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作文大全 - 初中二年级(8年级)作文 - 正文*

始皇功过我来评说(2500字)

[小猪麦兜] 2017-9-7 18:54:40
 秦始皇的才能固然杰出,功劳固然惊人,可是“人非圣贤,岂能无过?”自古以来,他的残忍可是在历代封建帝王中出了名的。“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这本已令人望而生畏的五具刑再加上戮刑、磔刑、弃市、定杀、生理、赐死、枭首、腰斩、凿颠、抽肋、绞、剖腹、族刑……数不胜数,至于其它刑罚,那就更是名目繁多、不胜枚举了,真令人感到阴森可怖。紧接着,“妄言法”、“焚书令”、“挟书令”、“诽谤法”等禁锢思想的苛法接连颁布了,谁若反抗、不执行,就格杀勿论、处以极刑了。于是,焚书坑儒就发生了,这短短的四个字埋葬了几百人的性命,严重破坏了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也就在这时,他的极权政策被赤裸裸地反应了出来。尽管秦始皇在历史的舞台上叱咤风云,却役使七十多万人去修筑阿房宫和骊山墓,只为了自己的爱妾和生命,就劳民伤财无数。“孟姜女哭长城求夫”的故事就是拜他所赐,虽然每造一段长城,就活埋一人的传说是不可能的,可造长城累死的又有多少人,这跟奴隶社会时又有何区别?这都是秦始皇的极权主意在作怪,他认为任何人都得服从自己的命令。于是,他就迫使广大劳动人民去建造宏伟的阿房宫,去修筑豪华的骊山墓,去赶筑举世震惊的万里长城,去辅筑四通八达的驰道,去远征匈奴和南越,去巡游全国,去寻找长生不老药,去妄杀无辜和焚书坑儒……秦始皇的这种“法治主义”终于把秦朝大多数人推向绝境,但也为秦朝的毁灭埋下伏线。
 然而,我也要为秦始皇报个不平。秦始皇少年时代就被囚禁苦难的经历,扭曲的家庭生活,父母亲给他的尊严蒙上的耻辱,过早地对宫廷深处尔虞我诈的内幕的了解和把握,这实在难以使他再相信人的善良和诚实,自然也就向荀子,韩非子的“人性恶”靠拢,使他眼中只有“利”“害”二字。父亲可以为了活命而弃他不顾,母亲可以为了寻欢作乐而让他蒙羞受辱,他的心态在自卑中严重失衡,他的理智在磨难中逐渐成熟。以及人们对他是否是吕不韦的私生子的种种非议,更使他不容许别人来侮辱自己。更何况当时以宏扬“仁义”为重任的儒家大师荀况也公然宣布“人性恶”,至于他的高足韩非与李斯的弃儒投法,更说明当时以法为先的风气了,秦始皇必然也会沾染一些。战国晚期,“七雄”之间白热化的厮杀已显示出,只有“法治”才能救世。
 我认为,秦始皇的功劳对历史的影响远远大于过失,更何况他“过之有因”。既已成为历史,为何又如此执拗不放?人人有人人的个性,仔细一想,即便是任何人,也终有过失,只不过大小不同而已。秦始皇就是秦始皇,世上也不可能再有第二个秦始皇。他的功劳和过失,并不是我这个小小的中学生就能评价的了的,就待世人是怎么看他的吧。
上一页 1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