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议论文阅读指导

我们总有一条平庸的神经叫做哀伤


杭州外国语学校 梅放

  我们总有一条平庸的神经叫做哀伤,然而,我们也总有那一种力量,叫做“自省”,叫做“传承”,叫做“永不绝望”。
 
         我们总有一条平庸的神经叫做哀伤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从《朗读者》中看人性之软肋  
 
   
 
    其实,完全可以用一个单纯些的角度审视这部小说,沉静却又带着落寞的故事,在一个曾经交织血泪的时代背景中沉坠。对于许多人来说,《朗读者》作为德国当代最为有力的一部小说作品,如果抹去二战的背景,一切的罪孽与救赎,一切的爱与泪水的掩埋,也就丧失了其主心之力量——但是《朗读者》中汉娜用一生去规避的——她付出年华与等待去逃避的那个真相,却正是这部书的读者在阅读中所必须直面的:那个真相,也许不再仅仅是文盲的事实;在我眼前所呈现的,到底却是一种更深层意义上的弱点,即是人性的软肋,那种人们宁愿受到鞭挞、凌辱与无休止的折磨也不愿意让他人窥视到的那根脆弱的神经——没错,我们每一个人,总有那样一条平庸的神经,它的名字,叫做哀伤。  
 
   
 
    书中有一个反复呈现的镜头,那就是汉娜的洁癖。浴缸里放满蒸腾着热气的水,濡湿的空气中米夏注视着汉娜的身体——她是美丽亦是脆弱的,她的美丽基于这种脆弱,她的凋零亦基于这种脆弱。一个发人深思的情节是:当汉娜不会阅读的时候,她如此清洁,她的肉体虽然妩媚生姿,却没有丝毫淫荡的成分——然而当她在狱中渐渐学会阅读时,她却变得疲惫,苍老——甚至不再爱干净。她用一辈子去坚守的东西,表面上在时光的穿梭之中流逝,事实却加速了她的心灵的衰老。在这整个过程中,男主人公米夏不再仅仅是那个与子同眠的少年,而是以一个见证者,一个完全有力描述出这个女子的全部灵魂与哀伤的叙述者的形式——出现在小说里面。  
 
   
 
    ——然而,米夏是这种哀伤的旁观者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他所表现出的冷静与节制所基于的那种不安,正也是汉娜的逃避在他身上的投影——也许,他在法庭上的缄默,在一开始对于某些读者来说是突兀的。但是,从一个人内心的角度去窥视,米夏有理由去掩藏这一块他从未向任何人完整地去解开的土地。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对爱情的一种神圣,但从人性的角度上来看,依然是这条软肋所致:所谓“不能”之爱,正是人类将记忆悲伤化,揽罪孽与无知于一身的根本,汉娜逃避不了,米夏逃避不了,我们所有平常之人都逃避不了。审判从文字之间直接地暴露了汉娜的逃避,她用所有的力量去护住那根脆弱的神经,如同断弦一般将进行中的真实戛然而止——那么对于米夏呢?席中人和席外人,是否都在经受着人性的审判呢——假使坐在旁听席上的不是法学生米夏,而是昔日汉娜身边的“小家伙”,他至少也该,抿紧嘴唇手心出汗而悲哀吧。  
 
   
 
    法律的揭示,就注定使得他们陷入绝望——两人的挣扎摸索并没有出现在字里行间,却不不知不觉渗透到了读者心中:泥泞了整个人生去换取一段澄明的记忆,也许正应了席慕容的诗句:“透明的哀伤。”也许这就是最后,年老的汉娜在见到恋人后却选择自杀的理由所在。当一种强烈的悲恸感从她背后升腾起来的时候,镜头重回当年,清洁的浴巾裹住他们的身体,汉娜坐着,静静地聆听朗读——她感受到一种往昔的追求在抨击着她,于是乎她听见《奥德赛》,听见卡夫卡的变异,听见里尔克的严重的时刻,听见分分秒秒倒流,那一段他们彼此无法回首的沉溺的岁月。爱是旋律的,是绵长的,可是当它触碰到这种记忆时,除了了结,就唯有伤痛无期:汉娜的一生充斥着抉择,但她全部的抉择,却都是为了一个悲剧的结局铺设轨道——一切,只因为那根我们都正拥有着的平庸的神经。  
 
   
 
    书中,她站在被告席上,不断重复着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这样的叩问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严峻异常的——这也意味着,汉娜虽然只是作为一个人站在这个被告的地位上,我们每个人,却也都是被告,与此同时也是这种非理性的常情的受害者。我们没有理由说这部书中的救赎意义是虚无的,但是,当我看到这种悲哀的时候,申诉的愿望就开始在心里涌动——也许当米夏站在汉娜的墓碑前,那条神经依然在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中存在。我们依旧有理由脆弱,有理由说每一座广厦和每一栋矮楼都有崩塌的机会——然而,我们不再有理由选择对此冷漠。  
 
   
 
    我赞同一些评论家的说法,意即《朗读者》之中心意义根本就不在于对二战期间纳粹之所为的反思——它们,从本质上来讲,只是汉娜乘这个大背景而来的载体。故事的行进实质是纯粹的,褪去这层壳之后,书本所为我们呈现的,仅仅是那个仓惶的灵魂——而人性中的“不可能”,却因为这种单薄的形式而趋于丰满:不仅是爱,宽恕,生命延续与推进,乃至对这种弱点的痛苦挣扎,从某种意义上都是不可能的。——对她同情,乃至是一丝怜爱,对于这样一些生命,或许都是不够的,召唤人性,重新开启希望,或许才是永恒。也许我们还记得,当米夏为了完成汉娜的心愿,前往美国将装着七千马克的罐子送给犹太幸存者时,那位女性的拒绝。最后,她却留下了盒子——  
 
   
 
    当我们被这种平庸的神经所纠结的时候,一切清冷如烟,飘零不见。唯有这盒子还在我们手中。好像潘多拉盒子的底部——哀伤过后,终究有一种希望来取代。汉娜与米夏之间的故事也就不再以一方的死亡而终结——也许,我更喜欢电影版本中的结尾,米夏带着女儿来到汉娜坟前。他应当再一次为自己的后辈讲述,而这一次,不再为罪孽,不再为原始的那一种脆弱,而是为了迟到的“正义”,为了迟到的宽恕,为了迟到的爱与醒悟。我们总有一条平庸的神经叫做哀伤,然而,我们也总有那一种力量,叫做“自省”,叫做“传承”,叫做“永不绝望”。  
 
 
位置:精品区   年级:初中3 关键字
作文id:351103 来源:原创 字数:2144 投稿日期:2009-4-10 23:34:00 点击:
  VAMPIRE13 点评
推荐3星:[樱之桃]2009-4-10 23:36:05---- By VAMPIRE13 2009-5-16 12:05:59

 网友打分:(综合分:)
 欢迎你投下宝贵一票(不能更改,入门级不能打分,选择收藏将进入我的珍藏)。
+2收藏 精品
+1还行 发表
-1真糟 退稿
   发表评论 
搜索更多作文:“我们总有一条平庸的神经叫做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