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年级 经验谈阅读指导

信我者,会教中小学作文
——沈氏作文法(续六)


潼南区潼南中学 江森18

  像学数学一样学作文。
            第六单元(续)


               第六课
一:在记事文中增加人物数量来扩幅。
增加了人物,就意味着增加了对话,因为人物之间,一定要说话,互相勾通。另外,也可以描写增加人物在做什么——五种行为。
二:例子。
A:原文。
               去不去?
  一天下午,小明在树林里玩。玩着玩着,他听见身后有人叫:“小明。”回头一看,看见小勇走过来。小明觉得很高兴,想:我一个人玩没意思,这下可有伴了。
  小明说:“小勇,你来和我一起玩捉迷藏吧。”小勇说:“小明,李红今天晚上开生日会。我正要去,你去不去?”小明说:“我去,我去。”小勇说:“那我们一起去吧。”他们便一起向李红家走去。(160字)


B:用增加人物数量来扩幅。
               去不去?
  一天下午,小明和小龙在树林里玩。玩着玩着,小明听见身后有人叫:“小明。”回头一看,看见小勇走过来。小明觉得很高兴,想:多一个人玩更有意思,我要叫小勇和我们一起玩。
  小明说:“小勇,你来和我们一起玩吧。”小勇说:“小明,小龙,李红今天晚上开生日会,我正要去,你们去不去?”小明说:“我去,我去。”小龙说:“我也去。”小勇说:“那我们一起去吧。他们便一起向李红家走去。(181字)

C:说明。
通过增加人物数量,有效地增加了文章的篇幅,同时也使内容更加丰富。


               第七课
一:加偶然行为。
加偶然行为就是在记事文中多加一些可有可无的行为。
所谓事的偶然行为,就是在做事中,此行为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有,事情可以做下来;没有,事情也可以做下来。
有偶然行为,就有必然行为。什么是事的必然行为呢?就是在做事中,该行为是必做的,如果不做,则事情就做不下去了,于是这个行为就是事的必然行为。
二:例子。
A:原文。
               起床
  星期三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睡着睡着,他醒了,想:我要起床了。
  他睁开眼睛,掀开被子,下了床,拿起衣服,穿上,走出卧室。(60字)
在这里,必然行为共有七个,是“醒——想(起)——睁——掀被——下床——拿——穿”

“穿上衣服”就完成了“起床”的任务了。在“起床”这件事中,这七个行为是缺一不可的,缺少一个,起床的任务不能完成,所以这七个行为是本件事的必然行为。

B:运用加偶然行为的技巧来扩幅。
我们可以在文中加一些偶然行为。
               起床
  星期三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睡着睡着,他醒了,想:时间到了,我要起床了。
  他睁开眼睛,坐起来,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揉一揉眼睛,挠一挠头皮,掀开被子,下了床,走到衣架旁,拿起衣服,穿上,走出卧室。(99字)

C:说明。
在这一篇“起床”中,通过增加若干偶然行为(红字),有效地增加文章的篇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提升了文章的质量。
在小学时期,我们要尽可能地多写偶然行为。


             第八课
一:加偶然细节。
加偶然细节就是在记事文中加一些可有可无的细节。
有必然细节和偶然细节之分。
所谓的必然细节,就是加了这细节,事就可以做下去;如果不加,事就做不下去了。
所谓的偶然细节,就是加了这个细节,事可以做下去;不加这细节,事也可以做下去。
做一件事,必不可少的细节,是必然细节,少了必然细节,内容就出现了缺口,意思就连贯不上了。
做一件事,可有可无的细节,是偶然细节。少了偶然细节,内容也不会出现缺口,意思也连贯。但是,多了偶然细节,却丰富的内容,扩展了篇幅,有时,还可以突出重点,表现中心思想。
有时,加了偶然细节,可以改变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二:例子。
例1:
A:原文。
              起床
  星期三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睡着睡着,他醒了,想:我要起床了。
  他睁开眼睛,掀开被子,下了床,拿起衣服,穿上,走出卧室。(60字)

B:通过增加偶然细节来扩展文章的篇幅。
              起床
  星期三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睡着睡着,他听见一阵“叮铃铃”的铃声,于是醒了,睁开眼睛,扭头,看看闹钟,七点了。他想:时间到了,我要起床了。
  他伸出右手,一拍闹钟,闹钟不响了。他掀开被子,下了床,穿上拖鞋,走到衣架旁,拿起衣服,穿上,走出卧室。(121字)

