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清廉故事-陆贽 清慎修身,力戒贪贿

实际上,礼无所谓大小,钱无所谓多少,关键是能不能守住廉洁的思想防线。一旦思想上的防线被打开了缺口,小礼就会变成重贿,小钱就会变成大钱,而送礼送钱者便可乘虚而入,为所欲为……这就是陆贽所说的“利于小者必害于大”的道理。一个官员,如果在小事、小节上过不了关,则很难在大事、大节上过得硬。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注重点滴,才能真正做到为政清廉、奉公守法。

廉是政之本。陆贽不仅大力反腐倡廉,还一向主张宽政爱民,将“养人”、“足食”放在治国安邦的第一位。他说:“人者,邦之本也;财者,人之心也。其心伤则本伤,其本伤则枝干颠瘁而根柢蹶拔矣。”所以,“立国不先养人,国固不立;养人不先足食,人固不养”。基于此,他在担任县尉时就向上司提出过一系列宽政爱民的建议,诸如体察民情,整肃吏治,均节赋税,赈灾救贫以及节俭官府开支等等。可惜,“时皆韪其言”,致使他的好主张大都被束之高阁。后来,陆贽的官职不断升迁,权力日益增大,其宽政爱民的思想却未变。他为了实现其多年的愿望,遂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

首先,陆贽认为百姓能否安居乐业,关键在于官吏能否体恤百姓,清平为政。为此,在他主持科举考试时,不分门第高低,不受时俗影响,严格按照德、才标准,选拔人才。唐代著名人物韩愈、李绛、崔群、王涯和裴度等人,都是在他的扶持荐举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其中,李绛、崔群、王涯和裴度,后来还都官至宰相,实行了许多惠民政策。

其次,陆贽认为朝廷的赋税政策,直接关系到百姓的休养生息,一定要做到不偏不倚,适可而止。在他为相之前,朝廷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一向以“增加赋税”和“征办先期”作为两个主要条件。哪些地方所收赋税多,又及时,哪个地方的官吏就被认为精明强干。官吏为争上等政绩,往往将税额层层加码,并严格规定按时征齐。遇到自然灾害,也都按数征敛,致使百姓叫苦连天。陆贽从客观实际出发,取消了这两项硬性规定。同时,他将官吏所治地区户口的增减、田地的赢缩、为预防自然灾害而设置义仓的多少等等,作为衡量官吏是否称职的标准。

第三,陆贽强调多为百姓办实事,诸如兴修水利,垦荒造田,修建学堂等等。多年来,他一直照此目标而努力。即使在他晚年遭迫害而被贬为忠州(四川忠县)别驾时,他也依然关心着百姓疾苦。当时,忠州地区瘴气袭人,疾病流行,百姓深受其害。他在百忙中还排除种种困难,检索药典,搜集单方,汇编了《陆氏集验方》五十篇,为解除百姓疾苦,贡献了自己最后的心力。

唐德宗李适是位贪财好利的人。据史载,他搜刮贮存在内库的财物堆积如山,却只许进,不许出。即使在建中年间,田悦、李正己等人率部造反,军需不足,他也不拿出自己的库存钱。当他被叛军赶到奉天(今陕西乾县),心里想的仍然是金银财宝。所以,当此后河东收复,诸道贡献渐广,他又开始积贡物于廊下,并题名“琼林”、“大盈”,以为私有。

对此,陆贽实在看不下去,便犯颜直谏:“当前战争未熄,百姓困于供役的呻吟之声遍于全国,冒死战斗的将士未见丝毫赏赐,诸道贡珍,遽私别库,万目所视,孰能忍情!”待唐德宗重返长安后,其私欲更加膨胀。他甚至暗谕各地方为他进贡,并将进贡多寡作为升迁的重要条件。于是,一些藩镇有的每月进奉,称为“月进”;有的每天进奉,称为“日进”。时为宰相的李泌,曾为此而专门上疏奏请唐德宗停止诸道贡奉。但是,当他一看到唐德宗那副不高兴的表情,又“惆怅而不敢言”了。

陆贽却不然,他面奏道:陛下所要的贡物,“非地生,非天降”,而是朝廷取之于方镇,方镇取之于州,州取之于县,县从哪儿取?唯有榨取老百姓。接着,他尖锐地指出:这种“旁延进献,别徇营求”的行为,“减德市私,伤风败俗,因依纵扰,为害最深”。随后,又援引唐太宗李世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苦劝唐德宗节制个人欲望。应该“以天下之欲为欲,以百姓之心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