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孙子兵法-行军篇

  实践出真知,战争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以往战争经验与教训的借鉴和汲取,观察和判断敌情,必须以过去的战争经验作为参验、推论的坐标和参数。孙子的过人之处,是他把原先零散的经验、例证按照一定的体系归纳、总结在一起,形成了相对系统完整的“相敌”之法。这类方法一共有三十多种,大多是经过实战检验而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它们看起来很琐碎、很简陋,“卑之无甚高论”,其实完全适合冷兵器时代作战的需要,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这些侦察和判断敌情的方法,包括几大类型,一是通过对敌人言论行为的观察来判断敌人的作战企图,比如“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等等。用聪明的大脑,过滤蛛丝马迹,拨开层层迷雾,看清事情的本相,料定敌人要干什么,然后预作防范,给敌人以迎头痛击。二是通过对鸟兽草木和尘埃土灰的观察,来判断敌人的行动意向,比如“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等等。敌人想有所动作,总会在不经意中透露一二,这时便可以从种种自然物候现象中分析其动态,未雨绸缪。三是通过对敌人举止动态、活动状况的观察,来判断敌人的虚实,看他休整是否充分,士气是否高涨,补给是否跟上,如“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等等。就这样,寻找敌人的弱点,把握有利战机,打蛇打七寸,一举置敌于死地。

  这些“相敌”之法在战争史上曾多次得到印证。如公元前615年,秦国起兵攻打晋国,晋国委派中军主帅赵盾统率晋军主力抗击来犯的秦军。针对秦军远离后方、越境征战、难以持久的特点,晋军统帅部采取了“深垒固军”、待敌撤退而击之的方针,磨得秦军没脾气。无奈之下,秦军主帅做出了撤退的决定。为了掩饰这一意图,免得晋军趁火打劫、乱中取胜,秦军主帅派遣使者前往晋军大营预约双方第二天进行决战。这位使者在晋军诸多将领面前气焰嚣张,态度强硬,一副鱼死网破的劲头。然而,晋军一位副将从中察觉到其色厉内荏的实质,判断秦军已黔驴技穷,行将撤退,于是向赵盾提出建议:截断敌人的退路,一举加以歼灭。遗憾的是,赵盾瞻前顾后,没能采纳这个建议,秦国军队得以趁夜安全撤退,摆脱了被动危险的局面。这就是所谓“辞强而进驱者,退也”的典型例证。

  公元621年爆发的虎牢之战也是一个例证。当时,窦建德的部队有十余万人,声势浩大。可他们沿着汜水东岸布阵列势,折腾整整一上午后,士兵饿着肚子,渴着嗓子,秩序混乱起来。细心的李世民观察到这些迹象后,派遣宇文士及率领三百名骑兵前去掠阵,试探敌人。他告诫宇文士及,倘若窦军进退有节,严整不动,就马上领兵返回本阵;如果对方阵势混乱松动,就引兵继续攻击,以扩大战果。结果窦军在这番冲击下,整个阵势迅速瓦解。李世民当即下达总攻命令,全军杀向窦建德军大营。窦军人仰马翻,溃不成军,虎牢之战以唐军大获全胜而告结束。唐军之所以取胜,重要原因是李世民善于“相敌”。这从实战的角度验证了孙子“相敌”原则的正确性:“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军扰者,将不重也”。

  当然,在今天看来,孙子的“相敌”之法绝大部分早已过时,甚至流于直观和感性,根本不适用于现代高科技战争。有了侦察卫星,有了全球定位仪,有了先进的通讯监视手段,自然不必去看烟尘是什么样子,鸟儿与野兽在哪里出没。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相敌”之法具有其特殊意义,反映了孙子本人对作战规律的孜孜探求。同时,我们也该看到,孙子的“相敌”之法虽然直观粗浅,却包含着哲理价值。这就是,任何事物都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高明之人总能透过表象,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洞察先机,建功立业。这种朴素辨证的思想方法永远不会过时。

  (三)孙子的精兵强军思想。

  春秋战国之际,战争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杀伤力越来越强。在这种形势之下,各诸侯国都迫切需要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扩军备战之潮一波高过一波。楚国在城濮之战时兵力当在千乘左右,可到春秋末年已是具有近万乘兵力的超级大国了。这种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军队规模,是当时军事形势演变的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