C:说明。
通过增加五个偶然细节(铃响,看闹钟,拍闹钟,穿拖鞋,走去衣架),使文章的篇幅成倍增加,并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提升了文章的质量。
应当指出的是,有的细节有多个行为组成,而有的细节只有一个行为组成。所以,偶然行为实际上也可以视为偶然细节。


            第九课
一:加转折。
什么是转折呢?转折就是意外。
在事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意外,导致事不能按预定的方向发展,不能达到做事的目标(也就是想句做出的决定),可能出现了另外的结果。
为了让事达到预定的目标,需要再做决定,采取措施,使事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出现转折的结果,可能是达到了原来的预定目的,也可能出现新的结果。
转折一般发生于事的“经过”之中。
加转折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曲折动人,篇幅更长。
加转折往往是把一件简单的事变成多件简单的事组成的事件(或故事)。而事件中的简单的事的衔接是相交式的。
二:例子。
1:原文。
             起床
  星期三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睡着睡着,他醒了,想:我要起床了。
  他睁开眼睛,掀开被子,翻身下了床,拿起衣服,穿上,走出卧室。(62字)

2:加转折一。
             起床
  星期六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睡着睡着,他醒了,想:我要起床了。
  他睁开眼睛,掀开被子,翻身刚要下床,突然想起:今天是星期六,不上学,我要多睡一会儿。
  于是,他侧躺下来,又盖上被子,闭上眼睛,接着睡。
  过了一会儿,门开了,妈妈进来了,看见小明还在睡,就问:“明明,怎么还不起来?”小明说:“今天不上学,我要多睡一会儿。”妈妈说:“今天你要上补习班。快起来,不然晚了。”小明说:“我不上补习班,我要睡觉。”妈妈生气了,她走到床边,扬起手,对准小明的屁股,啪的一掌打下去。小明觉得疼,大叫:“不要打了,不要打了,我起来还不行吗?”
  他睁开眼睛,一下子坐起来。妈妈说:“快点起来。”就走出卧室。小明掀开被子,下了床,走到衣架前,拿起衣服,穿上,走出卧室。(320字)

说明:本来是要起床的,出了意外,不起床了,导致了“起床”的失败。为了使事回到正确的轨道,妈妈出现了,纠正的转折,使“起床”成功了。
时间改变了,以使转折合理。
加了转折一,篇幅更长,内容也变曲折了,更动人了。
3:加转折二。
            起床
  星期六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睡着睡着,他醒了,想:我要起床了。
  他睁开眼睛,掀开被子,翻身刚要下床,突然想起:今天是星期六,不上学,我要多睡一会儿。
  于是,他侧躺下来,盖上被子,闭上眼睛,接着睡。
  过了一会儿,门开了,妈妈进来了,看见小明还在睡,就问:“明明,怎么还不起来?”小明说:“今天不上学,我要多睡一会儿。”妈妈说:“今天你要上补习班,快起来,不然晚了。”小明说:“我不上补习班,我要睡觉。”妈妈生气了,她走到床边,扬起手,对准小明的屁股,啪的一掌打下去。小明觉得疼,大叫:“不要打了,不要打了,我起来还不行吗?”
  他睁开眼睛,一下子坐起来。妈妈说:“快点起来。”就走出卧室。小明掀开被子,下了床,走到衣架前,拿起衣服,正要穿,突然,他看见衣服上有些污渍,想,衣服脏了,不能穿了,我要叫妈妈给我拿干净衣服来。
  于是,小明大叫:“妈妈,我的衣服脏了,给我拿一套干净的衣服来。”过了一会儿,妈妈走进来,手上拿着一套衣服。她把衣服递给小明。小明接过衣服,穿上,然后走出卧室。(434字)

