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地理 - 正文*

雷州半岛红土文化

[梁竣] 2008-6-16 12:36:04
南方兵马俑--雷州石狗

“风雨之神”雷州石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雷州石狗信仰习俗主要流布于雷州半岛中部的湛江市雷州市等地,覆盖范围包括雷州半岛、海南岛、广西、越南北部等广阔区域。雷州石狗经历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守护神、吉祥物的发展过程,是汉越文化融合的产物,石狗的雕刻、祀立、供奉是雷州石狗习俗的主要内容。它从选材、工艺、供奉地点、文化认同等方面展示了雷州工匠的智慧与精湛的技艺,展示了雷州先民的独创精神及美好愿望,是雷州半岛带有广泛性与普遍性的地方特色民俗文化。

  雷州半岛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属古扬州之地,历史上有“扬越之南”、“骆越”之称。清嘉庆《雷州府志》记载雷州:“唐虞之世属南交,夏称扬越之南……古为百越所居”。明•庄元贞《雷祖志》记载:“州旧有猺獞峒獠与黎……”。古代的骆越族即为后来的俚、峒、獠、獞、猺、黎等族的祖先。骆越族有一支以狗为图腾的部落,秦汉时期被称作“盘瓠蛮”,交趾、合浦、儋耳是其聚居之地。他们自称为狗的后人,有崇拜狗的习俗——用玄武岩雕刻狗图腾作为崇拜物。

  雷州古为汉越族群杂处之地,《资治通鉴》第七櫳.秦纪二:“始皇三十三年……以谪徒、民五十万人戍五岭,与越杂处”。汉、越民族的融合,使骆越族的图腾崇拜习俗在雷州得以传承,并逐步添加了汉文化的内容。南朝时雷祖陈文玉的诞降——“狗耳呈祥”的传说,使雷州人对石狗的崇拜达到高潮。唐宋元明时期,先后有大量的中原汉族与闽南人迁居雷州,他们带来的原居地“镇邪符法”,与石狗图腾崇拜相结合,使雷州石狗从部落图腾发展为守护神灵与吉祥物,形成了独具雷州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雷州石狗

  雷州石狗是汉、越文化融合的产物。在现存的石狗文物中,大量石狗均伴有铜钱、八卦、石鼓等附加雕刻,有些石雕基座上还有“石敢當”、“敕石敢當”、“泰山石敢當”、“皇”、“麒麟在此”等汉字。雷州人认为石狗能镇魔驱妖、祛邪消灾,能司风雨、赐财福、添丁寿、主功名、主正义等等。因此,雷州人有给小孩取名“昵狗”、“狗仔”、“狗生”、“狗保”并让其戴“狗仔帽”、穿“狗弄衫”(类似马甲)的习俗,城乡还普遍在门口、巷口、村口、路口、井口、河口、庙前、墓前祀立石狗,逢年过节,初一、十五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加以拜奉。

  雷州石狗的崇拜方式为一般性奉祀、祈求降雨、祈求呈祥送子、祈求宽赦、祈求为父母等。一般性奉祀即平常时令,每月初一、十五早晚人们诚心地给石狗烧香供茶,逢年三十日给石狗披红结彩,酬谢狗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四季平安、逢凶化吉、呈祥报喜。祈求降雨等即遇久旱无雨时,就请石狗乞雨,人们先给石狗供奉香烛纸钱,再用绳子藤条把石狗捆绑在木架上,然后抬着它在村巷、田坡游行。游行时,一边敲锣,一边用荆条木枝抽打石狗,高喊:“石狗公呀,快快上天乞雨呀!田园无水,作物都旱死啦”。祈求呈祥送子即把石狗当作送子福神,未有贵子兰孙的家门,必向石狗求乞子嗣。一般是由老年人提着香茶、纸钱诚心求拜石狗送子赐福,若得贵子,即取名“狗仔”或“狗生”。一年后要答谢石狗神,祈求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聪明伶俐。祈求宽赦即当石狗是守护神,只对主人忠诚。因此,过往之人不能冒犯。否则,将遭神遣。这时,触怒神灵者要向石狗道歉:“子孙不懂事,冒犯石狗公,请给予宽容,恢复健康”。祈求为父母即把石狗契为小孩的父母,小孩就能健康,百病无侵,一生平安。祈求时,请道士念咒文,让孩子跪在石狗神前三叩拜。为表虔诚,还请道士为孩子取名“昵狗”、“狗仔”、“狗生”、“狗保”,让其戴“狗仔帽”(帽上有两只狗耳状装饰)、穿“狗弄衫”(类似马甲)等。

