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05 标题:【揉脸党】见天仙青儿病入膏肓,并且病人有意愿治疗,发一下好人卡。请“天仙青儿”同学接收。

揉脸党写于2010-8-13 13:31:00(点击2034次) [ 后退 ]

患者:/zuowen/html/159/528146.htm
治疗也是发好人卡发便当的:
内容:
病因初期蔓延中——

且看文中首句[定格于记忆中的那个夏末。]相信如果同学们都学过修改病句并且经历过题海战术的洗礼,那么对于老师所讲的那些病因一定是铭记在心、倒背如流,此句之所以会被挑出来,便在于她过于追求“简单”?直接缩掉了什么定格于记忆中那个夏末。来打个小小的比方吧,就好像妈妈为了出门买东西却又嫌弃身上东西太多把钱包也直接丢在家里出门买东西了噗。

建议该同学在下次“诞生”之前,彻底地接受语文基础知识在你脑海里的被补充——去买一本很全的有写修改病句的书来看看吧最好每天都在早读课大声地读出来,放心不会有人嘲笑你的。

友情提示:不刷牙误入。


“记忆挥洒着我们的曾经。”按照详细解释,就是说“记忆抛洒(洒落)着你们的曾经。唔在这里我突然想问下你们所谓的曾经是什么东西?记忆如何抛洒着你们的曾经。这里请作者做详细解释。

“那时是多么美好,花儿给了我们芬芳,鸟儿为我们歌唱,阳光给予我们温暖,大家都羡慕我们的友谊。”我不明白这里是什么意思,照你那么说不是“花儿”只给了你们芬芳,“鸟儿”只为你歌唱,“阳光”只给予了你们温暖?难道这些我们没有吗?而且第一句和后面的“大家都羡慕我们的友谊”根本就联系不上。

我们之间曾多次许下了那惊天动地的诺言,各自发誓要将对方深深藏在自己心中的每一个角落。【何为“惊天动地”?据我所知惊天动地指的是某及事情的声势极大。你所说的诺记声势极大了么?然后我们将目光放到“诺言”这个词上。诺言的意思是应允别人的话。还有我不明白有了“曾”还要“多次”做什么?那你整句话的意思琦不是“我们之间曾多次许下了声势极大的应允对方的话。说到这里,大家都笑了。我奉劝这位同学以后再词语的用法上,再细细斟酌一番。然后我们看下半句。为什么要加个“各自”,即使你不说,读者也是知道的。“深深”两个字,意思是指程度深或强烈。一般用于表达情感或者距离。而此处,你却用它表示“对方”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深深的人”。大家再一次笑了,你的文的确“好看”,可是我实在不敢苟同。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还要加个自己,不觉得多此一举了么?还有我想说,心只能代表一个地方,何来“每一个角落”?】

从一认识对方开始,我们之间经历了好多好多。吵架、和好、吵架、和好……从我们的相遇、相识、相知、直到是形影不离如胶似漆的好朋友。【第一句的前半句中的“一”完全没有必要。你说你们之间经历了很多,很多难道指的就是“吵架”和“和好”?如果不是,请问你想表达的是什么?为什么我没在你的文中看到这些,是我视力不行还是你的错?我个人认为“相知”后面不应该再继续用顿号了,顿号放在这里是错误的。我真怀疑你们老师有没有教过你们标点符号的使用。第二句开头的“直到”那就更加是多余了。“如胶似漆”是指夫妻恩爱,而你却用来指朋友。或者你是用于它的另一种意思“像胶和漆那样黏结”但是之前已经用过形影不离了为何还要用如胶似漆?难道你不知道这些成语的意思?如果不知道的话就先打开成语字典去翻阅一遍,省得闹出笑话。】

