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经验谈阅读指导

打造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


桃源县漳江小学 王海珍

  一、慧眼识真“金”,让教学有的放矢二、顺序巧安排,让教学引人入胜三、板书精设计,让教学别具特色四、媒体勤运用,让教学魅力四射五、朗读强训练,让教学回归本位六、情境常创设,让教学轻松愉快
  打造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  
               桃源县漳江小学 王海珍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精深的艺术,既需要教师有高层次的语文素养,又需要教师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技巧。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并在听、评语文优质课中寻求语文阅读教学之真经。如何打造语文课堂教学之亮点?笔者从许多优质语文课中归纳、提炼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慧眼识真“金”,让教学有的放矢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都是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有的富有儿童情趣,有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有的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的让人增长知识,有的让人明白道理。它们像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语文大餐,让人目不暇接;又像一个个奇异的世界,让孩子们乐于探索。可是,要想每一篇课文都走进学生心灵,打动学生的心,并从中获得语文方面的感悟与收获,却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小学生认识水平有限,对课文的感知只是浮于表面的、感性的,需要教师引导、强化。每篇课文,都有一个“灵魂”,这个“灵魂”就是课文的中心。不管课文篇幅长短,表达的形式如何变换,灵魂却不变,它就像一个被埋没的金子,等着我们去淘,去发现。聪明的教师往往围绕这个中心去设计语文教学,让语文阅读教学“形神统一”。如何抓中心?可以抓重点段,也可以抓重点句,还可以抓关键词(又叫“文眼”)。如《葡萄沟》一课可以抓住课文第二段重点去体会葡萄沟的好,也可以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一句质疑,展开订讨论与学习,还可以紧扣关键词“好地方”来统领全文的教学。如《海底世界》、《詹天佑》等课文都有统领全文的中心句,只要抓住这些中心句、关键词,理解课文、组织学习就会有的放矢。有些抒情散文、诗歌 ,抓住中心句去体会,反复诵读,一咏三叹,让人入情入境,回味无穷。如彭敏老师执教《家乡的桥》一课,每学完一部分后,她总是引导学生充满深情地朗读:“长相忆,最忆家乡桥。”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依恋与热爱。  
  二、顺序巧安排,让教学引人入胜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有思路,遵路识斯真。一篇课文作为教材选入,一般是比较典型的文章。无论写作方法,还是写作顺序,都是值得借鉴的,教者在教学之前应心中有数。但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如果按课文先后顺序逐段一个模式教学,一般显得呆板无味,易让学生产生疲沓的情绪。有经验的教师,则会巧妙打地乱课文顺序,寻找一个恰当的切入口,引导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理解课文重点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重新组合文本,让教学如同走谜宫般神秘,玩游戏般有趣。比如,许多课文存在内在的因果关系,则可以先教“果”的部分,再由果及“因”,这样,更加吸引学生去探究与思考,并通过强化这种因果关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执教人教版语文第四册《征友启事》一课时,佘协华老师先引导学生学习小牛先后两次征友的结果的段落,学生通过读、演,体会到两次征友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然后质疑:为什么同样是征友启事,却带来不同反响?前一则启事让动物们兴致勃勃而来,垂头丧气而归,小牛一个朋友都没物交到,而后一则启事却让小牛交到了好多朋友呢?此时,学生就会努力地想,迫切想知道原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创设新的起点。学生就像进了加油站,整装待发。这样,整堂语文课学生充满学习的动力。  
  三、板书精设计,让教学别具特色  
  一堂好的语文课,很多时候从板书设计可以看出来。因为板书设计是语文老师解读课文的精华展示,是教学思路的体现,也能直接地反映教师教学机智与教学基本功。所以,让语文课堂亮起来,先让板书亮起来。看看你的板书是不是抓住课文要点,突出课文重、难点?是不是很美观、很有创意?能不能很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生兴趣?很多优秀老师总能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教学的需要,将板书设计得充满创意,让人赏心悦目。如《开满玫瑰花的院子》一课,彭智慧老师就将它设计成一朵盛开的玫瑰,让所有学生、听课的老师眼前一亮,想多看起眼;邹灵芳老师执教《仙人掌声的王国》一课时,则将板书设计成一盆仙人掌。上《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肖漫红老师一边用深情的语言痛诉英法联军的罪行,一边将板书好的文字一下一下无情地擦去,最后只剩下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引发学生的想像,再现英法联军滔天的罪行,激发了学生对英法联军的憎恨,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之情。  
  四、媒体勤运用,让教学魅力四射  
  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声、像,还有动画效果,能将枯燥的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有像的东西,让学生获得形象生动的感知,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扩展语文教学内容,增加课堂容量。恰当地运用媒体教学,可以让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如杨华老师执教《美丽的草原》时,运用多媒体展现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让孩子们走进草原,了解草原的风土人情,拓展了教学内容,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情感的体验。当然,不是媒体用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比较、甄别,课件的制作也应精致、实用,才会服务于教学。媒体的运用,教师得下一番苦功夫,才会得心应手。  
  五、朗读强训练,让教学回归本位  
  没有琅琅的读书声,不成其为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得加强朗读训练。文言文多读,其义自见;白话文多读,更能自见其义。读,可以让学生理解课文,也可以让老师检验学生的理解水平。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地朗读,往往能激发学生表现欲,营造和谐、热烈的课堂氛围。学生精彩纷呈的朗读,本身就是语文课堂一道道永不褪色有风景。精讲“多读”,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是小学语文教学应大力提倡的。当然,除了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外,还要注重老师的范读,这是教师最直接的、最有说服力的朗读教学指导。  
  六、情境常创设,让教学轻松愉快  
  小学生多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束手就擒”,乖乖听讲,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滥用批评只能扼杀他们的天性,抑制他们的灵感,让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怎么办?创设情境则是一剂灵丹妙药,镇“静”之宝。如邹玲芳老师上《瀑布》一课时,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将课堂模拟成一次快乐的旅行,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瀑布的美,学生直至下课后,还恋恋恋不舍。整堂课,没有一个学生思想抛锚或不守纪律。  
  当然,语文课堂的亮点还有很多方面,关健在于多用心、用情去领悟,去实践,更在于一个语文老师的专业素质与文化内涵。  
  
 
 
位置:发表区   年级:初中1 关键字论文
作文id:550994 来源:原创 字数:2534 投稿日期:2010-10-17 12:29:00 点击:
  紫竺兰 点评

推荐3星:[紫竺兰]2010-10-17 13:27:04
 网友打分:(综合分:)
 欢迎你投下宝贵一票(不能更改,入门级不能打分,选择收藏将进入我的珍藏)。
+2收藏 精品
+1还行 发表
-1真糟 退稿
   发表评论 
搜索更多作文:“打造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