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文学阅读指导

蜀汉英烈传15


兴隆县第二中学 卢见光

  第六十八回——第七十回
  第六十八回  
  行栈道吴援身死 出陇上鲁韬刈麦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却说孔明令人押司马懿上堂审讯。孔明曰:“吾三番北伐,皆未成,盖汝之过也。汝助长逆臣气焰,罪难饶赦。今败于我手,其心服否?”司马懿大笑,曰:“汝不过草堂书生,岂知用兵之机?如吾所料不错,出此诱敌计者,非李彧,即鲁韬也。”孔明恼怒,即令吴援率五百兵卒押送司马懿赴成都,顺途至成都疗伤。次日启程。   小 荷 作文网 www.zww.cn
  吴援与五百军士南行于栈道之上,忽见身后追来一彪军马。比及近处,方知乃司马昭率魏军来劫囚车。吴援令十余兵士守囚车,自率其余军士迎敌。怎奈右臂中箭,不能用枪,乃以左手舞枪杀来。因处栈道之上,故两军多有坠于崖下者。司马昭觅得吴援,与之大战。战到十余合,昭望吴援左肩而刺,吴援倾身避之。怎料倾跌于地,坠入崖下而亡。其余军士见如此,皆降于魏,司马懿亦免于难。后因懿之孙司马炎一统天下,故禁载此事。后人有诗叹吴援曰:  
  自古青徐出勇夫,名姓吴援字子助。  
  驰骋疆场三十载,大功小绩堪无数。  
  残臂犹能擒司马,唯此一功甚卓著。  
  无奈武帝露刀笔,埋没英雄堙史书。  
  司马昭既劫回司马懿,便率众回营。懿至营中,歇息数日,遂率所余军士望长安去了。曹真之子曹爽亦率军而返。  
  却说孔明擒了司马懿,遂率军凯旋成都,沿途大肆鼓吹,以彰其功。及至成都,不见吴援,甚疑之。次日,以此事禀报刘禅。禅曰:“朕未见子助及司马懿至此。”孔明大惊,忖曰:“此必魏军将司马懿劫去了也!”及退朝,令人至汉中,沿途打探。其人行至剑阁,方闻知吴援已死,急回报成都。刘禅闻知,甚是哀伤,观其生平,谥曰襄侯。至于赵泷、鲁韬,则悲痛欲绝,每日借酒消愁,一连三日未尝上朝。陈征见鲁韬如此,乃劝慰曰:“学生深知老师与子助情同手足,然人死不可复生。夫魏、吴者,皆国之贼,今当以剿灭国贼为重,倘因私废公,则失大义也,望师父思量!”鲁韬曰:“若非子远,险误大事!”遂日夜与孔明、赵泷商议北伐事宜。  
  次年夏末,孔明欲复北伐,遂召诸将议事曰:“今吾蜀汉兵精粮足、士气如虹,此刻不北伐曹魏,更待何时?只是如今五虎尽丧,七龙折半,恐无人堪当先锋重任也。”言毕,赵泷、鲁韬出曰:“吾等乃先帝亲封七龙将军,如今蜀中多兵少将,吾等不在前,谁当如此重任?吾等乞为前部,以破魏兵。”孔明曰:“如今蜀中谋臣唯文谋可定计破敌,倘文谋出则敌倍防,不若文谋诈留蜀中,而以子谦为前部,如此则敌无防也。”鲁韬应允。孔明乃令赵泷为前部,以姜维为参谋,率其余兵将共五万人径出汉中。鲁韬扮作小卒,杂在军中。  
  司马懿在长安闻知孔明又将北伐,曰:“蜀中李彧、李彰、王澈皆亡,唯鲁韬一人堪为谋臣。此番鲁韬可随军而出?”细作报曰:“据报鲁韬留在成都,辅佐刘禅。”懿大笑曰:“可知诸葛村夫不能用人矣!倘鲁韬为谋臣,五万军可当百万;今鲁韬留守,纵有百万兵马,亦不过乌合之众,吾以二万兵破之足矣!”遂以张郃为前部,率兵二万迎敌。  
