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第二部分-第17章

每天早上六点,我就到市场去做工。在那里,我遇见了许多有趣的人:木匠奥西普,满头白发,手脚灵巧,富有幽默感;瓦匠叶菲穆什卡,是个驼子;石匠彼得,寡言少语;泥灰匠格里戈里,黄胡子,蓝眼睛,仪表堂堂,待人和气。

我觉得这些人都是些大好人。当然,我最喜欢泥灰匠格里戈里,甚至要求做他的学徒,但是他说等几年再说。

这些人一到星期天就早早地到主人家来,围坐在厨房的桌子边,东南西北地说着话,等主人出来。主人一来,打过招呼后,他们就拿出各自的记工本和账单,开始结一星期的账。

主人一边和他们逗乐,一边算计着怎样少付工钱,他们则极力争取让主人多付一些。有时,大家因此而争吵不休,但大多数时候是和和气气、有说有笑的。算完账,大家已是大汗淋漓,疲惫不堪。于是,他们就约主人到小吃店喝茶。

我在市场的工作就是防止他们偷木板、砖头、钉子之类的东西。他们除了主人的工程外,还接有私活,因此都想从这里偷点东西。但是,这个职位让我很难做人。在他们面前我感到很不自在。木匠奥西普很快觉察出这点。有一天,他把我拉到墙角,对我说:

“我告诉你吧,我们中间爱偷东西的是石匠彼得,你对他要多加注意。叶菲穆什卡有点爱拈花惹草,但脾气好,不会给你捅娄子。格里戈里脑子不大好使,不要说偷东西,他都恨不得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不过他从不骗人,做事也不动脑筋,”

“他人不错吧?”我有点吃惊。

“他人是不错,懒汉是最容易做好人的。小伙子,做好人用不着动脑筋……”奥西普若有所思地说。

“那你呢?”我问他。

“我好像一个姑娘,等将来做了太太再来谈自己吧。”他笑着说,“不过,你想想看,真正的我在什么地方?”

他的一番话改变了我对他和他的朋友们的看法。我无法怀疑这话的真实性。因为他的朋友们都承认他聪明、洞悉人间万象。他们有事常常找他商量,听取他的建议,不过,背后他们又会讥讽他。我觉得自己很难真正认识他们。在我印象中,最正直、最虔诚的人是石匠彼得,可是,奥西普却说他爱偷东西。格里戈里本分而且善良,在奥西普眼里却是一个脑子不大好使的人。格里戈里手下有七个工人。这些工人对他都很随便,从不把他当老板看待。他到工地,看见他们偷懒,便操起托板和铁锹,带头干起来,还喊着:

“小伙子们,加油干啦!”

有一次,主人对工人不满意,吩咐我去管一管,我就对格里戈里说:

“你手下的人不卖力……”

他好像很吃惊:

“是吗?”

“这些活本该昨天上午干完,却拖到今天……”

“是还没做完。”他表示赞同。沉默了片刻,他又小声说:

“当然,这个我也知道,可不好意思催他们,都是一个村的。我比他们干得少,怎么好意思催他们呢?”

至于奥西普,就更令我费解了。他有自己的见解,但他到底同意什么,反对什么,让人琢磨不透。有时,他好像同意所有人的看法,更多的时候,他讨厌一切人,把别人都当傻子。

主人每天给我五戈比买面包,但这并不能填饱我的肚子。工人们就拉我一起吃早饭和夜宵。有时,工头邀我到小饭馆喝茶,我也欣然前往。我喜欢坐在他们中间,听他们慢悠悠的谈话和讲离奇的故事。

我读过不少描写平民的小说,发现书中的平民和现实生活中的平民有很大不同。书中的平民在语言和思想上都不如现实中的平民丰富。现实生活中的平民不好也不坏,而且饶有风趣。他在你面前无论怎样推心置腹,都会有所保留。

书里所描写的平民,我最喜欢的是《木匠作坊》里的彼得。我把这本书带到市场。收工后,我在他们那里吃晚饭,然后点起灯,我开始给他们念这本书。刚念了一会儿,石匠彼得的徒弟阿尔达利翁不愿听下去,就走了。接着格里戈里睡着了,其他人也一个个睡着了。石匠彼得、奥西普和另一个小伙子福马却坐过来,聚精会神地听着。

我念完了,已经是午夜时分,奥西普立刻吹灭了灯。大家各自躺下。远处传来火车的轰鸣声,铁轮的撞击声和缓冲器的轧轧声。板棚里鼾声阵阵。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本来指望他们谈谈各自的看法,结果却落空了。

突然,奥西普用低沉而清晰的声音说:

“小伙子们,要多读书,但不能盲从。他们什么都写得出来,别信那一套。书呢,是揭人的底子的,不是随便写的,它一定代表某些人的立场……”

他又拍拍我的脚,接着说:

“应该了解书和文章的用意。书不会平白无故地写出来。做事要动脑筋,否则拿着斧头砍不着东西,连双草鞋也编不出来……”

他谈了很久,躺下又爬起来。终于,天蒙蒙亮了。奥西普对我说:

“你看,我真能侃!今晚说的话,我没有仔细想过。小伙子,别当真。我睡不着,信口开河。哎,睡觉吧,又快起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