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魏晋南北朝故事-赤壁鏖战

官渡之战后,袁绍率残部逃走,原先投靠袁绍的刘备,只得带着张飞和从曹营回来的关羽,投奔荆州军阀刘表。

刘备,字玄德,涿郡(今河北涿县)人,是汉朝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在镇压黄巾军中发展为一个小的政治军事集团。在军阀混战中,他四处奔波,常寄人篱下,未曾获得一块立足之地。他与关羽、张飞于桃园之中结拜为兄弟,刘备为老大,关羽为老二,张飞为三弟,他们对天盟誓,表示同心协力,共扶“汉室”。

刘表对刘备前来投靠以礼相待,并且调拨一些兵马由他统领。可刘表胸无大志,胆小怕事,惟恐刘备势力发展,便让刘备屯驻偏僻的新野县城。刘备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开始“礼贤下士”,遍访人才。当时襄阳名士司马徽告知刘备:此处有卧龙、凤雏二贤士,得其中之一便可辅佐打天下。卧龙即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即庞统,字士元。不久,诸葛亮挚友徐庶前来投靠刘备,受刘备器重。他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盛赞他才识过人,“若以我与他相比,乃以乌鸦比凤凰”。刘备听后,渴望一见诸葛亮,让徐庶将他找来。徐庶道:“卧龙先生乃天下奇才,非亲自登门拜请不得出山。”于是,刘备便带关羽、张飞二将,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一连两次,诸葛亮都避而不见。第三次,诸葛亮见刘备实为诚意相请,方才出来会见。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讨教统一天下方略。诸葛亮根据多年的观察和判断,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进行了透彻分析。诸葛亮说:“自董卓叛乱,群雄割据以来,曹操已败袁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其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三世,占长江险要而百姓归附,贤能为其所用,可引为援而不可取之。现剩有荆州,北以汉、沔之二水为屏障,南得近海之利,东接吴会(吴郡、会稽郡,今江苏、浙江一带),西通巴蜀(巴郡、蜀郡,今四川境内),此乃用武之地。再有益州,沃野千里,为天府之国。此两地如刘表之辈,皆无能统领,可取而代之。当今之计:夺荆州,取益州,作为立足之地;对外联合孙权,共抗曹操;对内政治清明,与西南各族相友善。一旦天下有变,可以荆、益两州发兵,完成霸业,复兴汉室。”刘备听了这番议论,心悦诚服。此后,诸葛亮应邀出山,辅佐刘备,成为谋士。

再说曹操在官渡取胜后,统一了北方,便发展生产,增强军事力量,企图挥师南下,除掉驻守荆州的刘表及江东的孙权,统一全国。经过数年养精蓄锐,扩充势力,曹操作好了南下的一切准备。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废除“三公”,自任丞相,加强专制,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然后亲率大军,直指荆州。

而此时,据守江东的孙权已从夏口攻至江夏(今湖北安陆),杀了江夏守将黄祖,旋即退兵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控制了长江中游咽喉要道,以窥荆州。

孙权为后来三国东吴的建国者,而其父孙坚和兄长孙策却是奠基人。孙坚乃东汉末年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官至长沙太守。在军阀混战中,孙坚依附盘踞江、淮之间的袁术,于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在攻打割据荆州的刘表时被射死。当时,孙坚十七岁的长子孙策召募兵士数百人,从袁术那里领回父亲旧部一千余人,又得到挚友周瑜送来的大量军粮物资。他以此为基础,脱离袁术,向江东独立发展势力。孙策军纪严明,得江东百姓拥护,八九年间,便削平江东大小割据势力,取得吴(今苏州)、会稽(今浙江绍兴)、庐江(今安徽六安)等五郡,军队发展到数万人。一些谋臣武将收纳军中,如张昭、周瑜、鲁肃、黄盖、程普、韩当、太史慈等,形成精干的孙氏集团,为建立吴国打下了坚实基础。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在一次射猎中,被刺客暗杀。临终前他将十八岁的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等人,将割据江南、争夺天下的希望寄托于孙权。孙策死后,江东一时人心混乱,将士出现离心局面。孙权颇具才略,注意聚集各方力量,不久便在集团中赢得威望。他依靠张昭、周瑜辅佐,安抚将士、百姓,迅速稳定了东吴局势。

当曹军凶猛而来之时,刘备正在新野一带备战迎敌。荆州牧刘表刚死,次子刘琮承袭父职,他惧怕曹操,瞒着刘备向曹操送了投降表。刘备见抵挡不住,退守江陵。曹操接受刘琮投降,进驻襄阳,并派五千精骑追杀刘备。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备,刘备部队抵挡不住曹操铁骑的凌厉攻势,顷刻溃败。幸得张飞奋力拼杀,才保护刘备突出重围,逃得性命。曹操打败刘备,占领军事要地江陵。刘备无路可走,只得抄小道到夏口(今湖北武汉),与刘表长子刘琦相遇,两军相合,约有二万余众。正在此时,东吴鲁肃来访。鲁肃与周瑜有深交,周瑜将他推荐给孙权,得到孙权重用。刘表死讯传到东吴,鲁肃认为机会难得,便向孙权进言道:“荆州乃帝王之资,如今刘表新亡,枭雄刘备在彼,若能说服刘备,与东吴同心抗曹,则天下可定。但必须火速成盟,否则,被曹操抢先,一切便成泡影。”孙权接受鲁肃建议,派鲁肃以为刘表吊丧之名,行与刘备取得联系之实。在夏口,鲁肃向刘备坦诚言明来意,望孙刘联合抗曹。此议正与孔明于隆中所述对策相合。当下刘备决定派孔明为代表,同鲁肃前往柴桑,面见孙权共商联盟抗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