  孔明此番出征,志在攻取长安。蜀兵大军远征,粮草不继,孔明乃四下征粮。姜维上策曰:“今陇上麦熟,何不夺之?”孔明曰:“吾亦思陇上之麦。然魏兵早有守备,倘我多分兵刈麦,则难胜于敌;倘我多分兵迎敌,又难收其麦,奈何?”遂问计于鲁韬。鲁韬曰:“此事易矣。可先令大军自四面渡渭水,诈作取凉州状。司马懿料我军欲速战,故必将陇上之兵来守渭水也。此时可遣军刈麦。”孔明惊喜万分,曰:“文谋神鬼莫测之计,虽吕尚、子房犹不能及,何况司马懿乎?”遂用其计。次日,令赵泷、姜维、魏延、王平各率军一万径取渭水,又差张翼率军五千望陇上而去。  
  司马懿闻孔明兵分四路取渭水,大笑曰:“诸葛村夫果愚昧也,兵法云:速战之害,分兵最甚。今诸葛亮分兵取凉州,诚乃吾雪耻之机也!”遂调陇上之兵,付与张郃,令其速至渭水北岸扎寨。自率万余军士溯渭水而上,欲待蜀军半渡而击之。司马师谏曰:“孔明素来稳重,此番急进,必有蹊跷,望父亲慎行!”懿曰:“此乃诸葛亮急功近利之举也。前三番北伐,皆未果。此番欲乘吾新败之机来袭,吾岂不识?汝等小儿,岂知兵者之变?”师唯唯而退。懿乃率兵倍道而进。  
  张郃提兵至渭水北岸,与蜀兵隔岸下寨。一连三日蜀兵未动,郃甚疑之。及司马懿至,郃禀知此事,懿惊呼曰:“是吾失算,致此失也!”郃问曰:“吾军未败,何有失焉?”懿曰:“此是蜀兵佯攻渭水,却暗地去陇上刈麦也!如今之计,唯回救长安,否则京畿之地尽失矣!”遂率军南渡渭水。此时蜀兵半渡而击,魏兵大败。  
  却说孔明得了陇上麦足万斛,大喜,遂欲与魏兵相持。一日,告众将曰:“吾三番北伐,皆未成,盖粮草不济之过也。今得陇上之麦,兵精粮足,故欲在此下寨,不知诸位可有高见?”一人喝曰:“丞相连年北伐,乃为国家,然欲效谯周、秦宓等,坚垒不战,是何用意?”正是:丞相坚垒欲远胜,良将拔剑思报国。未知此人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第六十九回   
  为复仇赵泷战死 破魏兵鲁韬用计  
  却说孔明欲坚守以为久计,一人驳之。孔明视之,乃赵泷也。曰:“子谦之虑,亦有其理。然司马懿坚守不战,奈何?”赵泷曰:“敌不战而我战,此制胜道也!”愤然离席。孔明及诸将皆不解其意。  
  次日清晨,鲁韬至赵泷帐中拜访,然不见其人。鲁韬大惊,料他是独去破敌了。鲁韬又去点查兵将,果然少了赵泷本部三千人马,遂急报孔明。孔明曰:“今子谦遇险,是吾过也。唯以大军辅之。”遂全军出击,去取魏寨了。  
  原来当日三更,赵泷不能寐,乃私召本部三千将士曰:“诸位将士听吾一言:诸葛丞相三番北伐未成,而吾六弟已折其五,皆死于魏兵之手。料诸君之亲亦有死于疆场者,吾深知之。今日为己之私烦劳诸君,欲报五弟之仇,心甚愧之。诸君欲助我则随吾出征,不欲助我则吾一人破敌,无妨也,在此先谢过诸君。”遂拜服于地,叩头三下,众军皆感涕。一人曰:“我等亦有仇于魏,愿助将军破敌!”众军齐声曰:“愿助将军破敌!”赵泷喜极而泣。遂率三千军士自子午谷而出,径去取长安去了。  