[还记得那个夏末吗?是我们相识的日子。]此句中的“那个夏末”我觉得指的范围应该还是大了一些,我们相识的日子是有一天而“那个夏末”囊括范围过大显得言辞组织有点漏洞。另外如果是要设问句开头的话呢我倒觉得你倒可以来找我借我们的课本,我们某一单元的阅读平台里的短文里有一篇我觉得它的开头那个修辞方法比较值得你这个“壹”开头的方法借鉴。同时我也再次如上回所说的一样,希望“患者”能够把语文的一些基础打好再逐步建房,否则如果基础不好那么整栋房子又怎么能够让人感到安心呢?欲速则不达。写出好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患者”如果希望改正的话那么在修改的时候不是更应该会去注意这些事情的么?另外文中的那些[小荷作文网 ......]相信“患者”应该也会很有耐心的把它一一去掉,使得整篇文章看起来会更加舒服一些,也就更能够体现出作者那实际不浮躁的心。要想吃冰棒,就必须把外包装拆掉,要想吃饼干可不能只撕开一个小口就直接吃饼干,而不把饼干取出来啊,那样的话饼干沾了口水会变成的样子可不美观呢。

[你穿着一身淡蓝衣服伫立在湖边静静观望。微风吹着你的发丝,你却毫不知觉,似乎在想着什么心事。]建议把此句中的“观望”改为其他同样是“看”的意思的词语,并且希望作者以后不要这样写一句话就只用一个句号,经常句号的话有习惯其他标点符号的人应该会感到不习惯,且有的时候该逗号就不能省掉否则多数情况下人们是无法一气呵成地读完的。如果看文的时候这么吃力的话,那么人家又怎么能够体会得到你这篇文的精髓呢?“微风吹着你的发丝,你却毫不知觉。”感觉这一句前后有点不对应得起来,“微风吹着你的发丝你毫不知觉”中的“吹着”建议改为“吹乱”这样总感觉应该会比较对得上来。正常情况下女孩子的发丝如果被吹得很乱的话比较注重外貌的会毫不知觉,应该才会显得比较奇怪更透出那个人的心事重重吧。

[我走了过去,静静问道:“能交个朋友么?”你不知为什么,一愣,随之答应。]“我走了过去,静静问道”难道你就不觉得矛盾么,既然是走过去问了那么就有了“动”,那么有了“动”又何来“静静”这一词的可运用呢,并不是只要带有静就很唯美很干净舒服,希望“患者”下次写文时并不要一句写过去看还可以就保留并不删除,一定要反复修改几遍,否则成了习惯那可就不容易改掉了。就像“患者”你长期被人发便当,不对……就像“患者”你长期不刷牙寿命会被减掉的。[你不知为什么,一愣,随之答应。“嗯。好啊。那你叫我叫影吧。”“嗯。我叫莹。”不知是老天的安排,还是单纯的凑巧。你和我的名字读音都是“ying”。]也许是我个人的问题,我总觉得文中没有必要再述出“你不知为什么,一愣。”因为上回都说了你似乎在想些什么心事,既然是在心事那么这个时候碰见有人来说:“能交个朋友吗?”会一愣应该也算是比较可能发生的事情吧。“不知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单纯的凑巧。”感觉凑巧可以换成其他意思相同的词语搭配会显得更加通顺一些,要知道同样的意思但不同的词语都是有不同的搭配方法的,就如竟然和居然的用法吧,有的通常是有在鼓励之类的语句而又的通常是用在难以置信的句子之上。[原本认为我们只是属于那种名义上的朋友,没想到却会成为各自心中的那颗明亮的星星。 ]如第一段所犯的错误一样,希望以后不要再出现这种“缺胳膊少腿”的句子组成现象了好么?[开学的那天,我没有想到竟然会遇见你。你笑靥如花,和大家打着招呼,似乎很熟悉似的。]感觉此处的“竟然”改成“居然”会显得比较好一些吧,虽然意思是差不多的且两词都是近义词。“和大家打着招呼”这一句中建议再多添加一个词语句子和前半部分连起来读才不会显得极其突兀,建议添加的词语是“轮流”,添加在“打着招呼”之前。“似乎很熟悉似的”中的似的一般是用在比喻句中和像连用,而这句话也不是比喻句建议还是不要用上比较好。且读起来一般也会让人认为这完全是病句。