说明:穿衣仍是“起床”这件事的一部分,穿衣出现了意外,于是,“起床”就不能完成。于是,妈妈拿来新衣服,这才使事情回到了正确的轨道。
加了转折二,内容更曲折动人,篇幅更长。
4:加转折三。
            起床
  星期六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睡着睡着,他醒了,想:我要起床了。
  他睁开眼睛,掀开被子,刚要下床,突然又想起:今天是星期六,不上学,我要多睡一会儿。
  于是,他侧躺下来,盖上被子,闭上眼睛,接着睡。
  过了一会儿,门开了,妈妈进来了,看见小明还在睡,就问:“明明,怎么还不起来?”小明说:“今天不上学,我要多睡一会儿。”妈妈说:“今天你要上补习班,快起来,不然晚了。”小明说:“我不上补习班,我要睡觉。”妈妈生气了,她走到床边,扬起手,对准小明的屁股,啪的一掌打下去。小明觉得疼,大叫:“不要打了,不要打了,我起来还不行吗?”
  他睁开眼睛,一下子坐起来。妈妈说:“快点起来。”小明掀开被子,下了床,走到衣架前,拿起衣服,正要穿,突然,他看见衣服上有些污渍,想,衣服脏了,不能穿了,我要叫妈妈给我拿干净衣服来。
于是,小明大叫:“妈妈,我的衣服脏了,给我拿一套干净的衣服来。”过了一会儿,妈妈走进来,手上拿着一套衣服。她把衣服递给小明。小明一看这套衣服花里糊哨的,觉得不高兴,想:这套衣服太娘娘腔了,我不穿这一套衣服。
  小明说:“我不穿这套衣服。”妈妈问:“为什么呀?”小明说:“这套衣服不好看。”妈妈说:“谁说不好看,你穿上很帅的。”小明说:“帅什么呀?上一次我穿这套衣服去学校,同学们都说我像个娘们。不穿,不穿,换一套。”妈妈咕哝着:“就你事多!好吧,换一套吧。”妈妈又拿来了一套干净衣服。小明看了,觉得这一套不会给人家误会是娘们,决定穿了。
  他就接过衣服,穿上,然后走出卧室。(637字)

说明:衣服上又出现了意外,使穿衣无法完成,于是,妈妈又拿衣服,这才完成了穿衣,完成了“起床”。
加了转折三,内容更曲折动人,篇幅更长。
加了这三个转折,使记事文的篇幅扩张十倍,而且内容更为曲折动人。
加了转折之后,事变成了事件。
加了三个转折,使得事变成了六件事组成的事件(或故事)(注意,主要人物做出一个决定,就意味着一件事,在本事件中,小明做出了六个决定,所以有六件中)。这六件简单的事的原因(加下划线的内容)的思路各有不同,有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有些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
六件事的衔接有相交式,也有相离式。

             第十课
一:加偶然事。
可以在故事中加一些偶然的事,也就是可有可无的事。
可以以加转折(相交)的形式加——上一课讲过,也可以用相离或相切的形式加。在本课中,我们讲以相离的形式加偶然事。
实际上,很多偶然细节不过是省略了原因的偶然的事。
二:例子。
例:
A:原文。
            起床
  星期三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睡着睡着,他醒了,想:我要起床了。
  他睁开眼睛,掀开被子,下了床,拿起衣服,穿上,走出卧室。(60字)

B:通过增加偶然事来扩展文章的篇幅。
            起床
  星期三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睡着睡着,他醒了,想:我要起床了。
  他睁开眼睛,掀开被子,下了床,拿起衣服,穿上。
  突然他觉得头皮痒,想:我要挠挠头。
  于是,他伸出右手,放在头皮痒处,挠了挠,觉得不痒了。他放下手,走出卧室。(108字)

这个偶然事情也可以变成偶然细节。
            起床
  星期三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睡着睡着,他醒了,想:我要起床了。
  他睁开眼睛,掀开被子,下了床,拿起衣服,穿上。他觉得头皮痒,他伸出右手,放在头皮痒处,挠了挠,觉得不痒了。他放下手,走出卧室。(94字)

