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生活智慧篇-眼镜的发明

据中外史籍中记载,眼镜最早起源于中国,是从中国传到外国的。在西方国家,眼镜的最早出现在13世纪末叶。当时有个意大利人名叫马可波罗(Marco Pol6),他曾旅居小国17年,为元朝宫庭办事,跑遍中国各地。当时他见到元朝宫庭里有人戴眼镜,对此他很感兴趣,在他回国时就把眼镜传到了西方,所以在西方最早制造眼镜的地方是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另外,马可波罗的游记还有老年人戴眼镜阅读小说及小字的记载。

最原始的眼镜是起源于透镜(放大镜)。它的制造、应用与光学透镜的出现有密切的相关。相传最初发现眼镜能使物体象放大的光学折射原理是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察觉的。当时有人看到一滴松香树脂结晶体上恰巧有只蚊子被夹在其中,通过这松香晶体球,看到这只蚊子体形特大,由此启发了人们对光学折射作用的认识,进而利用天然水晶琢磨成凸透镜,来放大微小物体,用以谋求解决人们视力上的困难。这就是我国眼镜的雏形时期。

据《世界之最》介绍,“公元前2283年,中国皇帝就通过透镜来观察星星。眼镜是中国传到外国的。孔子说中国那时就有人戴水晶和其它透明矿物质做成的眼镜,用来医治眼睛或遮避阳光。”

13世纪的元代,我国已能利用水晶的折射率做成眼镜,帮助解决视力不足的困难,但当时戴眼镜的人并不多。由于加工技术的限制,当叶只有老花镜,并限于宫庭内流传。皇帝常常作为御品赐给年老大臣,以矫正视力老花的缺陷。从此眼镜进入了人类的生活。以后为了便于使用,有的将镜片缝在帽子上,有的装在铁圈里。

16世纪才开始出现架在鼻梁上的双片镜,在镜架两端系上线挂在耳朵上。以后眼镜架不断改进,逐渐由繁而简,由粗糙到精巧。镜框有纸圈、漆皮、午角、玳瑁、铜圈等。这些不同镜框直延至清代后期,才开始被镜脚代替,这样既美观又方便,以至出现了戴眼镜(平光镜)的潮流。清乾隆时,李行南的《中江竹杖词》中有“少年不尽风流态,理聪斜窥红粉妆”之句,就是指江南一带人以戴眼镜为时髦,亦有在结婚礼仪时,新娘用有色眼镜掩羞容。

我国眼镜的取材和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工业、手工业的生产发展而不断变化。我国最古老的眼镜只有一块镜片,不带边框,手持使用。后来为了手持方便,则把镜片用木质(后用金属)作边框,固定在一个单柄边框上,仍然是手持使用(如当今的单柄放大镜)。清明之际,姑苏(今苏州)上方山一带用水晶制成的镜片装在单柄铜框上,叫做单柄眼镜。苏州乃是我国水晶眼镜生产之盛地。此地生产的眼镜流传古今,遍销全国,相传海外。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开始把两个单镜经过针销或铆合连接在一起,用绳带牵挂在头或帽子上,利用压力把它夹在鼻梁上使用。最古老的镜架(边框)为木制、纸制、动物角质、皮革和玳瑁甲等材料,后来相继发展到采用金属材料如铜、铁、金、银及现代的各种合金、镀金、包金、K金、不锈钢和塑胶材料。

中国姑苏(苏州)是我国眼镜的发源地,苏州生产眼镜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对我国的眼镜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明代孙云球从小就勤奋好学,最后终于掌握了“磨片”技术——用天然水晶石磨制出镜片。同时他又掌握了“对光”(现称验光)的技术。

眼镜即是保控眼睛的必需品,又是一种美容的装饰品。从镜片的功能上讲,它具有调节进入眼睛之光量、增加视力、保护眼睛安全和临床治疗眼病的作用,对屈光异常引起的儿童斜视和伴有头疼的屈光异常患者,配戴眼镜后均可治疗。而眼镜架的功能,除其为镜片配套构成眼镜戴在人的眼睛上起到支架作用外,它还具有美容、装饰性。现代流行者强调,眼镜要有与时代人的面部化妆及服饰的和谐,反应社会阶层高超、学问高雅、时尚等等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