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清廉故事-汲黯 直谏诤臣,秉正为公

汲黯威武不屈,刚直不阿,对以阿谀奉承而得到汉武帝赏识的人嗤之以鼻,经常公开批评汉武帝的宠臣,得罪了不少人。就在汲黯任主爵都尉而位列九卿的时候,窦太后的弟弟田蚡当上了丞相,仗势骄横,目空一切,许多大臣向他参拜时,他大多不回礼。汲黯对他这种傲慢的态度看不惯,遂见而不拜。大将军卫青的妹妹为皇后,人皆敬畏,而汲黯见到卫青也只作揖而不叩拜。有人说:“除了天子之外就数大将军尊贵了,你为何见而不拜?”汲黯说:“我只听说‘大将军’礼贤,况且,我跟他多说几句,本来是帮他的忙,这有什么不好吗?”卫青听说这话后,更加尊敬汲黯,每次军务方面有难事,他都要登门请教汲黯。丞相公孙弘在朝廷议事时从来不肯发表与汉武帝不同的看法。有时,他对汉武帝的某些决断本来也有异议,并且私下与汲黯等大臣约定要共同向汉武帝诉说真实的想法,但是一旦到了汉武帝面前,公孙弘就改变了态度,背离了事先的约定,改为完全顺从汉武帝的意志,与汲黯等人唱起了反调。汲黯为此大为恼恨,他当场批评公孙弘说:“你这是为臣不忠。”张汤因更改制定刑律法令刚做了廷尉,汲黯就曾多次在皇上面前质问指责张汤:“你身为正卿,却对上不能弘扬先帝的功业,对下不能遏止天下人的邪恶欲念。安国富民,使监狱空无罪犯,这两方面你都一事无成。相反,错事你竭力去做,大肆破坏律令,以成就自己的事业,尤为甚者,你怎么竟敢把高祖皇帝定下的规章制度也乱改一气呢?你这样做会断子绝孙的。”汲黯时常和张汤争辩,张汤辩论起来,爱深究条文,苛求细节。汲黯则出言刚直严肃,志气昂奋,不肯屈服,他怒不可遏地骂张汤说:“天下人都说绝不能让刀笔之吏身居公卿之位,果真如此。如果非依张汤之法行事不可,必令天下人恐惧得双足并拢站立而不敢迈步,眼睛也不敢正视了!”

汲黯毫不顾忌地公开批评公孙弘、张汤等朝廷的重臣,自然会招致他们的嫉恨。公孙弘等权臣多次寻机加害汲黯。有一年,汉武帝攻伐大宛,得到了一匹“神马”,十分得意。那时,汉武帝刚刚设立了乐府,就命人作了一首乐曲,兴师动众地演奏。汲黯看不过去,又进谏说:“为君王制作乐曲,对上是为了继承祖宗的伟业,对下是为了教化黎民百姓。现在陛下得了一匹马就作词作曲,在宗庙里演奏,先帝和百姓能够理解你这样的作为吗?”一席话说得汉武帝哑口无言,闷闷不乐。公孙弘借机陷害说:“汲黯这是诽谤皇帝的御制文献,应该判处灭族重罪。”然而汉武帝并没有怪罪汲黯。公孙弘向皇帝建议说:“右内史辖区内多有达官贵人和皇室宗亲居住,很难管理,不是素有声望的大臣恐难当此重任,请调任汲黯为右内史。”试图把汲黯打发到难以治理的右内史职位上去。然而汲黯当了几年右内史,政事井井有条,从未废弛荒疏过。朝廷里有汲黯这样一位忠贞的大臣在,的确也有威慑作用。淮南王曾经想谋反,但十分畏惧汲黯,说:“汲黯素爱直言相谏,固守志节而宁愿为正义捐躯,很难用不正当的事情诱惑他。至于游说丞相公孙弘,就像揭掉盖东西的蒙布或者把枯萎欲坠的树叶震掉那么容易。”因此只好作罢。此事传到后世,便有了“汲黯在朝,淮南寝谋”的典故,常被人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