  雷州市的石狗文物分布密聚,遗存丰富。全市已发现石狗近10000尊,雕刻年代从战国至现代,石质为玄武岩。雷州石狗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成员”的脸谱各异,造型艺术林林总总,有卧相、蹲相、坐相,表现手法有写真、抽象、拟人、夸张等。大部份石刻均伴有铜钱、石鼓、八卦、帅印、乌蛇、绣球、船锚、鱼网、小狗、领带、螺钿、辫子等附加雕刻及纹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及乡土气息。

  雷州石狗习俗是一份厚重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好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和人类学、宗教学价值。是一部浓缩了的雷州历史沿革、社会文化、民族民俗史书,是一笔不可再生的珍贵遗产。为了保护这一文化遗产,2004年文物部门除采取原生态保护外,还收集有代表性的石狗1000多尊作为馆藏。2004年4月,雷州石狗被列为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近年来,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亚洲卫视、本港台、广东卫视、以及南方日报、广东文物、羊城晚报、岭南文史等媒体报道推介雷州石狗。先后出版《雷州半岛石狗文化》、《雷州石狗奇观》、《雷州石狗》、《雷州历史文化大观》等图书,对雷州石狗作了初步的挖掘研究。2005年4月,雷州石狗信仰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湛江6项目成国家“非遗”

雷州姑娘歌

  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我市雷州歌、雷州石狗、吴川飘色和湛江傩舞榜上有名,在广东全省最新入选国家的29个项目中占3席,扩展入国家的16个项目中占1席。

雷州石狗

吴川飘色

  据了解,这是继2005年我市人龙舞和醒狮之后又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录,目前我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达到6个。将对加强我市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次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项目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个方面。是文化部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定暂行办法》要求,组织专家按照评审标准对全国30多个省市申报的2450个项目进行评审和科学认定,提出推荐项目名单,经社会公示后正式公布的。我市这次入选的3个项目类别是传统美术雷州石狗、民俗吴川飘色、民间文学雷州歌,1个扩展项目是传统舞蹈傩舞。

湛江傩舞

 

湛江红土地的“人龙舞”


湛江人龙一(资料图片)

  “人龙舞”诞生于四百多年前,至今仍然在湛江市多个区域占有主流民俗地位,素有“东方一绝”之美称。每逢春节、元宵、中秋佳节和其它一些特大喜庆日,必连舞几个晚上的“人龙”,东西两街户户张灯结彩,家家老幼皆出,人流如潮,热闹非凡。“人龙舞”表演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组成,他们身穿黄色或者青色服饰,配以红色肚兜或腰带,经过化装打扮,就变成黄龙或青龙。人龙的构成分为三大部分:龙头、龙身、龙尾。龙头是龙的精髓所在,它由一个高大威猛的彪形大汉身负三个少年组成,分别表示龙角、龙眼、龙舌;龙身是龙的主体部分,它由一个个少年跨坐在青壮汉子的肩头上相继仰卧分节连接而成;龙尾最活泼,它由一个少年头戴“龙尾”后仰着饰演。整条人龙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湛江人龙三(资料图片)

  “人龙舞”表演时,锣鼓队的螺号手先面向大海“呜呜”地吹响硕大的角螺,声音悠远,由小变大,之后鼓声点点,由缓而急。此时,一个领舞的头束红巾,身着花服,手执彩球,踩着鼓点而出,接着人龙摆动着长长的身子长驱而入。伴着锣鼓节奏,彩球左右上下游动,人龙昂首前进,龙眼闪闪发光,龙身翻腾起伏,龙尾翩翩起舞。高潮时,鼓角齐呜,锣声震天,人龙象蛟龙出海,排山倒海来;低潮的,锣停鼓息,人龙摆动着慵懒的身躯,徐徐游动。未几,鼓声重振,人龙又兴奋起来,追逐着“彩球”,时而凌空翻腾,时而沉海问宝,活脱一幅“龙王戏珠图”。此情此景,人们在感叹表演者配合默契、出神入化的演技之余,不能不被一种宏大的群体力量所折服。