[呵,那倒是。我是刚转过来的嘛。你似乎没有注意到我,依旧和其他人说说笑笑。]其实我觉得第一句话虽然你觉得用起来会更能突出一些嘲讽什么的但是有的转学生也未必会受到这样的待遇啊。[这时突然感觉自己心里好失落。]主语是不是被你因为没有东西吃所以在情急之下混着米饭当调味料给吃进去了?[若不是因为搬家,我才不回来这种鬼地方呢。]总觉得有错别字,“回”应该是会才对。[在那个大城市的学校里,我一直都是倍受光注的那种好学生。一下子转到这里,心里有种莫名的落寞感,以前从未有过这种感觉。]错别字,不是“光注”而是“关注”,希望以后打字的时候能够更加小心一点这样便于一些人的阅读。“一下子转到这里,心里有种莫名的落寞感”一下子转到这里又怎么了?其实我感觉这里更主要的原因是“我”转到这里影却不理“我”好像不认识“我”依旧其他人说说笑笑,因为句子前面的理由似乎有点并不是主要的,总感觉和后面组合不怎么好,注意以后写文最好再注意一下你那粗糙不堪的言辞组织。文不是你的亲戚好友说很好就一定很好,你自认为完美无缺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充满瑕疵的。[早就听说,这里的尖子生就叫影,难道真的是她?我无心的打开了文具盒,一边胡思乱想着。嗯哼,就算真的是她,我也会比她更厉害的!我暗暗想道。]“的”和“地”的用法你到底有没有在课堂上仔细听老师讲过呢,既然后面是动词要用什么你当然也会很清楚的吧,除非你上课的时候自戳双目装聋作哑装你的好学生?不要前面没有“一边”,后面又扯出关联词的另外一个“一边”,关联词可不是这样用的!“恩哼”这种词语用起来感觉还真变态,当然这是我的感觉而已谢谢。另外主语你还是不要轻易忽略好不好呢?

[“啪!”我的文具盒掉了,被走过的影不小心撞掉的。全班人诧异,影慌乱得直说对不起。她匆忙整理还散落在地上的文具盒和笔,猛然抬起头来,她不免一惊:“是你呀!”“嗯。”我轻声回答道。]“我的文具盒掉了”处最好加一个突然或者忽然,因为毕竟这件事情的发生并不在“我”的意料之中吧,一些细节其实真的是很重要的。“被”之前最好再加一些词语来衔接会比较好要不然会显得很突兀的想必你评论了那么多篇文应该也不会不清楚这些经常被人拿出来说的小细节吧。可是为什么偏偏还是这么粗糙呢这些地方?“全班人诧异”这一句话最好彻底地改一改,其实我因为我们班上的人的东西掉了也不会有什么声响,“影慌乱得直说对不起”对谁说对不起呢?为什么这里又一定要用“慌乱”而不改用其他可能会更好的词语呢,古代的诗人都会注意“推”“敲”用法到底哪个更好,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何尝又不是修改了多次才定下来的?如此马虎地掠过细节问题,那么你一个连细节都处理不好的人又怎么能在其他地方做得更好一些呢?“她匆忙整理还散落在地上的文具盒和笔,猛然抬起头来,她不免一惊……”文具盒只有一个怎么散落在地上了呢?这里应该是“笔”散落在了地上吧,而且为什么“她”会“不免一惊”呢?你难道就意料到她绝对会抬起头来在看你的时候震惊的吗?万一她还是记不住你到底是谁呢?[我们俩成了好朋友,但即使这样我心里面还是想着要超过她的。第一次考试,机会来了!考场上,写字声沙沙作响,我很快的答完了试卷,交了头卷,看着影还在不慌不忙的答题时,我不免心头一阵得意。]和上面衔接得还是不好,你难道就不会衔接么?“第一次考试,机会来了”建议在前面加个词语显示出“我”为了等待这次机会等了多久如何辛苦怎么样怎么样的。“写字声沙沙作响”“写字声”还能“沙沙作响”你还真是厉害啊天仙青儿,麻烦你不要乱组织措辞好不好?我只听说过书写沙沙还真没听说过“写字声沙沙作响”的。“我很快的答完了试卷,交了头卷”小小地前后衔接,另外“答卷”难道不是动作么?你怎么还用“的”呢?还是分不清楚么难道?“看着影还在不慌不忙的答题时,我不免心头一阵得意”逗号后面的话建议把顺序改变读起来会更加通顺一点,另外“的”和“地”你难道就一直真的分不清楚么?

