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史诗型家庭小说的颠峰——新版《战争与和平》译序

《战争与和平》的创作历经了七个年头。从保存下来的五千多页的手稿中,我们不难想象托尔斯泰为此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在创作过程中托尔斯泰总是反复修改稿件,而他的妻子索菲娅则为他的作品前后抄写了七遍之多。因为有妻子的支持,所以大大加快了托尔斯泰的写作进度。这成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托尔斯泰后来这样说道:“像我这样改来改去,绝不是随随便便做的,我不能不修改,而且我坚持这样认为,这种涂来抹去的修改是有很大好处的。”

《战争与和平》内容庞杂,写作历程长。为了便于理清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的创作过程,这里我们将其分为四个时期加以梳理。

1、前期积累时期(1856-1863)

《战争与和平》的创作首先是与托尔斯泰那部没有完成的名为《十二月党人》的小说联系在一起的。1856年沙皇政府允许十二月党人从流放地返回故乡。这触动了托尔斯泰写作一部反映十二月党人命运的作品的念头。因此他开始着手写作这部小说。

然而托尔斯泰很快就意识到单单写十二月党人流放归来后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显然是不够的。因为,托尔斯泰觉得这样写作是无法显现那个时代高涨的社会情绪。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已经写好的部分内容,并将写作的背景时间往前推向了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年代。然而,刚写了一个开头后托尔斯泰又搁笔了。因为,此时的托尔斯泰觉得他的主人公在1825年已经是有家室的成年人了。因此,为了更加全面地展现他笔下的主人公,托尔斯泰的写作转向了这些人物的青年时代。这个时代正是俄国历史上的特殊年代——拿破仑率领法国军队大举侵犯俄国的年代。但是,最终在俄国军民的奋勇抗击之下,侵略者在占领莫斯科后仍溃逃了回去。有意思的是,托尔斯泰在写了一个开头之后再一次停笔。他的思绪又往前推进到了1805年。那一年俄奥联军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第一次被拿破仑率领的法军击败。托尔斯泰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只写我们同拿破仑及法国部队兵戎相见的胜利,而不写我们受到的挫败和屈辱,我于心有愧”。况且在失利的情况下,俄罗斯人民性格的本质能够表现得更加鲜明。

就这样,《战争与和平》实际的开端是1805年。虽然这完全不同于《十二月党人》的初始构想,但它无疑成了《战争与和平》创作的前奏。

2、创作开端时期(1863-1864)

在正式创作《战争与和平》的第一年,托尔斯泰无数次地开始而又放弃已经构思好的小说开端。现今保存下来的开端草稿就有十五个。虽然现在我们还不能确定这些手稿的创作时间,但大体上可以确定小说的编年上限已经从1812年逐渐向前移到1805年。

这些绝大多数被抛弃的小说开端都是以描写1805年的战争作为小说的序曲。在这些序曲里,托尔斯泰和官方史学家展开了公开的争论。作者的这些历史哲学议论从最初的草稿起就在小说的手稿正文里占据着显著的位置。按托尔斯泰本人的说法——“倘若没有这些议论,也许就不会有这次写作”。可见,能够畅快地一抒这些由来已久的思考对于托尔斯泰是如此之重要。在这些议论里托尔斯泰主要陈述了自己对拿破仑等这些重要历史人物的看法以及他们的历史作用问题。他明确提出了拿破仑不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因此,他绝不会将他作为自己作品的主人公。相反,托尔斯泰要将那些智力特别发达的贵族,那些被善与恶、奴役与自由这样一类问题激动着的贵族,那些感受到人类思想、感性与希望的俄罗斯贵族的代表人物作为他的主人公。由此可见,托尔斯泰在构思小说开端的时候已经将揭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生活与参与历史事件联系在了一起。他将这一点提到了小说的前景中来。

经过了多次的试验,这些以历史议论作为小说序曲的开端最终还是被抛弃了。托尔斯泰决定不再预先拟定好政治历史评论,而是应该让情节本身来逐渐揭示时代的特质。就这样,情节取代了议论。在一次次的摸索中,托尔斯泰终于找到了他所需要的开端场面:宫廷女官的沙龙宴会。这种设置的巧妙在于:沙龙宴会犹如一个戏剧舞台,一下子召唤并聚集了大部分的小说人物;沙龙宴会又如同一盏明亮的探照灯,一下子照亮了这些人物的部分特质;此外,沙龙宴会还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各种时代特质在这里一下子就被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出入其间的人物必然要议论欧洲当下的形势。因此,在这个场景中,政治温度计的度数是如此明显而准确地揭示出了宫廷里面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情绪。托尔斯泰最终以这样一种场面和情节作为小说的开端,一方面能够把读者引进他所描写的时代政治事件中去;另一方面,又很自然地交代了主要人物的外貌特征,更重要的是显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这个开端最终成为了《战争与和平》最理想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