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经验谈阅读指导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转载)


广东省清远连州市星子镇赤塘小学 飞飞ZDJ159

  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
    
江泽民同志曾经提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这说明创新意识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自己的重任,面对21世纪人才的培养,应着重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着手。以此反思小学作文教学,迫使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得不以新的教学观念,探索作文教学新方法、新思路,特别是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要加强。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要依赖于“语文课本提供的素材”和“学生实际生活的感受”,让学生从这些“事实”中寻求新的关系,找出新答案,这有一个思维过程,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过程。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呢?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有以下两方面: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一、打破常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意识。   小 荷 作文网 www.zww.cn
  思维定势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它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方式,限制学生大脑思维的活跃性。创新思维是一种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突破习惯性思维和束缚,在解决问题时产生富有创意的观点。长期以来,我们作文教学运用的是一种“套路式”命题,这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套有学上按既定的角度去思考,去作文,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必须要改变。为了引导学生作文打破常规思维定势,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在作文命题上我作了多种尝试。众所周知,作文是一种精神劳动,思维是作文的催化剂,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参与。因此,作文命题中,我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命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新颖、有趣,如:《我们班的雷锋》、《我当上了班长》、《假如我是班主任》、《安全记我心》、《我的美梦》、《我是克隆专家》、《给校长的建议书》等题目,来自学生“生活近区”.自然有兴趣,也乐于写。我还时时让学生参与到命题作中来,如出一组有内在联系的题目,让学生自由的选择,或请学生依作文要求,自拟题目,将作文命题补充完整再作文。学生突破常规思维束缚,自由自在、快乐地作文,作文中独特的创新见解也跃然纸上。  
  除了作文命题,作文形式也力求多样化,片断作文,作文填空,连词口头作文、想象作文、等多种形式的作文,使学生如同游戏,兴趣盎然。许多教育学家认为:“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  
二、加强思维方式训练,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学生作文的过程是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可见“思”是作文的最初阶段。儿童作文是儿童思维的产物,也是作文能力表现的前提。  
  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小学生思维,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探索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思维方式。为加强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可结合课文、范文、学生生活实例,让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联想思考。这样长期注重思维训练,学生认识水平明显提高,并学会了运用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外向思维等多种方法作文,写出的作文别出心裁、意想不到、耳目一新,如:《我班的流动红旗》、《我与凡卡比童年》、《社会呼唤文明》、《假文盲,真可恶》等作文,充满童趣,又散发出理性思维的光芒。  
   利用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作文教学应当把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可以渗透在活动中去,如欣赏音乐作文,我是利用学生在音乐课中学到的节奏、旋律等知识,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欣赏和分析,品味乐曲的情感和意境,产生共鸣,再进行形象思维,在头脑中构思创造出符合本曲主题的连续画面,最后引导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又如,组织学生参观连州市星子镇新赤冲生态文明村的建设,让学生现场观察反思,以“建设新型农村”为题,进行命题,然后写成文章,在课堂上,我让学生互相阅读交流,启发思考。曾经有人向大文学家鲁迅先生请教写作的方法,他告诉别人:文章是靠“改”出来的,这说明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勤修改作文的习惯,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使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让学生懂得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给农村带来了新的变化,农村正向小康生活迈进。  
三、加强写作指导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学生作文的过程,既是思维能力锻炼的过程,更是精神培养的过程,因为写的是自己的生活,写的是真情实感的身边事,作文自然可以流露其心理、情感活动。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倡:“教育就是生活”。意思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有一位教育家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自我认知的过程,知识不是被动地直接从外界输入学习者头脑中,它将知识的获得归结为学习者积极主动参与的结果,由此可见,学生要形成自己的意境和表达能力,必须经过自己内在的主体思维活动来参与。学生写作的过程是观察、记忆、想象、逻辑、整合等能力的集中表现。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天然教室”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上理解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去实际应用,写出自己的生活感受。教师要有意地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书报、广播电视、多媒体课件等相关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撰写文章。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足够的信心,让学生在民主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一种愉悦的心态,执着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这是现代作文教学所反映的另一种潜在的效应,即学生创新精神的自然培养。  
  总之,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从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写作思路就会有独到之处,作文能力就能不断提高。                                                   
姓名:何建辉  
邮编:513435          联系电话:13620591766  
 
2007年10月30日  

 
 
位置:发表区   年级:小学6 关键字,校园,老师
来源:http://www.dytxx.sn.cn/jxjy/ShowArticle.asp?ArticleID=386[万里晴空注] 字数:2383 投稿日期:2007-10-30 20:33:00 点击:
  万里晴空 点评
推荐发表:[万里晴空]2007-10-30 20:44:48
 网友打分:(综合分:)
 欢迎你投下宝贵一票(不能更改,入门级不能打分,选择收藏将进入我的珍藏)。
+2收藏 精品
+1还行 发表
-1真糟 退稿
   发表评论 
到百度搜索“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