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文:说明文阅读指导

我的家乡楠杆


德江县楠杆乡 ZENGXUFEI

  那错落有致的瓦屋,翅起张扬的檐角、鳞次栉比的脊拱,石雕镶边的院落仍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美感。
  德江我美丽的家乡  
  ——- 阿色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这里有一条河,叫玉溪河,河面不宽,河水不急;清清的河水绵亘数千年,涤荡了多少历史尘埃,沉淀着多少美丽的故事。   小 荷 作文网 www.zww.cn
  这里有一座山,叫钟鼎山,山峰虽不奇,山路也不险,可它那挺拔的山体,却象个永不言败的巨人,饱经风雨沧桑,呼唤着人间的巨变。  
  这里,就是被喻为“天麻之乡”的德江县。她位于贵州高原的东北部,东与印江相邻,南与思南接壤,西与凤冈交界,北插沿河、务川之间,总面积2071平方公里。全县辖20个乡镇,355个行政村,总人口43.7万人,聚居着汉、土家、苗、仡佬等16个兄弟民族。  
  德江县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西部,东与印江毗邻,南与思南接壤,西与凤冈交界,北插沿河、务川之间,辖15个民族乡、5个镇、355个行政村、总面积2071.9平方公里。乌江从南至北流经其境,是全国革命老区。著名的傩戏之乡,天麻之乡。水路乌江与长江相连相通,陆路国道326、省道303油路贯通其境,以及即将开工建设的杭(州)至瑞(丽)、包(头)至北(海)高速公路纵横其境,交通便捷。自古享有“黔东北门户”之美称,属巴楚文化圈和“梵净山——大乌江”旅游区。在国家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政策指导下,大力发展德江旅游文化产业是实现德江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的重大举措。  
  一、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  
  德江是一个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的好地方。原始古朴的民族文化,神奇壮观的自然风光、乡风浓郁的民族风情、悠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形成了德江独特的具有很强吸引力和很高文化价值的旅游文化资源,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一)傩文化。德江傩堂戏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掘至今,一直被中外专家学者所关注。随着历史的演化,德江傩堂戏作为一种独特而神秘的文化现象,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之美誉。1993年3月,贵州省文化厅授予德江“傩戏之乡”称号。2003年初,中国傩戏被正式列入亚太文化中心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同年10月,德江成功举办了“中国梵净山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德国、委内瑞拉、日本、韩国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的百余名中外专家学者对德江傩堂戏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讨,其间的傩戏展演无不受到了专家学者的交口称赞。2005年未,中国文化部将德江傩堂戏列入了50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2月,德江傩堂戏应邀组团赴日参加冲绳、东京举办的“国际民俗艺能节”演出。这次赴日演出的成功,足以验证了“中国傩戏在贵州、贵州傩戏在德江”之言。傩堂戏可谓德江的国际知名品牌。  
  (二)红色文化。“枫香溪会议”会址位于德江县的东面,东与梵净山相邻,南与思南接壤,北与沿河土地湾相接,西与乌江相望。1934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军团(红三军)在贺龙、夏曦、关向应的率领下,转战千里来到枫香溪,19日在此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会议。会议决定在贵州高原建立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恢复政治机关和各级党团组织,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会址和相关旧址完好保存至今。1984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多年的宣传申报,2006年3月29日获国务院常务会通过,该会址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荣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三)民族民间文化。历经数千年演变而不绝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土家族先民留下的宝贵遗产。诸如土家摆手舞、秧歌、跳丧舞、舞龙灯、哭嫁歌,堰塘的高台戏,楠杆的打钱杆,长丰花灯、闹八仙,共和的唢呐长号等和民歌、山歌、情歌为代表的歌舞文化;与独特的土家族服饰和过赶年、四月八的毛虫节、四月十八牛王节、六月六的晒衣节、七月十五中元节(鬼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融为一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优势。  
