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史诗型家庭小说的颠峰——新版《战争与和平》译序

史诗型家庭小说的颠峰——新版《战争与和平》译序

朱宪生

在世界文学中,列夫·托尔斯泰一向被人称为“巨人”,而《战争与和平》则是“十九世纪世界文学的最伟大的作品”(高尔基语)。就“巨人写巨著”而言,几乎很少有哪一位作家及其作品可以与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相提并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亨利·詹姆斯把托尔斯泰称为一头“大象”,一头拉着一辆“大蓬车”的大象,而在这辆“大蓬车”上,装载着“整个人类的生活”。

一 生平和创作

世界文学巨人列夫·托尔斯泰于1828年9月9日出生在莫斯科以南的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这是一个贵族世家。托尔斯泰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正是在这样一个秀美而安静的庄园度过的。而雅斯纳亚·波良纳对托尔斯泰的一生来说则是他精神的支柱,有时也是他精神的避难所。

托尔斯泰处于童年时代的那种朝气蓬勃的精神、无忧无虑的心性、对爱的渴求和信仰的力量是那么强烈、那么美好。但父母的先后逝去使得托尔斯泰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正是在经历变故之后,少年托尔斯泰开始关注内心的精神活动、寻求生命的意义。他钟爱文学,还开始接触哲学著作。自此,对生与死、对人为什么要活着的探索伴随着托尔斯泰的一生。

1844年时年16岁的托尔斯泰进入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学习。次年,他转入了法律系学习。大学时代的托尔斯泰对哲学的兴趣越来越浓。他深受卢梭思想的影响,并称他为自己的第一位老师。文学和哲学的养料滋养着这个少年,然而现实的大学生活并不能使托尔斯泰感到满意。

在得到父母留下的家产、成了一名拥有大量土地和农奴的青年地主之后,托尔斯泰的生活和内心受到了侵扰。他不仅退了学,还一度沉溺在荒唐的生活之中。如同张满风帆的小船失去了航标。该何去何从呢?这颗年轻的、焦躁不安地寻求着生活意义的心灵开始注意到了一个新的生活目标。

托尔斯泰决定参军。六年的戎马生涯使托尔斯泰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祖国边疆的大好河山使他的心境更加开阔;各地人民的善良热情和他们贫寒的现实处境使他的内心起了波澜。因此,托尔斯泰是如此强烈地想改变自己与领地农民的关系,想创立一种与人类相适应的新宗教,更想全身心投入于文学创作。

这一时期托尔斯泰的主要创作是:《童年》、《少年》、《青年》、《塞瓦斯托波尔故事》、《一个地主的早晨》。这些托尔斯泰早期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自传性。这些作品一开始就显示了托尔斯泰擅长心理分析的卓越才能。因而被屠格涅夫热情地赞扬为“这是一等天才”。重要的是创作初期的托尔斯泰已经坚定了“真实”这一创作基石。因为只有发自肺腑的声音才会有打动人心弦的力量。

1856年退伍回到波良纳庄园之后的几十年,托尔斯泰既一次次地进行了农事改革,又屡次为农民子弟开办学校。其中的不易和艰难是可想而知的。其间,时年34岁的托尔斯泰和比他小16岁的索尼娅举行了婚礼。婚后一段幸福的家庭生活得以使托尔斯泰迎来了他的创作高峰。

首先是《哥萨克》受到了评论界的好评。这个时期托尔斯泰的小说创作开始表现出一种史诗性的风格。被罗曼·罗兰誉为“我们时代最浩瀚的史诗”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历经七个年头,数易其稿。这部小说涉及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如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历史人物的作用问题、农民的问题、对上层贵族精神世界的剖析等。这些问题相互烘托,使小说出现了“百川汇流”式的丰富性。在这次成功尝试之后,托尔斯泰逐渐认识到“史诗的体裁对我是最合适的”。随后创作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成为一颗永远闪耀着天才光芒的文学星座。首先是它的结构不同凡响。两条情节线索平行发展,并由安娜和列文两个对应人物构成结构中心。它展现了人物的两条逆向的生活道路,并使之在家庭思想的凝聚下共同构成布局的主体。因此,这部小说结构的开阔感、层次感和整体感很强烈。其次,小说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尤其是安娜这一人物形象,托尔斯泰用大量的心理分析、以异常的浓度和力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俄罗斯文学世界中不朽的艺术形象。此时的托尔斯泰在他的文学道路上已经迈出了惊人的一步。因此,契诃夫认为托尔斯泰的事业证实着文学中所有的希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