  却说司马懿败退回营,便疑虑鲁韬在蜀军营中。此番见蜀兵倾巢而出,大喜,抚掌笑曰:“此愚夫之举也,鲁韬必不在军中。吾只需安守营垒即可。”遂令全军勿动,坚垒不战。  
  且不说孔明与司马懿交战胜败若何,却说赵泷率军出子午谷,行军五日至长安城下。赵泷所率,多为骑兵,不利攻城。赵泷乃令军士弃马,而起冲车以攻城门。此时曹爽正守长安,忽见蜀兵至,大惊,急报于司马懿。  
  司马懿与孔明相持数日,胜败持平。忽得报曰长安被围,懿大惊,令司马师率五千兵去救。而孔明见魏兵略减,料是去敌赵泷了,遂令全军加紧攻寨,不得松懈。  
  却说赵泷奇袭长安,魏兵混乱。不二日,城破,赵泷率军入城厮杀,魏兵大败。曹爽抵敌不住,退往潼关。赵泷令将所俘魏兵押至帐前,一一劝降,降者数千,不降者皆枭首示众,悬于城头。又下令不得惊扰民众,民心遂向之,当日即有富者出资千万以供军饷。赵泷既夺了长安,乃报知孔明。后人有诗赞曰:  
  千古一将赵子谦,破敌剿贼奋身先。  
  可怜魏兵无缘故,首级空悬城门前。  
  孔明闻知赵泷夺了长安,大喜,曰:“吾事济矣!”即上表禀奏此事,表奏赵泷为骠骑大将军。忽又有圣旨召孔明班师,孔明进退两难。思忖半晌,欲回成都。鲁韬当即大怒,喝曰:“子谦在外厮杀,命不能全。而今不救便罢,犹欲班师,将士性命为儿戏耶?丞相自回成都,吾一人去救子谦。”孔明乃与鲁韬五千兵。鲁韬临行,留一锦囊,曰:“退兵时启之。”次日,孔明退兵。启囊视之,惊曰:“真良策也!”遂依计行事。  
  却说司马师至长安城下,见城已陷,遂全力攻城。魏降兵见魏兵至,大开城门献降。赵泷见如此,率本部兵马且战且走。至城外,赵泷负伤三十余处,军士不过二十,犹率兵死战。顿时城上箭如雨下,赵泷并所余军士,尽皆战死。时鲁韬率兵至,与魏兵大战,夺其尸首而还。后人有诗叹曰:  
  蜀汉有大将,名曰赵子谦。徐州破强敌,当阳护主先。  
  汉中树奇勋,北伐屡扬鞭。但为雪弟恨,热血染苍天。  
  司马懿见孔明忽地退兵,又闻知司马师夺回长安,大喜,令张郃率兵追之。郃谏曰:“兵法云:‘穷寇莫追’,今蜀兵势穷而退,慎追之。”懿曰:“此腐儒见也。今蜀兵溃败,何不追之?张将军速去。”郃长叹一声,率兵去讫。  
  孔明见张郃追至,乃令大军佯作溃败之状,四散退去。郃见如此,以为蜀兵真退,大喜,驱兵大进。追至一地,不见蜀兵。郃见两侧多崇山峻岭,乃问向导此是何地。向导曰:“此乃木门也。”郃大惊,忖曰:“张郃,即门之张合也,故‘门’乃我;‘木’者,休而无人。木门者,乃张郃死也。”遂令回兵。忽地一声炮响,两侧伏兵尽出。孔明立于山上,曰:“隽乂,汝乃世之名将,若弃暗投明,必大有作为,何此执迷耶?”郃大怒,曰:“吾张郃虽死,然气节尚存,纵有千金为诱,亦不降也。何不速战!”孔明长叹,令放箭。张郃及其余军士皆被射死。孔明令将张郃尸首归还魏国,自率军班师成都。  
  孔明至成都,拜见刘禅,问何故下诏班师。禅吞吐无言。后孔明打探得知,乃李严进谗所致。孔明大怒,罢免李严,贬为庶人,又以其子任之。姜维问何故,孔明曰:“彼有其能,必不负此任。”自此蜀人服其胸怀。  
