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仁-第四章 以友辅仁:社会交际中达仁之道

卡耐基知道这句话并不是出自《圣经》,而是出自莎士比亚的著作,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提出了反驳的意见。那位先生也丝毫不示弱,立刻反唇相讥说自己没错,语气中透露出些许恼怒的情绪。

卡耐基是个较真的人,他一心想把自己的观点阐述明白。因此,决定找个证人证明自己说的没错。与他同来的朋友葛孟恰好是研究莎士比亚著作的专家,于是卡耐基向他求证。结果葛孟也赞同那位先生的观点,卡耐基十分意外,他还想再辩驳几句,突然看见葛孟给他使了一个眼色。所以,虽然有些不服气,却也没再多说什么。一场争执就此结束。

回来的路上,卡耐基问葛孟:“你明明知道他说的不对,为什么还替他说话?”

葛孟接下来的回答让卡耐基深受触动:“当然,他说的是错的。但是,戴尔,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那样只会让他对我们心生嫌隙,这应该不是你希望得到的结果吧。他并没有征求你的意见,所以为什么不保留他的脸面呢?”

卡耐基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诫我们: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如果无伤大局,那就放过去,没有必要去纠正。这样不但能保全对方的面子,维持正常的谈话气氛,还能使你有意外的收获——留给对方和在场所有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这可是获得友谊的基础。

当然,要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有良好的修养,需要有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需要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做到这些,自然就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友谊。

6.见贤思齐,不要嫉妒别人比你强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看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当自己从内心反省一下,看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国学链接:由“焉”、“也”看语气助词的使用

语气助词属于助词的一种,是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和句末强调语气的虚词,在句中表示舒缓停顿,在句末则强调语气或通过排比句重复增强气势。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有很多,如“阿”、“啊”、“啦”、“唉”、“呢”、“吧”、“了”、“哇”、“呀”、“吗”,等等,但在古汉语中,由于书写的不方便,只有“啊”、“者”、“也”、“焉”、“矣”、“乎”六个语气词,解释时有“古今同义”与“古今异义”两种。

诸子之言:

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国家的诸侯,每个地区的领导者,随时随地都在网罗人才,起用贤士,作为争权夺利、称王称霸的资本。所以那个时候的“士之贤者”——有才能、有学识、有了不起本领的人,非常受人重视。孔子标榜“君子”,他笔下的“君子”观念,就有贤者的含义,而后来的孟子,也非常明显地提出贤者与能者的重要性。所谓“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便是他的名言。

许慎《说文解字》云:“贤,多才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贤本多财之称,引申之凡多皆曰贤。人称贤能,因习其引申之义而废其本义矣。”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王筠的《说文解字句读》、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对“贤”字的疏解基本上是一致的,没有什么疑义。

宋时朱熹提出:“贤字从臣、从又、从贝,此谓多财、多能,君人者笼络而为己用者也。”因此,《庄子·徐无鬼》中说“以财分人之谓贤”,《战国策·赵策》则说“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荀子·劝学》也认为“君人者隆礼尊贤则王”。贤在这三个句子中的内涵有逐步递升的内在联系。明时王阳明则认为,“贤”是指为“君子”所用的“贤能”之士。换言之,“贤”则是君对臣的评价,是政治上的认定,其反面就是“不肖”之人,严重的就成了“乱臣贼子”。

延伸思辨:可以羡慕,不要嫉妒

羡慕,是对他人成就的一种肯定与学习,通过自身努力,争取赶超他人。这也就是羡慕与嫉妒的区别所在,而孔子说的见贤思齐正是这个意思。而嫉妒,就是我们常说的“红眼病、吃醋、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等等。嫉妒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别人天生的身材、容貌和逐日显出来的聪明才智,可以成为嫉妒的对象;其他如荣誉、地位、成就、财产、威望等有关社会评价的各种因素,也都容易成为他人嫉妒的对象。嫉妒的人,往往潜藏着对他人幸福的破坏倾向,并对自己所谓的不幸深感无奈以至破罐子破摔的一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