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资治通鉴-燕、齐之战

  周纪三,慎靓王五年①,苏秦既死,秦弟代、厉亦以游说显于诸侯②。燕相子之与苏代婚③,欲得燕权。苏代使于齐而还,燕王哙问曰④:“齐王其霸乎⑤?”对曰:“不能。”王曰:“何故?”对曰:“不信其臣。”于是燕王专任子之⑥。鹿毛寿谓燕王曰⑦:“人之谓尧贤者⑧,以其能让天下也⑨。今王以国让子之,是王与尧同名也。”燕王因属国于子之⑩,子之大重(11)。或曰:“禹荐益而以启人为吏(12),及老(13),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14),传之于益(15)。启与交党攻益(16),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17),而实令启自取之(18)。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19),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20)。”王因收印绶,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21)。子之南面行王事(22),而哙老(23),不听政,顾为臣(24),国事皆决于子之。

  【注释】

  ①即公元前三一六年。

  ②代、厉:苏秦的弟弟苏代、苏厉。显:声名显赫。

  ③子之:当时任燕国国相。婚:两家结成姻亲。

  ④燕王哙(音kuài):燕易王之子,公元前三二○年至前三一四年在位。

  ⑤其:表示疑问语气。霸:称霸。

  ⑥专任子之:一切政务全交给子之处理。苏代与子之有姻亲关系,他这样说是假公济私,诱导燕王哙把国家大权交给子之。

  ⑦鹿毛寿:苏代的使者。

  ⑧尧:古代帝王,传说他把帝位禅让给舜,而不是传给儿子。

  ⑨让:禅让。

  ⑩属:嘱托。属国,指把国家大权托给子之。可见鹿毛寿用虚假美名继续引诱燕王放弃大权。

  (11)大重:地位大大加重。

  (12)禹:古代帝王,舜把帝位禅让给禹,禹把帝位禅让给益。荐:推荐出来掌管国家政务。益:禹的大臣,又称伯益。启:禹的儿子。人为吏:即为人吏,做别人手下的官吏。

  (13)及老:是说禹到了晚年。

  (14)不足任天下:不足以担任治理天下的重任。

  (15)传之于益:把帝位禅让给益。

  (16)交党:交结的同党。

  (17)名:名义上。

  (18)令启自取之:让启自己来夺取天下。

  (19)吏无非太子人:官吏没有哪个不是太子的人。

  (20)用事:掌管事务大权。可见这个人进一步引诱燕王,使太子也没有任命官员的权力了。

  (21)三百石:三百石的俸禄。石即担,古代计量单位,一石约一百斤。三百石的俸禄,是比较低的官职级别。效:交给。把任命三百石以上官员的权力都交给子之。

  (22)南面:坐在王位上,背向北,面朝南,所以古代以南面代表帝王。行王事:执行国王的权力。

  (23)老:告老退休。

  (24)顾:只。

  赧王元年①,燕子之为王三年,国内大乱。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攻子之②。齐王令人谓燕太子曰:“寡人闻太子将饬君臣之义③,明父子之位④,寡人之国虽小,唯太子所以令之⑤。”太子因要党聚众⑥,使市被攻子之,不克。市被反攻太子,搆难数月⑦,死者数万人,百姓恫恐。齐王令章子将五都之兵⑧,因北地之众以伐燕⑨。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⑩。齐人取子之,醢之(11),遂杀燕王哙。

  【注释】

  ①即公元前三一四年。

  ②市被:燕国的将军。太子平:燕王哙的长子,名平,后为燕昭王。

  ③饬(音chì):整顿。饬君臣之义,是说子之本为臣,却掌管了君主的权力,这就违背了君臣之义,现在要按君臣之义来整顿和改变这种情况。

  ④明父子之位:明确父子各应处在什么地位。燕王让子之掌管国家大权,太子的权力也被剥夺,父与子都不得其位,所以要攻击子之,把燕王父子的地位和权力都夺回来。

  ⑤唯太子所以令之:只听太子用来指挥我们的全部命令。

  ⑥因:于是。要:同“邀”,邀约。

  ⑦搆(音gòu)难:制造发动祸难。

  ⑧章子:齐威王时的齐国大将。五都之兵,即前面所说的五家之兵。

  ⑨因:利用。

  ⑩这两句表明燕国士兵根本不想为子之作战。

  (11)醢(音hǎi):本指肉酱,这里指把子之杀死砍成肉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