偶然的事在结果之后,所以是以相离的形式加入。
加转折实际上是以相交的形式加偶然事。


             第八课
一:加偶然细节。
加偶然细节就是在记事文中加一些可有可无的细节。
有必然细节和偶然细节之分。
所谓的必然细节,就是加了这细节,事就可以做下去;如果不加,事就做不下去了。
所谓的偶然细节,就是加了这个细节,事可以做下去;不加这细节,事也可以做下去。
做一件事,必不可少的细节,是必然细节,少了必然细节,内容就出现了缺口,意思就连贯不上了。
做一件事,可有可无的细节,是偶然细节。少了偶然细节,内容也不会出现缺口,意思也连贯。但是,多了偶然细节,却丰富的内容,扩展了篇幅,有时,还可以突出重点,表现中心思想。
有时,加了偶然细节,可以改变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二:例子。
例1:
A:原文。
              起床
星期三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睡着睡着,他醒了,想:我要起床了。
他睁开眼睛,掀开被子,下了床,拿起衣服,穿上,走出卧室。(60字)
B:通过增加偶然细节来扩展文章的篇幅。
              起床
星期三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睡着睡着,他听见一阵“叮铃铃”的铃声,于是醒了,睁开眼睛,扭头,看看闹钟,七点了。他想:时间到了,我要起床了。
他伸出右手,一拍闹钟,闹钟不响了。他掀开被子,下了床,穿上拖鞋,走到衣架旁,拿起衣服,穿上,走出卧室。(121字)
C:说明。
通过增加五个偶然细节(铃响,看闹钟,拍闹钟,穿拖鞋,走去衣架),使文章的篇幅成倍增加,并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提升了文章的质量。
应当指出的是,有的细节有多个行为组成,而有的细节只有一个行为组成。所以,偶然行为实际上也可以视为偶然细节。


            第九课
一:加转折。
什么是转折呢?转折就是意外。
在事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意外,导致事不能按预定的方向发展,不能达到做事的目标(也就是想句做出的决定),可能出现了另外的结果。
为了让事达到预定的目标,需要再做决定,采取措施,使事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出现转折的结果,可能是达到了原来的预定目的,也可能出现新的结果。
转折一般发生于事的“经过”之中。
加转折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曲折动人,篇幅更长。
加转折往往是把一件简单的事变成多件简单的事组成的事件(或故事)。而事件中的简单的事的衔接是相交式的。
二:例子。
1:原文。
             起床
星期三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睡着睡着,他醒了,想:我要起床了。
他睁开眼睛,掀开被子,翻身下了床,拿起衣服,穿上,走出卧室。(62字)

2:加转折一。
             起床
星期六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睡着睡着,他醒了,想:我要起床了。
他睁开眼睛,掀开被子,翻身刚要下床,突然想起:今天是星期六,不上学,我要多睡一会儿。
于是,他侧躺下来,又盖上被子,闭上眼睛,接着睡。
过了一会儿,门开了,妈妈进来了,看见小明还在睡,就问:“明明,怎么还不起来?”小明说:“今天不上学,我要多睡一会儿。”妈妈说:“今天你要上补习班。快起来,不然晚了。”小明说:“我不上补习班,我要睡觉。”妈妈生气了,她走到床边,扬起手,对准小明的屁股,啪的一掌打下去。小明觉得疼,大叫:“不要打了,不要打了,我起来还不行吗?”
他睁开眼睛,一下子坐起来。妈妈说:“快点起来。”就走出卧室。小明掀开被子,下了床,走到衣架前,拿起衣服,穿上,走出卧室。(320字)

说明:本来是要起床的,出了意外,不起床了,导致了“起床”的失败。为了使事回到正确的轨道,妈妈出现了,纠正的转折,使“起床”成功了。
时间改变了,以使转折合理。
加了转折一,篇幅更长,内容也变曲折了,更动人了。
3:加转折二。
            起床
星期六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睡着睡着,他醒了,想:我要起床了。
他睁开眼睛,掀开被子,翻身刚要下床,突然想起:今天是星期六,不上学,我要多睡一会儿。
于是,他侧躺下来,盖上被子,闭上眼睛,接着睡。
过了一会儿,门开了,妈妈进来了,看见小明还在睡,就问:“明明,怎么还不起来?”小明说:“今天不上学,我要多睡一会儿。”妈妈说:“今天你要上补习班,快起来,不然晚了。”小明说:“我不上补习班,我要睡觉。”妈妈生气了,她走到床边,扬起手,对准小明的屁股,啪的一掌打下去。小明觉得疼,大叫:“不要打了,不要打了,我起来还不行吗?”
他睁开眼睛,一下子坐起来。妈妈说:“快点起来。”就走出卧室。小明掀开被子,下了床,走到衣架前,拿起衣服,正要穿,突然,他看见衣服上有些污渍,想,衣服脏了,不能穿了,我要叫妈妈给我拿干净衣服来。
于是,小明大叫:“妈妈,我的衣服脏了,给我拿一套干净的衣服来。”过了一会儿,妈妈走进来,手上拿着一套衣服。她把衣服递给小明。小明接过衣服,穿上,然后走出卧室。(434字)