[成绩出来了,我和影并列第一!我心里好不服气。]感觉这里还可以再添加一点“我”不服气是因为我怎么样努力云云的。[渐渐地,影超过了我,每一次都是比我多了一点点。我好嫉妒,心中便生一计。我们的作业本上抄的题目考试时一般会考出来,我知道影她有个习惯,喜欢答完试卷后收拾文具盒。只要我事先在考试之前在她的文具盒下压一块我作业本上的纸,那么她考试完后收拾文具盒时就会看到那张纸。到时候我只需要说“影偷抄!”影就死定了!]其实我一直在想,老师难道就不会判断到底是不是偷抄么?而且既然人人都那么清楚她的习惯那么有人会借此来诬陷她应该也不是不可能的啊,“我”的作业本上的纸那也是“我”的字迹啊。总感觉构思不够巧妙,不能够吸引人。 

[如我所愿,影答完题后收拾文具盒,我按着原计划进行下去……果然,影听后不免吃惊了一下,全班愕然。影一直在哭,我的心颤动了一下下。我不知道这个时候到底该不该说出真相……嫉妒与面子占了上风,我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说……]“我按着原计划进行下去”试问“我”难道不是在一开始就把那张纸放到她的文具盒底下而是考试中才放的?与情节不符建议把“我”删去改为“一切都”“果然,影听后不免吃惊了一下,全班愕然。”为什么要加个“果然”呢,“我”之前有猜想过她会吃惊么?“我“之前猜想的应该是“影”就死定了吧,如果你不想那样写的话,那么你最好把“不免”去掉,否则感觉读起来真的很不通顺真的。“影一直在哭,我的心颤动了一下下。”建议这里再加一个“听到”在“影”的前面衔接起来才不会使得前后句子显得很突兀,“嫉妒与面子占了上风”难道你就这样突然笔锋一转就不说了,“我”内心的纠结不应该在这句话前面加一个词语“但是”么?

[影果然如此,自从发生了那件事后虽然老师不相信也问了她好多次,可她就是一口承认着。她的学习成绩渐渐退步,我成为了班上的“学习女王”。全班人都开始围着我转,大家都渐渐地疏远了影……]中的“影果然如此”如此是什么? “我”心中的那个如此是什么?两个字,突兀。而且是极其的突兀!“自从……老师不相信也问了她好多次”里的“虽然”加在“老师”前面不怎么好,建议加在“自从”前面并把整句话里的一些词语删掉或者替换。“可她就是一口承认着。”这句话也改一改吧,后半部分也是如此——需要改一改。

[我常常到那个公园都会看见她依靠在湖边的栏杆上静静地想着心事,有时候会默默流泪。我不敢再去面对她,害怕看到她那明亮清澈如水般的眸子,害怕看到她那像似宽恕的样子。在学校里每次遇到她我总会绕道,就是为了不想面对她。影,我的朋友,我错了!你能原谅我吗?我多么希望你能够替我保守住这个秘密,为了我那一份少得可怜的自尊心。]中的“我常常到那个公园”后建议加个“去时”,并把“常常”移到“都”的前面。“有时候会默默流泪”中的“会”前建议加个“还”。“害怕看到她那明亮清澈如水般的眸子”“明亮”和“清澈”你难道不觉得重复了么?一下子可不能娶两个老婆,想秀你积累的词汇也没必要冒着病句出现的这种大危险吧。

 

