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工农制造篇-中国的精致名片——瓷器

尽管古玩、黄金和钻石历来是王公贵族们最贪心的三种东西,但是还有一种更能使17、18世纪的王侯、贵族们动心的东西——白金。但这种被称为“白金”的不是铂金,而是今天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瓷器。瓷器一词取自意大利,语意为光滑的玛瑙般贝壳。

据说,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奥古斯都,曾用一队龙骑兵来与波斯国交换过48件瓷器花瓶。无论这个传说是否真实,但奥古斯都确实拥有过大量的东方陶瓷收藏品,并且花了很多钱购买中国瓷器。这一故事充分说明了中国瓷器在当时世界上的珍贵与稀有程度。

陶器的制造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在许多不同地域的文明中都曾陆续出现,最早的陶器制造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早期的陶器大多数都很实用但没有什么审美价值,我们中华民族是最早开始生产具有审美价值瓷器的。我们的先辈们利用高温窑烧制法,使瓷器发出光彩。陶制品的重要性,可以从我国陕西咸阳秦始皇陵周围出土的2000多年前的兵马俑看出。在公元三四世纪期间,用高温烧制的青色器皿逐渐取代了用于吃饭、饮酒、洗涮用的漆器、竹器和低温烧制的陶器,这就是东汉出现的青釉瓷器。

早期瓷器以青瓷为主,隋唐时代,发展成青瓷、白瓷等以单色釉为主的两大瓷系,并产生刻花、划花、印花、贴花、剔花、透雕镂孔等瓷器花纹装饰技巧。五代瓷器制作工艺高超,属北瓷系统的河南柴窑有“片瓦值千金”之誉。柴窑是后周柴世宗的官窑,传说周世宗要求柴窑生产瓷器“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但至今尚未见到柴窑传世品或发掘实物对其精致只能想象了。

而后的宋代瓷器以各色单彩釉为特长,釉面能作冰裂纹,并能烧制窑变色及两面彩、釉里青、釉里红等。著名“瓷都”景德镇就是因其在宋景德年间为宫廷生产瓷器得名。宋瓷所选瓷土必白埴细腻,所制瓷器质尚薄,色白如玉,善做玲珑花。元代瓷器盛行印花瓷及五彩戗金。明代流行“白底青花瓷”,青瓷有“影青”,瓷质极薄,暗雕龙花,表里可以映见,花纹微现青色。又有“霁红瓷”,以瓷色如雨后霁色而得名。

年代流转间瓷器的颜色也越加丰富,窑变色从一种发展为窑变红、窑变绿、窑变紫三种彩。清代生产“彩瓷”,图样新颖,瓷色华贵,以“珐琅瓷”、“粉彩”杰出,又有“天青釉”,仿拟五代柴窑瓷色,还有霁红瓷和霁青瓷等。现在著名瓷器产地有:江西景德镇,以青花瓷、青花玲珑瓷、颜色釉瓷和粉彩瓷闻名。河北唐山、山西长治、广州石湾都能采用传统工艺及现代化技术设备,烧制各种各色瓷器。此外,还有河南禹县的钧瓷、湖南醴陵的红瓷、临汝的汝瓷,浙江龙泉的青瓷等。

当我国精制的瓷器最初被传到欧洲时就引起了轰动。那些给欧洲人带来极大嫉妒和贪婪欲的瓷器,是公元960年至1279年我国宋代南方,今天的江西省景德镇生产的。宋代是我国古代瓷器生产鼎盛时期。

这些传入欧洲的瓷器极其受推崇,据说在200多年以前,北欧的瑞典王国有个地位显赫的贵族,这个贵族极为酷爱中国的彩绘瓷器,因此不惜重金派遣专人万里迢迢到中国来定做瓷器。为了显示自己高贵的地位,他严格地按照贵族等级的标准预先绘制了成套的图案,要求中国工匠必须依照他的图案烧制彩绘瓷器。他派遣的人乘帆船在海上漂泊了好几个月才到达中国,不幸的是携带的制瓷图案被海水浸湿了,周围渗出一圈淡淡的水痕。中国工匠接到图案后,发现了上面的水痕,但由于无法核实这水痕是否是作者的本意,只好忠实原作,把水痕也当作图案的组成部分烧制在瓷器上。这位贵族收到成品后,起初有些不高兴。他认真地拿成品跟原稿核对,才惊奇地发现瓷器上水痕的成因,情不自禁地赞叹中国制瓷工匠的技艺高超绝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前来观赏的人络绎不绝。这件由于误会造成的瓷器反而成了极为绝妙的珍品,如今它已经成为瑞典无价的国宝,也是中瑞两国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物证。

中国的瓷器驰誉全世界,到处受到人们的喜爱。陶瓷和丝绸一样,成为代表中国最高技艺的手工艺品。相对于“丝绸之路”,陶瓷也有它向西方传播的独特路径,那就是“陶瓷之路”。“陶瓷之路”发端于唐代中后期是中世纪中外交往的海上大动脉。因瓷器的性质不同于丝绸,不宜在陆上运输,故选择海路这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在这条商路上还有许多商品在传播,如茶叶、香料、金银器等。之所以命名为“陶瓷之路”,主要是因为它以瓷器贸易为主的性质,也有人将这条海上商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唐代中后期,由于土耳其帝国的崛起等原因,“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开始削弱,“海上丝绸之路”也即“陶瓷之路”却日益繁荣。

第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