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大杂烩 - 正文*

植氏的来源

[植琦培] 2010-4-15 21:05:17
    植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七十九位的姓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0.05%。  
  植氏源起于古时越国,古越国在今浙江中南部一带,其得姓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即繁衍滋长于该地。  
晋室南迁至江东时,一些北方豪族也随之迁于今浙江中南部,并强行抢占土地,掳当地土人为奴,致使植氏避难四奔,南迁福建,西徙江西,北上安徽。  
据史籍《郡望百家姓》和其他资料记载,隋、唐之际,今广东广州、东莞、清远等地都有植氏人居住,是故后世植氏有以南海、南越为其郡望堂号的。两宋之际,今湖南、四川、广西等地均有植氏人入居。明代以后,有闽粤沿海之植氏渡海赴台。历清、民国而至今,植氏分布之地渐广,并有进入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者。  
如今,植氏在四川、广西、安徽、台湾等地都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其主要分布于广东之新兴、顺德、怀集、花县,四川之汉源,广西之柳江、陆川,安徽之淮南,台湾等地。  
例如:  
  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大塘坐落着一个历史悠久的“植氏村”。村里的老人说,早在唐朝时期他们的先人就开始在土塘下村建村了,至今这个村子的历史已经有上千年。在这近千年间,这里的植姓人曾经不断分支出去到广东、广西的不同地区,根据粗略统计,从土塘下村直接或间接分支出去的村达三百个,仅广东省怀集县诗洞与永固两个镇的植姓村就达一百多个。  
  广东、广西两省所有植姓的村子都是源于这条村,土塘下村是植氏子孙的发源处。这村中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植氏宗祠,宗祠位于村子的中央,门楣上写有“植氏大宗祠”几个醒目大字,尽管宗祠规模不大,只有一个主堂和一个配堂,仍可容几百人同时聚会。在宗祠里,主堂两侧挂着由广东、广西两地赠送的锦旗与明镜,锦旗和明镜上都写着各地植氏村子认祖归宗的题辞,这表明土塘下村应该是植氏祖庭。  
  村中老人说,土塘下村又叫草塘下村,建于唐朝,现为大塘永平村委会下辖的一个村民小组。当年,植氏的始祖元真公从中原南迁到现在的土塘下村定居,繁衍子孙,休养生息,到现在已有上千年历史。  
  历史上,植氏村民为避战乱、任官职、经商、从军、教书而不断外流。据粗略统计,从土塘下村直接或间接分支出去的村达三百个,仅广东省怀集县诗洞与永固两个镇的植姓村就达一百多个,而三水区乐平镇的蚺蛇村与芦苞镇的黄岗村也是从该村分支出来的植氏亲系,另据统计,目前三水区植姓的常住人口有一千三百余人。每年的“寒食节”是土塘下村的大日子,因为其他地方的植氏子孙都会赶来与“植氏村”村民团聚。为参加盛会,路途遥远的地方如广西的亲系要提前一两天动身。广西容县、北流、贵县等地的植姓人家来大塘光赶路时间就要一天一夜。据说,每次聚会,距离远的会派来十多个代表,距离近的也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来参加。  
再如:  
  1988年7月,广东省博物馆考古队和阳春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三茂铁路(三水至茂名)动工前对沿线进行文物调查。在阳春县春湾镇前进村古旧塘寨中和山坡上,发现大量印纹硬陶遗存。古旧塘汉代村落遗址,西面有漠阳江上游由北向南流过,北面两个山冈顶上有用人工担泥垒起的土堆,呈正方形,中间凹进去,象一个锅形,残高一米五,残宽十来米。当地民众反映,这是明朝的堡垒,当年是为监视敌人侵犯而筑起来的。在遗址上,有几十户植氏民众已建起房屋,形成一大村庄。据现居住在该村的植氏族谱记载,其祖先是明朝嘉靖年间从外地迁来春湾镇定居的,村前两口大鱼塘,看来很久已有,古旧塘村故亦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