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的声(来自 223.104.187.*)于 2023-5-21 14:34:54
呃呃呃这则评论偏向吐槽,有些用语可能不太妥当,见谅!
依旧是充满批判、哲学气息的文章啊。
怎么说,描写挺不错的,不过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呢?批判社会人情的淡漠,还是思考人类外表文明实则大都野蛮的本质……?
另外文章中有几个词比如“嘁呤”、“漠瞥”……我竟然查不出来(感觉作者把意思相近的字组合起来造了新词,或者是把一个短语进行了缩写……虽然是创新但我建议还是不要这么做了吧……)
啊说到描写我建议这类批判类文章作者可以试试白描?适当地简化一些表达,或许会更有表现力。
还有文章多次出现了“苜蓿”,这算文章的线索吗,或者是某种象征 ?我没记错的话,苜蓿是三叶草吧…是幸运的象征…可是在这篇文章中出现这样的象征义也太不合适了吧……开头小孩溺死的地方长满了三叶草,,,是作者的黑色幽默吗?而且结尾【只是,我时常会梦见,那两个小孩,在郁郁葱葱的苜蓿海浪中,微笑地大口呼吸着 】
细思极恐啊!!!这是象征着两小孩在水中挣扎的场景吗?我是不是过度解读了?
完了再也不敢看到三叶草了…………
呃呃呃开头借书的那段我也没太看懂
“阿姨,那个借书没还的姓韩,我姓……”
“咋子?”
“是。”
这是想要通过撒谎来避免挨骂吗……原谅我说的那么直接。可是从这里可以看到“我”最后放弃了骗人的念头承认了错误然后……挨了一顿骂……
然后再也看不出别的了…那个“是”的回答未免太生硬。这一个情节个人认为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都不大,可以删去。
还有还有……一些段落。
【尽情想吧。无数清脆而稀碎的枪子儿碰撞在一起,嘈杂无比。他们站着,开膛……】
这里与上文场景联系不大。看热闹的人们怎么会像武装政变分子那样残酷混乱呢?这个“开膛”应该是“上膛”吧,毕竟前一句话写到了枪支弹药。如果作者就是想表达现场的惨烈混乱,那么可以说“他们站着,被横飞的子弹开了膛”【其实不建议有这样类似的描写,会被和谐的……】
这样的梦最终像玻璃一般清脆地碎去了。
社会风气如此,因为这是人类都与生俱来的劣根性……虽然人类社会确实是在进步的,但我想我们不可能抹除作为动物的本质,更别提原始社会了,,,
最后的最后,这是真的吗?那两个小孩真可怜呜呜呜……
小小瓦多迪 于 2023-5-27 23:57:00回复如下:
(奖给发言者 5 分)
哈哈,这是5年前的真事,发生在我家对面废弃的火锅店,弟弟落水,姐姐去救,然后。。
现在仍见于各学校安全教育案例,真滴惨T_T
至于那个借书不还还姓韩的人,其实是我。。图书馆的大妈经常弄错,所以我们都油滑了,所以会“是”“是”地答应。。没办法啊。。大妈吼起人会把人弄得哭的。。因为我皮,内涵一下我自己;同时声明:这么扭曲的人肯定不会是作者自己哒!可谓是一石二鸟!!
所以,得了三等奖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