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智(5)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荀子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他的文章已从语录体发展成为标题论文,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趋于成熟,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学不可以已”则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劝学》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在说理文中,巧妙地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述,这是《劝学》又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用来说明事理。

诸子之言:

《吕氏春秋·用众》有: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译:善于学习的人会借助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即所谓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朱熹曰:“人之德性本无不备,而气质所赋,鲜有不偏。唯圣人全体浑然,阴阳合德,故其中和之气见于容貌之间者如此。门人熟察而详记之,亦可见其用心之密矣。抑非知足以知圣人而善言德行者不能记,故程子以为曾子之言。学者所宜反复而玩味也。”(译:人通常都不是完美的,唯有圣人具有高贵完美的品格,而这也是大家可以感受到的。所以,人们可以向圣贤的人学习,从而帮助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

假,是“借”的意思;借,首先是借助人的力量,但往往也不要拘囿于人。趋势潮流,万事万物,只要能为我所用,都可以借来一用。人生在世,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要想取得非凡的成就,仅靠一个人微薄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要想成功,首先要学会借力。

延伸思辨:圣人无常师

俗话说:圣人无常师,即有学问知识的人没有固定的老师。他不但向比自己知识渊博的人学习,而且也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这正如犹太法典所言:“能向任何遇到的人学习好处的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却又无常师。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而成千古圣贤。齐国名臣晏婴勤奋好学,不管什么地方,只要遇到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他都去拜之为师,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相传他有“先师百人”,因此他常识精深,能言善辩,成了齐国名臣。

儒家认为,人的地位高低,不是由财富决定的,而是由他的道德水平和学问高低决定的。要提高自己的道德和学问就要不断学习。每个人都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承认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并且能够尊重他人,向他人学习。因为,唯有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自己道德的不断完善。

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他的学识和品德无疑都是万里挑一的,可是他仍然虚心求教,不以自己的学识渊博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谦虚谨慎。他认为,只要别人有超过自己的地方,哪怕只是一个见解、一句话,也值得自己衷心钦佩和学习。

精彩典故: 晋国有忧,未尝不戚

春秋时期,晋国的周子受到权贵们的排挤,只得离开晋国,到周朝都城洛阳居住。周王的大夫单襄公非常器重他,常常把他请到家中,热情招待。

周子虽然年纪很轻,行事却老成稳重,得到不少人的关注。他读书的时候注意力集中;听人讲话的时候彬彬有礼;待人接物的时候总是相当友善;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也时刻不忘忠孝、仁爱。他虽然身在周地,可是晋国一旦发生什么大事,他都非常关心。

单襄公觉得,周子如果有回国的机会,一定会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想到这些,单襄公对周子更加关心了。

后来,单襄公得了大病,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对儿子单顷公说:“周子身在他乡,却时时刻刻为自己国家的安危而担忧,而且人品高贵,才能出众。现在晋国国君的道德水平不高,没有君主的样子,周子如果回国,很可能会登上国君之位。我死之后,你要很好地照顾他,千万不要轻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