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议论文阅读指导

杜聿明


滨北小学 王者之笔

  本人的第一篇议论文,自己的感悟
    杜聿明  
  杜聿明,一个传奇的人物。从学生、军人、囚犯、最后是中共政界人物。  
  ……  
  淮海战役  
  2日,杜聿明将主力展开于创集、苑山、不老河间地区。13日开始攻击前进,战斗一直打到16日,非常激烈。17日,解放军大部队经双沟向东南分路撤退。刘、杜都误以为解放军崩溃,令全线追击,结果受到解放军在第二线阵地的继续顽强阻击。22日,黄兵团在碾庄地区全部被歼。  
  黄百韬兵团被歼后,刘峙有放弃徐州西逃之意。杜认为刘太泄气了,想的只是下策,说:还未到考虑这一方案的时候。如果增加五个军到蚌埠,李延年兵团、黄维兵团和徐州部队南北夹击,打通津浦路,这才是上策;中策是坚守徐州,尚可以牵制敌人南下。  
  但是,杜聿明的决策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采纳。1948年11月28日,蒋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放弃徐州。  
  1948年12月3日,杜聿明各兵团按计划向永城方向撤退,忽然接到蒋介石空投的亲笔信,令杜停止向永城前进,转向濉溪口攻击前进,协同蚌埠北进李延年兵团南北夹击,解黄维兵团之围。杜感到蒋的命令必然导致全军覆没,又慑于蒋的淫威,恐不解黄维之围,蒋必将整个失败的责任归罪于他,遂决定服从命令,最后为蒋效忠。果然,当杜率部按蒋的命令到达规定位置后,便发现解放军追击部队已形成包围态势。  
  4日,杜聿明采用遂次攻击战法,严令第二兵团攻击前进,第十三、十六兵团加紧构筑工事,进行顽抗。6日,解放军向被围困在陈官庄——带的国民党军发动全面进攻,邱清泉、孙元良见态势险恶,主张突围。杜沉痛地说:“今天做恐怕晚了,既违命令,又不能全师,有何面目见老头子!”杜召开会议,最后决定分头突围,到阜阳集合。未几,杜又改变主意,决定邱清泉、李弥兵团不突围,继续向解放军发起攻击。同时,他迭电蒋介石,催促速调大军与解放军决战。  
  自10日起,解放军停止对陈官庄、青龙集地区的进攻,对国民党军展开了二十多天的政治宣传攻势。17日,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发表了《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但杜未曾看到。陈毅同志也给杜写了一封信。他拿这封信去试探邱清泉的态度,见邱将信撕掉烧了,就立即告辞而去。  
  19日夜,杜聿明又写了一封信给蒋介石,提出上中下三策,请蒋介石作最后决定:上策是必要时放弃武汉、西安,集中力量与共军决战;中策是各兵团持久固守,争取“政治上的时间”《意即和谈》;下策是突围。  
  年底,蒋介石曾电杜:“听说吾弟身体有病,如果属实,日内派机接弟回京医治。”杜感到,抛下数十万将士只身逃走,决不忍心,即复电蒋:“生虽有残疾在身,行动维艰,但不忍抛弃数十万忠勇将士,请钧座决定上策《指上中下三策的建议》,生一息尚好,誓为钧座效忠到底。”  
  1949年1月1日,蒋介石宣言和平。杜聿明也觉得只有和平才是出路。但到1月3日,杜忽然接到蒋的命令,按原定空军掩护突围方案实行,自5日起投足三天的粮弹。杜见蒋还是选了下策,认为这下子没有希望了。  
  果真,解放军于6日发动声势浩大的攻击,国民党军一触即垮。杜急电空军轰炸支援。7日,李弥兵团司令部所在地青龙集阵地被突破,杜又急电请蒋在10日投毒气弹,掩护突围。9日黄昏前后,杜到陈官庄第五军司令部,企图纠集残部,按照蒋介石的命令于10日上午突围。然而,邱清泉、李弥等人威胁式的劝杜,必须当晚突围。他被迫给蒋发了最后一个电报,说:“各部队已混乱,无法维持到明天,只有当晚分头突围。”之后,他仅带着副官、卫士十来个人单独行动,10日凌晨,即被解放军战士所俘。  
  当杜聿明被俘的消息传出后,他的妻子曹秀清马上赶到南京,要求见蒋介石夫妇。蒋未接见,只批示:“杜已被俘,着速厚慰其家属。”曹不满,便到“总统府”吵吵闹闹,说:“我的丈夫身体有病,还要他率部突围,他走不动,突什么围呀!不是明明要他的命么?”当时小报登载“曹秀清大闹总统府”的文章,就是描写这件事。南京解放前夕,曹独携四个子女飞到了台湾。  
  被俘生涯  
  杜聿明被俘后,邓文仪1983年在《黄埔学生六十年》中,讲述在淮海战役(台湾称徐蚌会战)中被俘后的杜聿明,用了如下文字:  
  “杜聿明在被俘之后誓不屈服,脚镣手铐,囚首垢面,种种非人的折磨,在炼狱度过数十年的悲惨生活,终至于死节,至于各级被俘的十数万军官与三万政工人员,其中十分之八均为黄埔学生,大部分均遭共匪集体屠杀,或监禁在集中营里做劳工,受尽非人的折磨迫害。”  