  光膀子光脚,不用道具,不用服饰,从龙头、龙身到龙尾,从龙舌、龙眼到龙角,全由真人扮演,形成一条“巨龙”。当“巨龙”起舞之时,锣鼓震天,号角齐鸣,龙头昂首,龙身翻腾,龙尾劲摆,从“起龙”、“龙点头”,再到“龙穿云”、“龙卷浪”,宛如蛟龙出海,排山倒海而来……那种粗犷威猛,既充分展示了中国“龙”气吞山河的豪迈气魄,更体现着龙舞者们不可战胜的群体力量和聪明才智,具有极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海岛特色,是古时雷州半岛经久不衰的重要民间风俗和大型广场娱乐活动。

湛江人龙二(资料图片)

  建国初, “人龙舞”在我市多个地区仍很盛行,但在后来的“破四旧”中渐至消声匿迹,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又被挖掘出来。二十多年来,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人龙舞的抢救、保护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由于人龙舞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变革,一些颇有造诣的人龙舞表演能手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有些绝技难以得到传承,后继无人;传统民俗活动在年青一代的观念中日益淡化,传统节日逐步由现代节日代替,人龙舞的主要活动阵地逐渐缩小,展示平台自然也日益减少;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审美需求日益提高,人龙舞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其他科技性娱乐形式的挤压,人龙舞的吸引力也在无形和有形中不断地被削弱;此外,随着农村经济活动的不断繁荣,农村人员流动不断加大,农村青壮年人外出学习、经商、务工越来越多,人龙舞演员队伍也越来越难以稳定,常常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导致人龙舞的保护与发展一直徘徊在举步维艰之中,人龙舞仍然面临着濒危失传的威胁。

5条人龙共400多人拼成了美丽的奥运五环图案.

  粗犷如海,动感如潮的生动画面,是中华民族文化当之无愧的瑰宝。 “人龙舞”是力量的化身,体现了一种团结、协作,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所以几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在省、市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和具体指导下,湛江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及时带头着手保护和开发人龙舞,雷州沈塘、遂溪城月等也积极行动,共同做好人龙舞史料收集研究、原生态保护、文化品牌拓展等工作,使湛江人龙舞打响了品牌,多次赴广州、香港等地展演,成功申报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300多米长的世界最长人龙.

  小资料:地处雷州半岛的湛江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形成了影响海内外的古越文化、土著文化、汉闽文化和中原文化。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积淀,孕育了湛江内涵丰富、种类繁多、风格独特的民俗民间艺术,保留了大量体现雷州半岛文化精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岭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海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各级职能部门在发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认定抢救了50多项价值高面临濒危的项目。有6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项列入省名录,15项列入市名录。有国家“非遗”项目传承人1 人,省17人,市20人。2个项目获得国家民间艺术“山花奖”,2个项目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参加了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等赛事和赴法国、澳洲等交流展演200多场次,荣获金、银、铜奖、创新奖、竞技奖、风采奖、荣誉奖、组织奖等90多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成绩。
透露着艺术芳芬的吴川飘色

飘色--奥运健儿

  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吴川飘色,是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产生于晚清,成熟于民国至解放初期,冷落、沉寂于“文革”时期,复苏、发展、繁荣于改革开放后。

  吴川飘色始于黄坡沙岗,由民间艺人陈趣珩(生于清朝咸丰丙辰年)创作,于民国18年(1930年)正月初八沙岗年例,陈趣珩第一次为沙岗创制四板飘色游行,其中三板为单人造型:《观音坐莲》、《时迁偷鸡》、《海螺仙子》,另一板是武术双打《三岔口》。这一表演,轰动了本县及毗邻地区,慕名前来观赏者数以万计,皆赞不绝口。尔后,沙岗飘色被邀到各地表演。其后陈趣珩将飘色制作技艺传予其子陈寿全(1907——1986年)等人。梅录镇瓦窑村在日寇投降的第二年(1946年)的元宵节,请来了祖籍瓦窑村的陈寿全来制作几板飘色到梅录巡游,这是第一次飘色游梅录,哄动城乡。其后几年的元宵节均有飘色巡游活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各种原因,飘色巡游停止近30年之久。直至改革开放时,适值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瓦窑村在1979年元宵又请陈寿全等人制作几板飘色巡游,这是解放后第一次有飘色出来展示,此项活动又开展起来。1980年以后陈寿全等人先后协助瓦窑、梅录头、梅岭等村制作飘色于元宵节游行表演。吴川飘色分布在吴川市部分乡镇及村庄,主要以黄坡镇、梅录街道的瓦窑、梅录头、梅岭、隔塘村为代表。

