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新闻 - 正文*

小学生作文梦工场

2007-11-12 22:17:48

  小学生作文梦工场

  

小学生作文梦工场
  开放互动激发写作思维
  情境讨论提升行文水平
  全新的作文教学体系
  让你轻松写出好作文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十一五”课题 段宗平主编

对《小学生作文梦工场》丛书的实践与思考
——小作研讨会发言稿
宜昌市实验小学 张兴琳
     我校语文教师通读了此套书,并经过讨论,发现它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
     一、每课编排的内容,注重了发散思维的训练和习作思路的拓宽,为每次习作提供的材料较为丰富,这样可以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学会选材,并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这一点对作文困难生的帮助会很大,也能很好地丰富教师的教学思路。
     二、丛书的编排形式活泼,用谈话的方式进行习作指导,还原了课堂习作指导的形态,也便于发散思维,并显得轻松活泼,使人像读连环画一样,没有正襟危坐学作文的压迫感。丛书能从学生的角度,用儿童的语言来谈作文,此种编写思想有利于学生接受,也有利于提醒教师要时时以学生为本位。
     三、注重了写作技巧的指导。比如五年级的每一课,几乎都着重指导一种写作技巧,第一课是“思维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第二课“以小见大写生活随笔”、三至五课“动静结合”写动物、景物、场景等,每一课的写作技巧都提炼得很精辟。每一课所选的材料和选材的角度也能为教师备课提供很好的参考,为学生的思路起导航作用。
     但是,在阅读和使用这套书的过程中,我们也有了以下的几点困惑和思考:
     一、丛书中每一课作文思维都散得很开,材料博杂,这与我们现行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明确的作文要求不易接轨。如果这套教材搬进课堂,存在以下弊端:
     一是教师不好集中一个习作主题集中指导,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不利于大部分学生习作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我认为,写出好的习作既需要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也需要相应的基本习作技能(不是技巧)。对于小学生来说,后者是训练的重中之重。就像画画的人,想象力和创意再好,没有基本的绘画技能(如勾线、填色的基本功),是无能如何也画不出一副好画来的。所以,我认为,“技巧”是建立在良好的“技能”基础之上的;小学生习作的课堂指导更应该重视“技能”训练。如果学生作文还没有学会如何做到文从字顺,还不能把要写的内容写清楚、写具体,就过于强调学习写作“技巧”,似乎有点“舍本逐末”。
     二是课堂如果直接使用这套丛书,可能造成学生无法准确审题的问题,产生“到底写什么”的困惑。题材太多太杂,学生反而会无所适从。因为我们的绝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成为“写作高手”,如果离开老师的重点指导、示范,是很难一次又一次地写出质量较高的习作的。
     二、书中“教师”这一角色的指导性凸显不够。教师角色在书中不仅要穿针引线,引导思路的过渡作用,还应该能画龙点睛地指导写作方法。有些课中教师角色的指导作用发挥得不够好,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想强调的作文方法不能得到有效突出,失去了教师应有的指导作用,会使学生看不懂,教师不好用,家长用不好。
     针对以上两点,我们作了一些探索,在每个年段选了一课与教材中相应的习作进行了整合,比如五年级,就把第二单元的习作“二十年后回故乡”与丛书中的第八课《精彩故事我会编》进行了整合。在“快乐大本营”环节,将“老师”的话“关于《西游记》,你还了解多少?”改为:“关于《西游记》这本书,你还了解多少?”更有利于将学生的话题从故事情节引入到故事的虚构性、作者表达的情感方面来;在“思维导航台” 中,将教师的第一段话“人都是有情感的,你也一样,此时,你最想把你的哪种情感表达出来呢?快在同学之间说一说吧!”改为:“作者虚构故事是为了表达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这些情感有的是他特别敬佩的,如孙悟空上天入地的神奇本领;有的是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但又无法改变,就用孙悟空大闹天宫反抗统治者来表现;有的是他对美好的社会理想,如借孙悟空之口提出‘皇帝轮流做’的平等、民主思想。同学们,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感需要表达呢?”此时,学生的思维有些卡壳,我这样引导:“比如,在你的个人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不顺心的人又拿他没有办法?有没有不顺心的事又无法改变?”学生的思维慢慢开阔。我又从物品、环境、交通、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当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活以后,我又将教师本环节的第二次话进行了修改:“如果你现在不再是个11-12岁的孩子,而是一个31-32岁的大人了,你长年在外地生活,现在回到了家乡,你想虚构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来寄托你的这些情感呢?……”在学生充分想象、发言以后,再引导学生进入“轻松聊天室”,进一步体会“想象必须在现实基础上展开、必须表达真实情感”的习作要点,并回顾本单元回忆故乡写人、写事、写景的课文,学习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然后学生再写的作文,就比指导前打草稿写的题材丰富多了,内容也具体多了。
    丛书每课提供的范文不典范。我认为,名家名篇的确值得诵读积累,但有许多并不适合直接用来学生习作时模仿。如果换上学生同龄人的同要求下写的优秀习作作例文,可能更具有指导性,更有利于课堂使用。
    四、整套丛书从难易程度来看,我们认为相对对应年段的学生来说,要求偏高,其中以儿童身份出现的语言水准也太高。这样是否会对学生造成压力、给家长带来错觉,觉得自己(孩子)的水平太差,怎么赶不上别人?特别是一、二、三年级的那本,是否更适合三年级使用?我们也认为这样的高度不适合大部分学生,一二年级是否应以训练句子通顺、意思明确清楚、如何把生活语言变为书面语言为主,三年级以片段训练为主?
    另外,整套丛书字体小,字数多,特别是低年级的,字排得太满,看起来容易视觉疲劳。能否把娃娃图方大一些,将页面的空白留多一些?
     以上是我们不够成熟的意见,请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点。
2007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