说明:穿衣仍是“起床”这件事的一部分,穿衣出现了意外,于是,“起床”就不能完成。于是,妈妈拿来新衣服,这才使事情回到了正确的轨道。
加了转折二,内容更曲折动人,篇幅更长。
4:加转折三。
            起床
星期六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睡着睡着,他醒了,想:我要起床了。
他睁开眼睛,掀开被子,刚要下床,突然又想起:今天是星期六,不上学,我要多睡一会儿。
于是,他侧躺下来,盖上被子,闭上眼睛,接着睡。
过了一会儿,门开了,妈妈进来了,看见小明还在睡,就问:“明明,怎么还不起来?”小明说:“今天不上学,我要多睡一会儿。”妈妈说:“今天你要上补习班,快起来,不然晚了。”小明说:“我不上补习班,我要睡觉。”妈妈生气了,她走到床边,扬起手,对准小明的屁股,啪的一掌打下去。小明觉得疼,大叫:“不要打了,不要打了,我起来还不行吗?”
他睁开眼睛,一下子坐起来。妈妈说:“快点起来。”就走出卧室。小明掀开被子,下了床,走到衣架前,拿起衣服,正要穿,突然,他看见衣服上有些污渍,想,衣服脏了,不能穿了,我要叫妈妈给我拿干净衣服来。
于是,小明大叫:“妈妈,我的衣服脏了,给我拿一套干净的衣服来。”过了一会儿,妈妈走进来,手上拿着一套衣服。她把衣服递给小明。小明一看这套衣服花里糊哨的,觉得不高兴,想:这套衣服太娘娘腔了,我不穿这一套衣服。
小明说:“我不穿这套衣服。”妈妈问:“为什么呀?”小明说:“这套衣服不好看。”妈妈说:“谁说不好看,你穿上很帅的。”小明说:“帅什么呀?上一次我穿这套衣服去学校,同学们都说我像个娘们。不穿,不穿,换一套。”妈妈咕哝着:“就你事多!好吧,换一套吧。”妈妈又拿来了一套干净衣服。小明看了,觉得这一套不会给人家误会是娘们,决定穿了。
他就接过衣服,穿上,然后走出卧室。(637字)

说明:衣服上又出现了意外,使穿衣无法完成,于是,妈妈又拿衣服,这才完成了穿衣,完成了“起床”。
加了转折三,内容更曲折动人,篇幅更长。
加了这三个转折,使记事文的篇幅扩张十倍,而且内容更为曲折动人。
加了转折之后,事变成了事件。
加了三个转折,使得事变成了六件事组成的事件(或故事)(注意,主要人物做出一个决定,就意味着一件事,在本事件中,小明做出了六个决定,所以有六件中)。这六件简单的事的原因(加下划线的内容)的思路各有不同,有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有些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
六件事的衔接有相交式,也有相离式。


             第十课
一:加偶然事。
可以在故事中加一些偶然的事,也就是可有可无的事。
可以以加转折(相交)的形式加——上一课讲过,也可以用相离或相切的形式加。在本课中,我们讲以相离的形式加偶然事。
实际上,很多偶然细节不过是省略了原因的偶然的事。
二:例子。
例:
A:原文。
            起床
星期三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睡着睡着,他醒了,想:我要起床了。
他睁开眼睛,掀开被子,下了床,拿起衣服,穿上,走出卧室。(60字)

B:通过增加偶然事来扩展文章的篇幅。
            起床
星期三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睡着睡着,他醒了,想:我要起床了。
他睁开眼睛,掀开被子,下了床,拿起衣服,穿上。
突然他觉得头皮痒,想:我要挠挠头。
于是,他伸出右手,放在头皮痒处,挠了挠,觉得不痒了。他放下手,走出卧室。(108字)

这个偶然事情也可以变成偶然细节。
            起床
星期三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睡着睡着,他醒了,想:我要起床了。
他睁开眼睛,掀开被子,下了床,拿起衣服,穿上。他觉得头皮痒,他伸出右手,放在头皮痒处,挠了挠,觉得不痒了。他放下手,走出卧室。(94字)