  吴川飘色经历了一个演变和发展过程,由原来的“转色”演变为“板色”,发展到现在的“飘色”。发源地是吴川市黄坡镇沙岗村,由民间艺人陈趣珩首创,其子陈寿全继承和发展。目前,飘色的传承谱系主要有黄坡谱系、梅录头谱系、梅岭谱系、隔塘谱系。

  吴川飘色造型独特,艺术形式多样,飘色人物靠一根隐蔽着的“ 色梗” 钢筋支撑。一板飘色, 在柜台的小舞台上或坐或立的称为“ 屏” , 凌空而起的人物造型称为“飘”,造型人物的年龄一般为6至12岁的儿童, 飘色内容多为历史故事、神话故事, 近年也有现代题材的内容。一板飘色由过去的一“ 屏”一“ 飘” 发展到现在的一“屏”多“飘”,一“屏”十多“飘”,甚至多“屏”多“飘”。一板飘色就像一座活动的小舞台。

  吴川飘色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第一步是设计师经过巧妙的构思和设计,作出飘色整套人物布局方案,再由有经验的艺师运用力学原理估量人物的正确方位,绘出可行性图纸;第二步是工艺师按照图纸尺寸拼装好饰柜车子,再将一根经过精心设计的铁枝固定在车子上,铁枝穿过某种被掏空心的道具或饰物,外面看起来就好像是某种道具或饰物支撑着人物在上面一样,十分巧妙。吴川艺人称这根铁枝叫“色梗”,饰柜车上所有飘色的造型人物重量都靠这根铁枝支撑,铁枝根据飘色造型的故事情节设计成某种造型姿态,并根据人体比例设计好座位支架,支架又分为看得见的明支架和看不见的暗支架,其中以暗支架居多。车子四周加上木板装饰成饰柜。旧时的飘色支架是木做的,多以铁钉、铁丝和麻绳捆绑固定,道具和人物则是由麻绳和铁丝捆绑。第三步在支架上套好服装,以隐藏、掩盖住支架。第四步是造型人物上架。这一部分最为复杂。先是挑选好6—12岁的少年儿童作为扮演飘色的造型人物,参与飘色巡游的儿童在上支架时要少喝水,以避免大小便,有的儿童口含高丽参片充饥,但遇到特殊情况,小孩可以从支架上御下来,十分安全。选好儿童后,化妆师将儿童化好妆,再由飘色艺人通过梯子将人抱上支架,腰部用皮带扣紧在铁支架上。大多数人物的服饰都是上架后穿戴装饰的。人物的衣服一般是敞开式的,人物坐上支架后,手脚与支架紧贴在一起,外面用衣服包住,再用别针扣好。飘色人物的脚是假装的,是用塑料泡沫做成的,外面包着做鞋的布料,女人物的假脚一般是长12公分,高10公分,宽6公分,男人物的假脚一般是长12公分,高10公分,宽8公分。假脚中间掏空与铁支架连在一起,飘色上人物的腿顺着支架摆放,真脚踩在假脚上,上面罩着裤子,用布绳子捆好裤管;使人看不出来这是个假脚;第五步是按设计要求安装道具和背景。旧时的背景多为静止的假山、树木、花草和三鸟、白鸽、鲤鱼等道具,后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又增加了喷烟、喷水、喷火等自动装置。至此,一板飘色完成。

  完成后的造型人物有的站立或坐卧在刀枪之尖,有的人物停留在树梢或花卉之上,有的人物更被隐藏的“色梗”“透”过身体。种种造型惊险逼真。飘色的造型人物还根据情节的需要用手、头、眼等表演着各种动作。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经过艺术家指点,十分规范,色柜车上的人就好像飘在空中一样。

飘色--六国封相

  吴川飘色巡游一般从中午十一时开始,环绕全城,大约共需要4个小时。飘色巡游时以本地特有的“锣鼓班”(奏乐班名称)开道,后面跟着高举“大担”(彩旗)、罗伞(幡伞)、“八宝”(传说中八仙所用的宝贝)的仪仗队,各式仪仗光彩夺目,相互辉映。再后面是巡游的“飘色”。每辆承载飘色的色柜车子后面由二个穿着专门服装的人推着前行,每隔十组飘色配一套“锣鼓班”(八音班)。声、色、艺交融在一起。