影和我的学习一直处于竞争状态。我突然发现自己好傻,当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样公平竞争的话不是很好吗?我伫立在湖边,想着。影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嘿。想什么呢?我带你去一个好地方,走!”于是就这样影不容分说的就把我拖走了。“哇!”我不禁眼前一亮。这是一大片草原,有成群的牛羊,躺在草地上,享受微风的吹拂,牛羊的叫唤,牧童的民歌。感觉天空就像是触手可及似的。在这里你会感觉到无尽的惬意。“希望我们能够忘掉以前一切的不愉快,一起开开心心的做朋友,好吗?”说真的,当时我听到这话,有点吃惊。因为我没想到影竟然会这么大度。“嗯。好呀。”我有点儿激动,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就这样,我们一直沉默不语,微笑着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首先,学习和学习怎么能处于竞争状态,作者的这种风格就是“该详细的从不详细,不该详细的非要多此一举”。另外同学请注意“不容分说”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指“辩白、解释”,这里有需要你解释的地方么?为什要用“不用分说”这个词?然后看到第三句的时候我开始怀疑你家住在哪里了……如果你家真住草原附近的话,那只能说明那是个不太富裕的地方,那我请问你这篇文是怎么发到小荷上的?夸张也要有个夸张的限度么。另外我突然注意到了“拖”这个词,是你躺在地上她拿着东西拖着你?还是如何?作者可否解释下。我容你分说。再看“感觉天空像是触手可及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这和前面的这句话有关联吗?如果没有关联的话,为何会突然引出此句。你说“在这里你会感觉到无尽的惬意”这里的“你”是在指谁?明明就在写自己,为何又突然转到一个和自己不相关的人身上。再看一下最后一句,你们既然是躺着的,平躺着的,怎么仰望?怎么抬头?这里出现了常识性的错误,如果你的头已经是朝上的了,那么还怎么去“抬起头向上看”。唔,以后请你再三斟酌之后再用ok?】

我们之间走得越来越近了,常常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我们都是勾肩搭背,说说笑笑。你还说,我们是比姐妹还要亲的那种。我对你说,傻丫头,那当然咯。我们要永远铭记住对方。我们是彼此的唯一,永远也不能改变。【你是在怎么走,你这里的“走”指的是什么东西。上下的衔接很突兀,让我一下子觉得不知所以然了。你们是比姐妹还要亲的那种,我突然想问一句“那是哪种啊?”铭记是指“深深地记在心里。”这样的话你整句的意思就是“我们要永远深深地记在心里住对方”那不是不通了。既然有“铭记”了为何还要用“住”?】

突然感觉今天的湖好像有点不同。灰蒙蒙的,就像罩了一层雾似的,很压抑。悲伤的心情伴随着悲伤的我们,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沉默不语,一直都是这样。【用灰蒙蒙来形容湖显然不恰当,用压抑来形容湖那就更加不恰当了。既然都已经说“悲伤”了,那又何来“说不出来的感觉”同学你前后不搭啊。唔之前不还在进行交流,怎会“沉默不语”?又怎会“一直”。同学你怎么能当中国人呢!连词语都不会用……】

果然,爸爸要将我放入大城市学习,这也就意味着我和影不能在一起读书了。我没有选择告诉影,而是自己提前离开了那个地方。   

晚上,影发短信给我。“为什么要一个人先走?”    

我没回。    

“你是想要结束我们之间的友谊么?”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 也许我们彼此都太执着。”    

影,对不起,请原谅我的任性,原谅我的自私,我真的是没有办法……    

【“放入大城市学习”其实我一直在纠结于“放入”这个词,怎么放入的,人能讲“放入”么?而且同学你犯了一个很可笑的错误,那就是缺乏社会性。她没有小学毕业证书是根本不可能去上中学的,有谁会将自己的孩子在临近毕业之前还弄转学,这现实吗?没有小学毕业证书,她就不符合九年义务制教育,也根本就不会去初中,初中根本就不会要她。唔同学其实在写这种的时候最好能去了解一下,省得写出来被人笑话。还有就是这个是你的真实写照?未免太假了些,我知道作文虚构是没关系的,但是你也要虚构得接近现实不是么……也要让别人觉得是真的么。】

 

 

总结:首先以上省略一些段落,鉴于天仙青儿这位患者——遣词造句极其粗糙的有多处,段落之间的衔接总是匆匆掠过,情节较为平淡普通并没有比其他同龄人的小说多出许多可读性且构思也比较简单,有一些也只是比较轻描淡写地掠过而使得那些地方更能引出读者的一些“不可能”的想法成为大漏洞,文章缺乏主语的句子也不占少数,且有一些地方按照她的能力应该也是能够做到中等水平的。如此见来不仅此患者病因多且也不能完全接受某些人善意提出的治疗意见,因此建议此人休笔几月,好好反思自己的实际病因。否则写出的东西实在不堪,也会扰众。自此鞠躬希望天仙青儿好好感谢我们,给我们揉脸党所有成员买王老吉消火!

 

一直在揉脸,从未被超越!
>> 作文论坛-漫谈旧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