偶然的事在结果之后,所以是以相离的形式加入。
加转折实际上是以相交的形式加偶然事。


             第十一课
一:综合运用多种扩幅技巧来

二:例子。
A:原文。
             欺凌
  一天下午,小明在公园里一个小亭子里拿着平板电脑玩着电子游戏。突然,他听见旁边传来一阵笑声,转头一看,看见“小霸王”张强站在他身边。小明觉得害怕,想:我要离开这个家伙。
  张强问:“小子,你在干什么?”小明说:“玩游戏。”张强说:“给我玩一会儿。”小明说:“我要回家了。”张强说:“你回你的家,电脑留下来给我玩。”小明说:“不行。”张强说:“不给?那我就抢!”说完,张强右手抓住电脑,夺过来,然后用身子撞开小明,坐下来,玩起游戏。小明摔倒在地上,哭了起来。哭了一会儿,他站起来,回家了。(240字)

B:运用多种扩幅技巧来扩张篇幅。
             欺凌
  星期六下午,李小明在锦天小区公园里一个漂亮的小亭子里拿着一个华美牌平板电脑兴致勃勃地玩着最新款的电子游戏。当他玩到最关键的时候,听见旁边传来一阵笑声。这笑声十分怪异,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他连忙转头一看,看见“小霸王”张太强站在他的身边。张太强笑眯眯地望着李小明,那样子,就好像灰太狼看到了懒羊羊,又好像一个阴险的猎人看着掉进了陷阱的猎物一样。李小明觉得十分害怕,想:我要离开这个家伙。
  张太强盯着电脑,油腔滑调地问:“小子,你在干什么?” 那声音就像一个太监说话似的。李小明关了电脑,低声地说:“玩游戏。”张太强伸出右手,霸道地说:“给我玩一会儿!”李小明摇摇头,含糊地说:“我要回家了。”他站起来。张太强皮笑肉不笑地说:“你回你的家,电脑留下来给我玩。”李小明木着脸,固执地说:“不行。”他迈步要走。张太强脸一板,眼一瞪,厉声道:“不给?那我就抢!”他发怒了,龇牙咧嘴,那个样子就像一个要吃人的野兽。张太强的右手一把抓住电脑,用力夺过来,然后用身子砰地一下撞开李小明,一屁股坐下来,玩起游戏。李小明卟嗵一声摔倒在地上,呜呜呜地哭了起来。张太强轻蔑地瞥了李小明一眼,冷笑一声,继续玩戏游。李小明哭了一会儿,站起来,看看张太强。张太强不理睬他,李小明感到绝望,想:我还是回家叫我爸来吧。他正要走,突然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说:“小明,你这是怎么啦?”李小明转头一看,看见爸爸大步走来。他高兴极了,叫道:“爸爸,小霸王抢了我的电脑。”他指着张太强。只见张太强丢下电脑,跳起来,飞也似地逃走了。李小明忙跑过去,捡起电脑,看看,是好的。他放下心来。爸爸说:“赶紧回家吧。”于是,李小明就跟着爸爸回家了。(693字)

C:说明。
通过运有增字法、加修饰词、打比方、动作带响、给话配动作、增加偶然行为或偶然细节、加转折(蓝字)等扩幅技巧,使文章的篇幅从240字增加到693字,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从增幅的效果看,加转折的效果最为明显。
本文没有运用增加人物数量的技巧,因为不合适。
 
 
位置:发表区 年级:小学1 关键字:,发言稿
作文id:864999 来源:原创 字数:8777 投稿日期:2017-10-29 18:57:14 点击:
  ROOT 点评

推荐3星:[ROOT]2017-11-3 10:58:58
 网友打分:(综合分:)
 欢迎你投下宝贵一票(不能更改,入门级不能打分,选择收藏将进入我的珍藏)。
+2收藏 精品
+1还行 发表
-1真糟 退稿
   发表评论 
»同题作文
信我者,会教中小学作文——沈氏作文法(续五)3015字
信我者,会教中小学作文——沈氏作文法(续四)1463字
信我者,会教中小学作文——沈氏作文法(续三)5085字
信我者,会教中小学作文——沈氏作文法(续二)6605字
信我者,会教中小学作文——沈氏作文法(续一)3723字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