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课外数学作业,最后一题太难了,随手抓了一本草稿本,发现这本差不多用完了,于是开始找空位(习惯问题)
然后,我看到了很多东西——
我看到了计算题,我看到了短除法,我看到了排列组合,我看到了行程图和列表;
还看到了前缀表达式,还看到了二叉树遍历,还看到了进制转换,还看到了变量模拟……
小奥的执着和信竞期许尽收眼底……
它们是我小学阶段最大的遗憾了……
我学奥数三年,只拿过三个奖。
四年级碰运气碰到的PCB三等奖,五年级勉强拿到的冷门YMO,直到六年级,我才拿到一个有价值的CCSW二等奖。
我在数学上好像很有的天分,我能在第一次数线段就研究出排列组合,我能在第一次学乘法时想到“和一定,差小积大”,我能在一年级自己想出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我能在幼儿园独立发现“平方数”的概念;但我又很没天分,别人掌握的行程题我不会,别人都懂的工程题我不会,别人精通的几何题我不会,别人秒答的数论题我不会……
我的天分,它有,却全部浪费在了能一点就通的知识上。真正能拉差距的,我完全没有优势。
信竞,我更不想说了。那句七律OI的“复赛自测260,初赛只差0.5。S明明能过线,偏偏没报提高组。想用考级逃初赛,GESP三跳五。五级出题太离谱,一道原根回地府。”的无力已经够惨痛了。他们说能走到都很好了。可是,就算我拼尽全力,也总有人在我之上。很好吗?不好啊。IOI冠军只有一个人啊,不顶尖就是炮灰啊,谁管你差一点点还是发挥失常,又抑或是能力本身就只停留在中上呢?
普普通通地活着很难吗?嗯,当然难。你以为的普通,其实真的很不普通。
然而我还是没有想明白学习的意义。明白道理?建设祖国?到头来就是打着这些动听的旗号抢资源罢了。资源虽少,分一分也够用吧?人生很短,何必把自己弄得这么不快乐啊?
有必要吗?有必要吗?有必要吗?
你自以为看破红尘,转头还是要被生活的巨浪埋没吧?
那一切又是为了什么呢?或许我还没有想明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