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第一部-第三十七章

“说真话,诸位先生们,仔细想想,只要干上游侠骑士这一行,就会见识亘古未有的重大事件。不然就请告诉我:不论当今世人中谁走进这座城堡,见我们大家这样聚集在一起,是否能够判断出我们各自的身份呢?有谁能够想到,坐在我身边的这位小姐就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伟大女王,而我则是那个有口皆碑的苦脸骑士呢!如今必须承认,我们这种职业和行当凌驾于人所创建的所有职业和行当之上。而且惟其充满着艰难险阻,更应受到加倍的尊崇。谁要是说文人优于武士,那就请他从我面前走开。不管他们是谁,我都要说他们是在信口雌黄。说这种话的人深信不疑的论据是:脑力优于体力,而武士只不过是使用体力混口饭吃而已,有一身力气就足够了,似乎干我们武士这一行不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而毅力是靠信念支撑的。似乎将帅不必开动脑筋,其实率军守卫被围困的城池是要脑体并用的。否则,不妨想想,光凭体力,如何揣度和识破敌人的意图、谋略、计策和困境?如何预先避免可能遭受的伤亡?这些都是头脑的责任,体力派不上用场。既然是这样,既然作战时需要才智和学问,那就不难看出究竟是谁更必须动用头脑,文人还是武士?再看看他们各自追求的目标和理想,这一点就更清楚了。目的越高尚,行为就越应受到尊崇。我这里暂不涉及神职文人,他们的理想是为上帝而战;这个至高无上的理想,世上尚无可与之匹敌者。我只讲讲世俗文人;他们的目标和理想是确立赏罚分明的正义,让人人各得其所,努力使法律得以贯彻执行。这种理想无疑十分高尚恢弘,值得大加赞誉。不过比起武士的追求还略逊一筹。武士们追求的是天下太平,这是人一生中能够企望的最大幸福。世间万众头一次听到的福音,是在我们盛大节日指耶稣诞生的日子。的夜晚,天使们从空中齐声唱出的:‘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神,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见《圣经·路加福音》,第二章第十四节。(《新旧约全书》,中国基督教协会印发,1989年,南京。;还有人间和天上最杰出的导师教给他的追随者和门徒们走进别人家门时的问候语:‘愿这一家平安!’见《圣经·路加福音》,第十章第五节。(同上);他还不止一次地对他们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愿平安与你们同在!’见《圣经·约翰福音》,第十四章第二十七节,但原文没有“愿平安与你们同在”一语。(同上)。这才是他亲手赏赐的珠玉宝物;没有这件宝物,无论人间天上,都不可能有任何幸福。和平才是打仗的真正目的,而武士正是为这个才打仗的。说明了这条真理,即:打仗的目的是和平,武士的追求高于文人,我们再来对比一下:文人不必用力,而武士却必须用脑,孰优孰劣,岂不一目了然了?”

堂吉诃德就这样侃侃而谈,一气呵成,大家静静地听着,谁也不觉得他是个疯子。而且在场的大多是绅士,本来就须兼习武艺,所以人人听得津津有味。于是他又接着说下去:

“我现在要说说,读书人苦在什么地方,最主要的是穷。我不是说他们个个都穷,只不过是拿他们之中最穷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就是了。既然说他们受穷,受苦就是不言而喻的了,因为穷人总是无福可享的。他们时时处处尝到穷困的滋味,不是挨饿,就是受冻,再不就是衣不蔽体,还有时候全都赶上。尽管如此,怎么也到不了什么都吃不上的地步。无非是比常人晚点,捡点阔佬的残羹剩饭。读书人最大的不幸也就是‘觅施粥’了。他们时不时可以凑到别人家的火盆或炉灶旁边,即使热气很小,至少寒气不大。反正到了晚上,他们总能找到有遮拦的地方睡觉。他们的困顿潦倒,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比方缺衬衫,少鞋子,衣裤单薄,赶上好运有人请吃,就狼吞虎咽地撑个半死。

“他们就沿着我描绘的这条崎岖不平的道路,跌跌撞撞,刚站起来又摔倒下去,一直到获得学位。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之中很多人经历了百般磨难、千辛万苦,到了这一步,就开始驾着幸运的翅膀飞腾了。我是说,就可以看到他们高高在上地管辖治理天下了。于是饱食终日代替了饥肠辘辘,冬暖夏凉驱散了严寒酷暑,绫罗绸缎掩盖了衣不蔽体,鸭绒被褥更换掉破席旧毡。当然,就品德学识而言,这一切他们都受之无愧。不过他们所受的磨难与武夫士卒相比,那可就差远了。且听我接着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