  飘色巡游完后,御妆也颇为费功夫。先是御去各种服饰道具,然后将车上的人物解捆抱下来去妆。旧时的木支架一般是在飘色巡游完后下次更换新的。解放后发展到用铁支架,由于铁支架可以按需要用螺丝钉节节拼装,飘色巡游完后再一节节拆下来放进柜里收起,来年巡游时再用上,十分方便。
  吴川飘色,是一门集戏剧、音乐、美术、魔术、杂技、力学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塑造人物飘然欲飞,惊险神奇, 以其高、精、险、奇、巧,被外国友人誉为“东方的隐蔽艺术”。吴川飘色的内容多以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居多,如《唐僧取经》、《白蛇传》、《康熙皇朝》、《徐九经卖酒》、《陈兰彬出使美国》、《状元林召棠》等。近年,又增加了《奥运健儿》、《红色娘子军》、《杂技》、《 狗六爹》、《爱国将领张炎将军》等具有教育意义题材的新颖飘色。

  吴川飘色起源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特别是每年正月十六、十七日吴川市元宵节时,吴川飘色巡游队伍长达数里,场面极为壮观。观众常常多达100多万。吴川飘色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民俗的感染力。吴川飘色不仅在本地广泛开展活动,还先后到过茂名市、中山市、江门市、深圳市、广州市、海南省海口市、云南潞西等地参加文化活动的展演。1 9 9 2年和1997年两次晋京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3年吴川飘色造型作品晋京参加中国首届文物仿制品既民间工艺品展,荣获金奖。2000年, 国家文化部命名吴川市梅录镇为“中国民间(飘色)艺术之乡”。
舞蹈活化石--湛江傩舞

湛江傩舞在广州民众文化节上表演

  傩舞是一种古代面具舞蹈,素有“舞蹈活化石”之称。是我国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着人类学、历史学、文艺学、民众学等众多科学。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是古代驱逐疫鬼仪式的一种巫舞,后成为一种流传于民间的驱邪、祈福、喜庆的舞蹈。现主要分布在江西、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湛江傩舞是由中原及闽南传入的,古老生动,蕴含丰富,气氛热烈壮观,动作原始古朴。已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主要分布于湛江市的麻章区湖光、太平镇,雷州市南兴、松竹、雷高、杨家、白沙、附城、沈塘镇和吴川市的黄坡、博铺等镇乡村。

湛江傩舞的七位主要角色成员

  湛江傩舞的内容形式是以雷首公与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的五方雷将为主体以及土地公婆、艄公婆等傩具的一种独特的雷傩舞,俗称“走清将”或“走成伥”、“舞巫”、“考兵”等,还有吴川的“舞六将”与“舞二真”。主要的目的是驱邪遣灾,祈求平安,迎祥纳福。傩舞的造型,呈现粗犷,庄严威武。傩仪活动是由道士在庙前设坛,向神灵燃烛、焚香、烧纸宝、供三牲。接着颁令、颁符、敬请五色旗队,八宝、飘色、锣鼓班,傩舞队等各路兵马到坛前札寨练兵,然后到各家各户赶鬼驱邪,保佑平安。之后游神,游神队伍浩浩荡荡到村镇各土地公管辖境界敬祭。游神完后,队伍回到神庙广场前,再次举行祭神仪式,整个活动宣传结束。

  湛江傩舞有木质傩面具、橹罟质傩面具、牛皮质傩面具及彩绘傩脸谱等,色彩以黑、红、黄为主,线条朴实夸张,色彩鲜明和谐。面具造型武相豪放不羁、粗犷狞厉,文相端庄俊秀、气宇轩昂。是古代雷州半岛人民敬雷崇雷文化的传承。现保存有600年之久的雷傩面具,独具雷州特色的民间艺术。

湛江傩舞(资料照片)

  湛江傩舞,集武术、舞蹈、音乐、美学、雕刻于一体,是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是雷州半岛红土地上优秀的文化遗产。我市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十分重视傩舞文化的挖掘、研究与弘扬,邀请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人民日报、羊城晚报、朝日新闻和本地新闻媒体以及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文专家宣传、考察和摄录湛江傩舞,弘扬推介湛江傩舞文化。今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雷州半岛红土文化--雷州歌

雷州姑娘二歌(资料图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雷州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笔厚重的文化遗产。雷州歌是以雷州市为核心,覆盖整个雷州半岛讲雷州话的10个县(市)区, 500多万人,甚至延伸至历史上雷州人所迁往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雷州华(侨)人地区。雷州市(原海康县)居于雷州半岛中部,东西濒临大海,地理位置处于亚热带,气候温和,四季如春。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盛产水稻、甘蔗、水果等农产品及珍珠、对虾优质海鲜品等200多种。南渡河横贯东西,粤海铁路穿越南北。

