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孙子兵法-作战篇

  第三,战争时间久了很容易使国家陷入多面受敌、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春秋战国是诸侯林立、列国纷争的动荡时代,如果某一个国家长期从事征战攻伐,暴师在外,导致国内空虚,就会给原先坐山观虎斗的第三国提供可乘之机,最终使得自己陷入多线作战的不利处境,即所谓“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这个时候,即便有十个诸葛亮、一百个刘伯温也无法挽回——“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春秋末期吴国的衰亡,战国中期魏国的没落,都是明显的例子。要想避免“诸侯乘其弊而起”的糟糕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缩短打仗的时间,在别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迅速地结束战争。

  为了确保速战速决作战指导思想的实现,军队必须解决战争消耗巨大与后勤补给困难之间的矛盾。为此,孙子提出了“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军事后勤保障原则。众所周知,后勤保障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孙子对此是有深刻的认识的。所谓“取用于国”,就是主张武器装备由国内提供。所谓“因粮于敌”,就是指在敌国境内就地解决粮饷补给。孙子认为,军粮问题生死攸关,然而假如采取“千里馈粮”的方式来解决补给问题,实在是弊大于利,既造成民穷国困,又导致物价飞涨,会引起“内外骚动”,埋下社会动乱的种子。所以,“千里馈粮”乃是不得已的选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因粮于敌”。

  打仗在很大程度上是打后勤仗,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却大多无功而返,固然有战略指挥失误的原因,包括重用了马谡,没有采纳魏延提出的从子午谷突袭长安的建议等,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后勤补给无法跟上,只好“粮尽退兵”。所以古代兵家都把搞好军事后勤保障看成克敌制胜的重要前提,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便是这种认识的形象表述。

  “民以食为天”,整个军事后勤保障体系中,粮食的补给供应是首要条件。军事后勤是否成功,战争准备是否充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粮食是否供应得上,是吃干饭还是喝稀粥,所以说“用兵制胜,以粮为先”。曹操一把大火烧掉了袁绍存放在乌巢的军粮,袁绍数十万大军顿时不战自溃,袁绍也就彻底玩完了。张巡守睢阳城,一旦粮食吃光,即使杀了自己的小老婆,把肉分给战士吃,依然无济于事,睢阳城还是落入安史叛军手中。可见,断炊绝粮是军队打仗的大忌,克敌制胜必须以有饭吃为前提。

  为了解决军队的吃饭问题,孙子提出一个办法:“因粮于敌。”他算了一笔账,千里馈粮成本太高,很不划算。“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艹忌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在敌国境内就地解决军粮供应问题,以战养战,维系战争机器的正常运转。

  至于“因粮于敌”的具体手段,孙子也非常坦率地提了出来,这就是“重地则掠”、“掠于饶野,三军足食”、“掠乡分众”等等。一个字便是“抢”:抢对方田地上长的庄稼,抢对方牧场上放的牛羊,抢一切可以用来填饱自己肚子的东西。手段很单纯,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对手当自己的“运输大队长”。孙子认为,纵兵大掠,抢得快,抢得好,至少有三层好处:一是缩短了补给线,减少了损耗率,大大节省了本国粮草开销与运输成本,也有效减轻了本国民众的战争负担。二是有力地削弱了敌人的后勤补给能力,从根本上打击了敌人用以支持战争的经济实力,彼消而我长,速战速决有了更大的希望。三是补给更加及时,就地抢粮比远道运送粮草更方便、迅捷,从而有利于掌握战场主动权。

  也许有人会觉得孙子公然鼓吹纵兵抢掠不人道,太残暴,但这无疑是按道德家的标准来要求孙子,出发点是好的,可实际上行不通。孙子不是道德君子,而是兵学家。对于孙子来说,成功的标志不是虚无缥缈的仁义道德,而是实实在在的军事胜利。抢掠不合人道,却有助于战争的取胜;仁义合人道,却解决不了战争后勤的实际需要,所以只好“以菩萨的心肠,行霹雳的手段”。

  与此同时,孙子对待敌方俘虏的态度却比较宽容。众所周知,打仗中抓获俘虏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如何处置战俘却是统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处置得当则可以瓦解敌人抵抗的意志,减少取胜的阻力,反之,则会激化矛盾,遇上更强大的抵抗,使自己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落空。白起在长平之战中蛮性大发,将赵军四十余万俘虏血腥坑杀,自以为可以吓破赵人的肝胆,不费吹灰之力攻陷赵国都城邯郸,结果事与愿违,秦军在邯郸城下遭到赵国军民的殊死抵抗,最后不得不灰溜溜退兵回国。项羽在新安大开杀戒,坑杀秦军降卒二十万人,结果在秦国民众中埋下仇恨的种子,他所分封的三秦王章邯等人在刘邦的进攻面前不堪一击,以致关中战略要地很快落入刘邦之手,奠定日后楚汉战争中的败局。这些都是历史上杀俘戮降导致全局被动、战略失利的典型事例。从这个意义上说,白起、项羽是“名将”,却算不得“明将”,有军事水平却无政治头脑,到头来栽跟斗、身败名裂并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