  (四)石文化。乌江是贵州最长的河,发源于乌蒙山麓,从南至北流经德江潮砥、共和、长堡、稳坪、桶井等5个乡镇后,经沿河至涪陵注入长江。乌江奇石是指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是滔滔乌江水把鹅卵石卷入江中峡谷相冲击磨砺的瑰宝。乌江奇石集“形、纹、色、图、质、美”于一身,具有形状千姿百态、纹路清晰、色彩斑斓、图文并茂、质表细腻、美不胜收的特点,具备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文化价值和开发价值,是一种新的投资取向。  
  (五)宗教文化。德江除了天主教徒有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外,佛教、道教是没有固定场所的,大多是借一个名山、名洞和当地有影响的岩、崖为活动场所。诸如:泉口的茶蜡岩、莲花寺,青龙的大龙阡,合兴的朝阳山永盛寺,堰塘的关口,长丰的仙山,枫香溪的铜鼓衙、煎茶的神仙洞,高山的洞佛寺和与梵净山山顶相对的荆角火炮顶等不仅是极具影响的朝山拜佛之地,更是原生态保存完好的旅游圣地。  
  (六)饮食文化。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的土家族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常以鼎罐饭、荞面条、糯米粑、辣椒粑、包谷粑、糍粑、麻糖酒、天麻酒、甜米酒、熬熬茶、腌肉、酸鱼、羊肉粉和牛肉干、羊肉串、烤鸡、烤鸭、灰豆腐、臭豆腐、豆腐干等独具民族特色的美味佳肴、风味小吃来善待客人。  
  (七)生态文化。德江境内动植物丰富,品种繁多。以阔叶树木枫树王、楠木王、乌桕王、白花梧桐王、银杏王、长果桑树王和造形美观、花形奇特、气味芬芳、价格昂贵、遍布全县的叶兜兰、春兰、惠兰、吊兰等兰花为代表的植物与野生天麻、杜仲、吴萸、金银花、五倍子等中药材保留了完好的生态植被。它与马蹄河峡谷、马二河峡谷、玉溪河,三层溪水库、明溪水库、梅子坝水库、细枣池水库、老林沟水库、龙洞湾水库,高洞瀑布、钟鼎山、营盘山、黄家屯、冷水岩和乌江石灰岩陡壁崩裂堵截的急流险滩,形成了神奇壮丽的自然景观。(八)古迹文化。德江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以思州及龙泉坪长官司治所、隋唐时期的庸州治所衙宅、唐代费州遗址、宋代草寇坟、清咸丰八年胡胜海在长丰梅林寺举旗起义的“黄号军起义遗址”、高山洞佛寺解放战斗遗址、平原黔北特委旧址、万寿宫、文庙、曾氏宗祠、“黔中砥柱”、“一品洞天”等摩崖石刻和乌江古纤道、梅林寺火山熔岩石林为代表的名胜古迹都是重点保护品牌,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九)建筑文化。德江的古建筑物异常而独特。以接龙桥、风雨桥、花花桥(又名:镇风桥)、石拱桥和土家族干阑式建筑的吊脚楼、石院落、天井、四合院、木雕窗花及雕梁画栋为代表的古建筑群,以及依山傍水的长丰桐油坝民居、稳坪何家寨民居、荆角水洞口民居、楠杆上寨杨氏宗族民居、潮砥黎氏宗族民居等土家族自然村寨,几经劫难后,风貌依旧,更显不凡。那错落有致的瓦屋,翅起张扬的檐角、鳞次栉比的脊拱,石雕镶边的院落仍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美感。  
  (十)农耕文化。在德江的寨里巷间蕴藏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寨里院落的小故事,田间地头的打闹歌,左邻右舍的龙门阵,乌江边上的船号子以及流传于民间的民歌、情歌、山歌等和群众生产生活所用的农(工)具无不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迹象。至今保存着土家先民们追求文明进步的文化因子,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  
  2008-5-10

 
 
位置:发表区   年级:高中5 关键字,家乡
来源:原创 字数:2849 投稿日期:2008-5-12 18:49:00 点击:
  梦幻小桃子 点评
推荐3星:[梦幻小桃子]2008-5-16 19:38:43
 网友打分:(综合分:)
 欢迎你投下宝贵一票(不能更改,入门级不能打分,选择收藏将进入我的珍藏)。
+2收藏 精品
+1还行 发表
-1真糟 退稿
   发表评论 
到百度搜索“我的家乡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