  受到了人民解放军的优待。原来他健康状况不佳,患有多种疾病。多年来,在战犯管理所医务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杜所患的胃溃疡、肺结核和肾结核等长年痼疾,终于逐渐好转、康复直至痊愈。特别是对他的脊椎炎的治疗,人民政府投入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医务人员除投以药石外,还为他特制了一具合身的石膏板,使他能够舒适地安眠入睡。就这样,杜的脊椎炎也获得痊愈。  
  抗美援朝的胜利,对杜聿明有巨大的影响。开始,他对共产党能否打败拥有现代化装备的美国侵略军,是持怀疑态度的。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扫国内一部分人中存在的崇美、恐美思想,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也震荡着他的心灵。他深情地说:“我对于抗美援朝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的豪情壮志,感到无比兴奋和敬佩。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确实站起来了。”  
  1959年12月4日,杜聿明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接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通知书。  
  中共政界人员  
  1960年7月,周总理、陈毅宴请来我国访问的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邀请杜聿明作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蒙是非洲战区地中海战场的指挥官,杜是中国战区中缅战场的指挥官,彼此闻名,互相倾慕。席间,英国元帅问他:“你的百万大军到哪里去了。”杜指了指坐在对面的陈毅元帅说:“我都送给他了。”陈毅却摇摇头,笑道:“你没有这样大方,是我们一口一口吃掉的。”事后,杜聿明说:“这当然是说笑话,真正说来,陈毅那句话我只能同意一半,因为国民党军队有一半是败在自己手里的,这方面我有切肤之痛,在心里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印象,就象过去机械化部队的战车,留在泥泞道路上的车辙……”  
  1961年3月,杜聿明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文史专员。他积极撰写文史资料,力求忠实地把过去的经历记录下来。  
  早在北京功德林监狱期间,杜聿明就通过我国政府的帮助,与在美国的大女儿杜致礼、女婿杨振宁博士取得了联系。1958年,又与由台赴美的妻子曹秀清取得了联系。经过长期的通信,曹秀清逐渐打消顾虑,于1963年6月由美国飞赴北京。  
  1963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精心安排下,杜聿明携妻同在北京团聚的战犯和他们的家属一起,到祖国各地参观一些建设项目,游览名胜古迹。  
  1964年11月,杜被特邀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他写信给周总理,表达自己对党和人民政府的感戴心情,决心以有生之年,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竭尽努力。  
  1978年他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患肾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后记  
  杜聿明的一生令我反思。让我对中华民国有了新的认识。更让我反思,这样一个政权,为什么被毁呢?那是因为蒋介石不懂得用人,不懂得得民心,只会剥削,和将高级将领转走,不顾剩下国军士兵的死活,这才是中华民国退守台湾的原因。  
  每一个政权的毁灭,都有令人反思的原因!
 
 
位置:发表区   年级:小学6 关键字,话题作文,时事评论
作文id:744901 来源:原创 字数:2939 投稿日期:2013-8-31 13:34:00 点击:
  QWC6266896 点评

推荐3星:[QWC6266896]2013-8-31 16:14:44
 网友打分:(综合分:)
 欢迎你投下宝贵一票(不能更改,入门级不能打分,选择收藏将进入我的珍藏)。
+2收藏 精品
+1还行 发表
-1真糟 退稿
   发表评论 
搜索更多作文:“杜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