  却说鲁韬知赵泷已死,整日望其尸首而泣。及至成都,孔明出迎,闻知赵泷已死,泣曰:“子谦一死,国折一柱,吾失一臂也!”遂禀奏刘禅,谥曰庄武侯,追封一品车骑大将军之位,葬于成都西山下。赵泷有一子,名曰赵毅。刘禅乃加封赵毅二百户食邑,拜羽林郎将,姜维北伐时战死。此后话也。  
  鲁韬于成都大病,精神恍惚,孔明时往探之。陈征照料不怠,如事亲父。一日,鲁韬上表一道,恳求一事。刘禅、孔明皆不准。正是:历经十年兄弟丧,今日一事却难求。未知其事若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七十回  
  表遗志鲁韬嘱后事 履诺言陈寿撰史书  
  却说鲁韬上表恳求一事,刘禅、孔明皆不准。原来鲁韬欲归隐田园,而弃龙胆将军之位。孔明自是不允,又表奏鲁韬为一品骠骑将军,加封一千户。鲁韬亲至孔明府上,曰:“丞相,吾非重名利之人,朝廷有恩于吾,吾自是难忘。然亲友尽丧,昔日结义兄弟七人,而今唯吾一人健在。今日不念功业,归隐田园,亦吾本愿也,望丞相见谅。”孔明曰:“文谋乃蜀汉擎天之柱,若无文谋,则蜀汉必亡也。文谋素来忠义,安忍弃国耶?”鲁韬长叹一声,告辞而去。  
  一日,召陈征至,谓之曰:“吾熹平六年生,而今五十有六也。吾自徐州随先主,至今纵横疆场四十载,鲜有败绩,窃为自得。如今丞相穷兵黩武,连年北伐,此非长远计也,汝可禀知丞相,谏以此事。”又曰:“吾一生征战,赏赐无数。然皆资军用,未敢存私,以致家中贫困,银不过二十两,绢不过五十匹。吾死后,这般财物并此宅邸,尽赠与汝。吾命该流离,一妻早丧,唯有一子颇爱之。可任其闯荡,而成事业,切莫助之。吾有藏书千余,多史籍、兵法,鲜有经典,今尽赠与汝。吾著有兵法十篇,名曰《军机要略》,不过五千言,亦赠与汝。”陈征闻言大惊,曰:“师父莫出不祥之言!师父面色红润,合当长寿,何须如此?”鲁韬曰:“是吾过也,子远尽可安心。”自此陈征探访愈频。  
  不多日,又召陈征至,征心中忧虑。至堂内,鲁韬曰:“汝欲知吾生平否?”征曰:“愿闻其详。”鲁韬曰:“吾本涿郡人氏,乃尚书卢植之子,熹平六年生。十四岁时,逢州中变乱,遂南渡东海而至徐州,投于先主麾下。后转战中原,建功颇多。后曹、袁战于官渡,先主迁居荆州。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先主东遁至夏口。赤壁战后,吾随先主取荆州,又随先主征西川、定汉中,小有功绩。后先主战东吴于夷陵,败,托孤于吾等。又北伐魏国,直至今日。”征嗟叹不已。鲁韬曰:“吾闻汝前日喜得贵子,取名陈寿,是否?”征曰:“然也。”鲁韬曰:“寿者,福禄未可量也,大吉之名。”征喜悦,曰:“吾闻师父善卜易,乞为此子卜之。”鲁韬曰:“此子博学好闻,晓古通今,可使其师于谯周,来日必为史家。其著述者,当为今世人物也。”征曰:“但求如此,吾心足矣。”鲁韬曰:“若真如此,教他切莫传记吾等七龙将军及辅国将军刘淮。”征大惑不解,曰:“师父功绩殊绝于世,合当流芳千古,何故如此?”鲁韬曰:“吾等兄弟七人尝立誓曰:‘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但愿复兴汉室,不求流芳千古。’此诚履此誓言之时也。况吾征战数十载,岂是为后世名声?人生不过大梦,来既无声,去亦无声,此君子也。今日所嘱,切记,切记。”征乃出。行数步,忽然醒悟,急回堂中,然鲁韬已拔剑自刎了。征伏地涕泣,良久乃止。  
