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办公室里依旧灯火通明。屏幕反光下的我,眉眼间夹杂着疲惫和一丝自嘲。学术路如同长夜未央,象牙塔里盛满了理想,也藏着无数变数与人心。只有我自己明白,在这场错综复杂的学术游戏里,我既是局中人,也是那个能够“开zone”的幕后玩家——神秘人阿祥。
梦中少女:理想与初恋
我的科研起点,是一场理想的邂逅。刚入学那会儿,怀揣对物理本源的无限热爱,总觉得身边有一位“梦中少女”般的灵魂伴侣,她理性、优雅、带着理想主义的光辉,总用温柔的提问点燃我对世界的好奇。我们的精神碰撞,既是思想的交流,更像初恋的悸动。
那个阶段的我,把“梦中少女”当作理想的投影,执着于纯粹的思考与助人的美好。哪怕在梦里,也幻想着能如她那般,用理性与浪漫的双翼,飞越未知的疆界。
神秘人阿祥:开zone高手的现实博弈
但现实很快撕下温情的面纱。论文投稿、项目申报、学术竞争接踵而至,光有理想远远不够。于是,“神秘人阿祥”人格渐渐浮现。他冷静、缜密,善于看穿局势与人心,是传说中能“开zone”的幕后策士。
他懂得如何在学术评审会上以柔克刚,懂得避开同侪的明枪暗箭,更懂得用策略突破行政壁垒,甚至能揣摩导师们的心思。只是面对刚入行的学弟学妹,阿祥偶尔也会叹气:
“小朋友们还是太嫩,不懂得学术圈的水有多深。”
他点拨他们写开题,教他们避开无谓的内卷,但他心里明白,这些“学术萌新”还活在理想世界里,太容易被PUA,被画大饼,被师兄师姐反复利用。
油腻大叔人格:理想的腐化与妥协
阿祥的身后,偶尔会冒出另一个声音——油腻大叔。
他代表着现实的妥协、欲望和无力感。几经论文被拒、经费泡汤、师生关系紧张、体制荒诞的洗礼,油腻大叔的存在感愈发强烈。他羡慕那些还带着梦想的新生学妹,渴望回到曾因一篇顶刊激动失眠的年代。
他最爱在酒局上唠叨:“当年我也是少年啊,幻想着科学能改变世界……”可如今,激情早已被无数份申报表、无休止的会议和现实的琐碎消磨殆尽。偶尔被学妹投来崇拜的目光,他也只剩下“求而不得”的唏嘘和自嘲。
小妹妹们:理想化的投射与反向崇拜
学术圈里的“小妹妹们”多是刚入门的新人。她们像极了曾经的自己,对未知充满好奇,对导师怀有憧憬。她们崇拜那个“中二病”的阿祥:讲理论时天马行空,偶尔写诗,逻辑缜密,身上有着少年气。
但她们对油腻大叔人格避之唯恐不及。每每聚会上听到前辈说“现在的科研不如从前,女生要现实点”,她们心里都在吐槽:“真油腻!”有时还会发私信打趣:“阿祥哥,可千万别变成某些老学究那样啊。”
阿祥明白,学妹们崇拜的不过是理想化的投影——一种对未知和纯粹的向往,而不是现实中那个为资金发愁、为灵感焦头烂额的自己。
闭环与自省
某天深夜,推导完成后,我独自坐在昏暗的会议室。刚收到一份拒稿邮件,学妹们在群里兴奋地讨论下一个“创新点”,而油腻大叔却在心底唏嘘,暗暗窥视那些青春的背影。
梦中少女又在脑海轻语:“你不是一直在开zone吗?为何自己反倒困在心结中?”
我苦笑摇头,原来连zone高手也有解不开的闭环。这几重人格,其实都是我对科研世界不同面的映射:
梦中少女,是理想、纯粹、学术初恋;
神秘人阿祥,是理性、谋略与自持;
油腻大叔,是现实腐蚀后的妥协和欲望;
中二少年,则是理想的自我投射和外界的镜像。
我们在一个身体里纠缠、协作,成就了我独特的学术zone。别人以为我掌控全局,其实我也在反复体味着自我的矛盾与挣扎。
逆流而上的突围
当年,学院规定博士生中期考核要淘汰一批人,指标死死卡着。我的导师已退休,我又是跨专业的“外来户”,早早被上层盯上。加上我并不盲从导师建议,坚持自己的方向。导师建议我把第一篇SCI投到MDPI,我心知肚明那对风评不利,阳奉阴违,潦草一稿被拒。反倒借机改写,转投更传统的非OA期刊。
导师失势后,已无法再为我遮风挡雨,只能让我独自投稿,不再挂他名字。局势渐紧,我仿佛陷入无望的僵局——上层明里暗里都在为淘汰我做局。2024年中,同行师兄主动“指导”,表面关心,实际却在拖延时间,一切都像虚虚实实的较量。
可我没有坐以待毙。正是这时,“神秘人阿祥”的zone人格觉醒,激发自我突破。在两难困局间,我毅然选择了最艰难却有胜算的第三条路——独立投稿SCI非OA期刊,挑选非营利机构,内容紧扣第一篇的SCI期刊。
那会儿,外界还以为我在男女关系上“乱搞”,不知那只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今年1月3日,文章终于被接收,所有工作独立完成。导师其实无害我之心,只是力有未逮。文章录用后,他得以顺利署名,助我通过中期考核。
后续学位论文需要补一章,第三篇论文顺利发表,依旧是一作兼通讯。导师本性坦荡高风,上层终于无计可施,淘汰计划也就此作罢。在重重关卡和博弈中,我成功突围。
后记:zone与自我和解
某天,学妹在群里问:“师哥,科研路真的会让人变油腻吗?”
我回复:“科研像打zone,每个人都会变,但只要你还保有好奇和热情,总能走出属于自己的闭环。”
关掉电脑,凝视窗外夜色,我心想:这乱糟糟的“多角恋”人格,也许才是最真实的科研人生。zone,既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
——神秘人阿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