁祝爱情悲剧,乃是因父母之命,媒灼之言,门户之见所至;但到现代,这些陋习都已消失殆尽,那又是什么力量阻挡现代版梁祝修成正果?从以上案例看,我觉得中国的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国教育在对待学生早恋问题上,采取的解决手段是严令禁止早恋。因此,在严令禁止早恋的规定下,梁祝虽相爱,却不许表白,直到可以互相表白的时候,却要突然分开沦为陌人。由此看来,禁止早恋是现代版“梁祝”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是对爱情的一种残忍对待,是将爱情扼杀于摇篮之中。
  当然,我这么下结论,并不是鼓吹青少年早恋,毕竟早恋处理不好的情况下,弊大于利。我这么说是劝中国教育应该正视早恋问题,而不是一味禁止。有时候,“禁”了不意味就“止”了。就如水库禁止了游泳,但以往日经验看,却不见得就没人去那里游泳。游泳的人有游泳的需求,不会因为你禁止了游泳就不去游泳。再如辛亥革命,清政府不断打压禁止革命,最终还不是一样禁止不了,因为这是大势所趋,人民的诉求,打压禁止不了的。同理,梁祝相爱发乎于情,而情这东西是一发不可收拾的,所以禁了也是止不住的。
  如今的中国教育,重理轻情,只教学生知识,却从不教学生如何正确用情。从而导致学生不懂用情,泛滥用情,酿出许多校园惨剧。更可悲的是,中国教育竟然将此全部归咎于早恋,认为学校男女惨剧的始作俑者是早恋,进而将早恋设为雷区,禁止学生踩进来。但事实证明,禁止早恋,并不能预防惨剧的发生,只会促使现代版梁祝爱情变为悲剧。
  想要解决早恋问题,不让“梁祝”爱情悲剧重演,中国教育应该重新审视早恋问题,以人性化手段去解决它,而不是一味地禁止。一味禁止既是一种野蛮行为的体现,其实质也是在回避问题,逃避问题,不愿找方法解决问题。
  
 
 
位置:发表区 年级:大学3 关键字:
作文id:823837 来源:原创 字数:1637 投稿日期:2015-7-18 0:20:00 点击:
  ALEXEA 点评

推荐3星:[ALEXEA]2015-7-18 7:09:14
 网友打分:(综合分:)
 欢迎你投下宝贵一票(不能更改,入门级不能打分,选择收藏将进入我的珍藏)。
+2收藏 精品
+1还行 发表
-1真糟 退稿
   发表评论 
»同题作文
假如我是石头402字
假如我会变562字
假如古人到现代写作文1096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449字
生活的强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585字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