  孔明闻知此事,大为悲痛,上奏刘禅,谥鲁韬曰肃文侯,追封为万户侯,葬于成都之东。为鲁韬所资之军士,皆卸甲戴孝,拜祭鲁韬。先日鲁韬惩治恶霸,深得民心,呼之曰“阿父”。此时成都民众亦披麻衣,系孝带而祭之。后人有诗叹曰:  
  涿郡有良士,名姓唤鲁韬。大汉忠臣后,腹中有良谋。  
  神机知天数,妙算定群枭。感世自刎死,不求名气高。  
  不觉时光飞逝,四十八载去矣,三国归晋。陈征之子陈寿拜谯周为师,研读史书,任晋朝史官。时陈征年过八旬,陈寿亦四十有八。一日,陈寿谓其父曰:“孩儿欲撰一书,传记汉末三国人物。”征讶然,思曰:“师父真神机妙算也!”遂曰:“我儿有此壮志,吾心甚慰。我儿可知蜀汉七龙将军及辅国将军刘淮?”寿曰:“皆忠义之士,安能不知?”征曰:“汝作此书,切不可将此八人写入。”寿不解,问何故。征曰:“此鲁文谋之遗言也。文谋有恩于吾,吾无以报答,唯履其遗言耳。”寿仍不解。征曰:“文谋之志,不在流芳千古,而在兄弟之义也。倘背其嘱托,吾有何脸面以见文谋?”寿乃省,遂著《三国志》。其中抹煞八人生平,移花接木,竟天衣无缝。  
  至此则八人生平因果,尽为所载。信之与不信皆无妨,不过载其生平,鉴其成败耳,何致如此?吾有古风一篇以载其事:  
  自古天下合久分,黄巾四起洛阳春。汉室四百出贤者,青徐之地现英魂。  
  涿郡徐州及小沛,天下莫敌属八人:赵泷智勇双全者,李彧奇谋算计深。  
  李彰守城有殊法,吴援武艺胜世人。许率勇武似樊哙,鲁韬妙计知乾坤。  
  王澈琴笙伯牙次,刘淮刚勇不屈身。誓死保卫徐州地,形同手足情义真。  
  四处奔波投明主,誓死追随刘使君。齐心协力创蜀汉,生死脑后建奇勋。  
  可怜汉室不得复,曹魏不堪一夕剿。徒费五伐中原力,虚有前后出师表。  
  炎刘建兴十五载,蜀汉英烈劳苦高。今此一书颇无趣,但凭后世空牢骚。  
  全书完。
 
 
位置:发表区   年级:初中1 关键字
来源: 字数:5629 投稿日期:2011-5-4 18:53:00 点击:
  六仙女蓝儿 点评

推荐3星:[六仙女蓝儿]2011-5-4 19:24:42
 网友打分:(综合分:)
 欢迎你投下宝贵一票(不能更改,入门级不能打分,选择收藏将进入我的珍藏)。
+2收藏 精品
+1还行 发表
-1真糟 退稿
   发表评论 
 同题作文:  到百度搜索“蜀汉英烈传”
  • 蜀汉英烈传13 7700字 (卢见光 兴隆县第二中学)
  • 蜀汉英烈传12 7885字 (卢见光 兴隆县第二中学)
  • 蜀汉英烈传10(续接前文) 9080字 (卢见光 兴隆县第二中学)
  • 蜀汉英烈传9(续接前文) 8844字 (卢见光 兴隆县第二中学)
  • 蜀汉英烈传8(续接前文) 9104字 (卢见光 兴隆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