  雷州市原住民为百越少数民族,建制于秦朝。从东晋起闽南汉人陆续迁入,至唐贞观8年,汉人陈文玉当了首任雷州剌史,建筑雷州城。城内至今仍保存着雷祖祠、三元塔、天南重地、西湖公园等一批国家及省级名胜古迹,成为粤西地区旅游胜地。

雷州姑娘歌一(资料图片)

  据《海康县续志》记载:“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进士、雷州学教谕李仲光撰写的《重建御书楼上梁文》中有‘听取欢谣,敢陈善颂。’”之句,足可证实宋代已有雷州歌。再看清末民初雷州人编写的《杂字》中就有“雷州歌谣,八百年号。”之句,更可证明雷州歌已在宋代流行。“姑娘”歌也是雷州歌的一种,是即兴而唱的口头创作。据《海康县续志》卷六的雷州《庙坛》记载:“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知县胡文亮《天妃庙祀田记》中写有‘碑在宫门前戏台旁’。”有戏台,就有演出戏(歌)班。足以证明雷州在明初已有班本雷州歌演出了,何况是先有“姑娘”歌,后才衍生出班本雷州歌。在此县续志上还记有一起人命案:明隆庆年间(1557-1572年)海康县南边村(今属调风镇禄切村),请“姑娘”歌班唱歌,有一位“姑娘”唱了一首这样的雷歌:“海康有座岭仕礼,别人看高娘看低;南边迈生两村仔,跨过都不碰娘鞋”。该村观众认为此歌有意侮辱他们村,当场打死这位“姑娘”,引起官府追究。其中“姑娘”歌于明代已十分流行,而笔试赛歌从清乾隆延续至今已有200多年了。现在社会上保存着一大批雷州歌册、歌集、歌榜、“姑娘”歌及雷剧本。

  雷州歌是记载着雷州人民生存、劳动、生活的斗争史。雷州歌的基本内容就体现出雷州半岛的地理风貌以及雷州人民的生存环境、劳动生产、家庭生活、爱情婚恋、历史人文、伦理道德、风土习俗、娱乐戏谑、丧白喜庆、政治时事等等。反映雷州风貌及劳动生产内容,是雷州歌的主流题材。雷州歌曾出现众多韵脚,达34种。后经过长期多次合并,至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湛江市雷歌研究会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再从上次合并后的25韵合并为17韵,韵音全按雷州方言划分。不同的韵音具有表达不同内容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雷州歌的主题思想也不断升华。蕴藏在雷州半岛的民歌资源非常丰富,这大批雷州歌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雷州歌的基本特征:结构严谨,平仄协调,韵律优美。每首4句,每句7字,一、二、四句末字押雷州音韵,二、四句的第4字是阳平声,这就是雷州歌格律。这种格律接近七绝,唱起来琅琅上口。其腔调自由,喜怒哀乐随心所欲自由唱,如亲人死了,以歌代哭;女子出嫁,姐妹夜里集中,以歌诉情陪嫁唱等。雷州有一句很流行的俗语叫做“一条歌唱到城”,即赶集时沿途接连不断地唱歌,直唱到城镇。这种自由腔调开口即唱,才使雷州歌得以一代代传承下来。

  在雷州半岛,不论是文人雅士或野夫村佬,也不论是年迈老翁或村姑牧童,人人都爱唱雷州歌,创作雷州歌。特别是历朝历代雷州的骚人墨客,硕学名流。如官至闽浙总督的陈王宾、身为朝中翰林院编修的陈昌齐、名登进士的安徽休宁县知县洪泮洙、举人黄清雅、丁宗闽、贡生黄景星、陈伯常、梁成久、洪翰及一大批口头创作人才,他们都热心参与创作和赛歌(主要是口头)活动,才使雷州歌代代繁衍生息,传承下来。雷州歌的出现就一直伴随和记载着雷州的历史,它简直就成为雷州人的诞生、迁徙、劳动、生活等一部口传的历史。雷州歌的对唱歌衍生了“姑娘”歌,“姑娘”歌中的劝世歌又衍生出雷剧,因此地雷州歌在雷州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雷州歌是南国艺苑中的一株奇葩,是雷州人民的智慧体现。要了解雷州的历史,要熟悉雷州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环境,在雷州歌中都能得到充分体现。其大量作品是研究和认识雷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宝贵资料。今年6月被列入第二国家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