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1年级 议论文阅读指导

驳“模板无用”论


Sceneric

  只有清醒认识模板作为工具的根本属性,才能平衡其工具价值与创造能力,既不沦为模板的囚徒,也不因盲目鄙弃模板而迷失于认知荒野。
  当下,贬斥“模板化”几乎成了某种“思维正确”,人们指责“模板化”禁锢思想、扼杀个性。然而若因此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未免遮蔽了模板作为人类智慧积淀与效率基石的根本价值。
  模板化是经验凝结的一种形式,是认知的阶梯。人类知识传承,本质是模式化的积累与传递。早在商朝,甲骨文已具文字结构“模板”的雏形;数学公式、科学定律,亦无不是特定领域高度凝练的“模板”。若将每份文书、每次运算皆视为从零开始的创造,知识传递的效率将何等低下?从基础练习到熟练掌握,模板正是新手跨越认知门槛不可或缺的阶梯。无此阶梯,知识大厦如何建立?这正如新手医生,若无诊断思路的“模板”护佑,其临床初试便如盲人探路,失误几率陡增。
  贬斥者常谓模板压制创造,实则割裂了继承与突破的天然联系。任何创造与革新,皆非凭空而生。试看牛顿,他宏大的经典力学体系,正依托于伽利略等人对运动现象所总结出的规律性认识——那正是先行者们为世界框定的“模板”。也正是站在这些“模板”的肩头,他才得以眺望更远的地平线。否定模板奠基的功劳,无异于抽去创造的基石。正如库恩在科学革命结构理论中所揭示,即使引发“范式转移”的突破性科学革命,亦需先深刻理解并掌握旧有范式这一“模板”,才能辨识其边界并实现超越。
  或有人辩曰,当今日新月异之世,重“创造”而模板已陈旧过时。此论可谓“只见新叶,不见深根”。人工智能的算法模型训练,不正是从海量数据模式中提取“模板”再加以优化?即使倡导设计思维,也需强调对既有用户行为模式这一“模板”的深度理解。可见创新,恰需深谙既有模式,才可开辟新境。
  当然,我们并非主张对僵化模板“顶礼膜拜”。如教育中扼杀好奇心的“标准答案崇拜”,即是僵化模板弊端的明证。其实,它真正的价值,在于作为工具被善用,而非奉为不可逾越的“雷池”。全盘接受模板化,的确会窒息个体的独特思考;然而过度贬斥模板化,本质上内含对人类集体经验结晶的轻慢、对认知效率的轻视。只有清醒认识模板作为工具的根本属性,才能平衡其工具价值与创造能力,发挥出模板的根本价值,既不沦为模板的囚徒,也不因盲目鄙弃模板而迷失于认知荒野。
  毕竟,人类智慧史,正是一段在继承模板中超越模板的过程。
 
 
位置:发表区 年级:高中1 关键字:
作文id:913553 来源:原创 字数:895 投稿日期:2025-7-2 0:31:46 点击:
  ROOT 点评

推荐3星:[ROOT]2025-7-2 15:13:26
 网友打分:(综合分:)
 欢迎你投下宝贵一票(不能更改,入门级不能打分,选择收藏将进入我的珍藏)。
+2收藏 精品
+1还行 发表
-1真糟 退稿
   发表评论 
»搜索同题作文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