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魏晋南北朝故事-董卓之乱

黄巾大起义后,东汉王朝已朝不保夕。各地军阀乘机招兵买马,扩充势力,占地为王。豪强地主与大小军阀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朝廷为拱卫京师,成立“西园八校尉”,任用宦官蹇硕为上军校尉(禁卫军统帅),袁绍为中军校尉。次年灵帝死后,少帝刘辩继位。外戚何进以大将军身分负责守卫洛阳,他的势力强大,对宦官势力形成严重威胁。蹇硕企图杀何进,不料走漏风声,反让何进先行一步,将他诛杀。何进正想趁势杀掉所有宦官,以便大权独揽,可他的妹妹何太后宠信宦官,只得作罢。何进于无奈中想起凉州大军阀董卓,便派人送信,请他带兵进京,翦除宦官势力,牵制太后。不料宦官段短降没密,先发制人,趁何进入宫之时,将他杀死。袁绍闻变,便与同父异母兄弟一道率兵杀进皇宫,诛杀宦官三千多人,尽除宦官势力,可就是不见了宦官首领张让、段叮少帝和陈留王也不见踪影。于是派人四处搜寻。

董卓接到何进邀请,便迅速率领兵马,浩浩荡荡直奔洛阳而来。董卓,字仲颖,陇西临兆(今甘肃岷县)人。出身官僚世家,自小喜武功,膂力过人,成人后便到京城,曾任羽林郎、司马等小吏,后任并州牧,成为独霸一方的军阀。董卓得势后,一直寻找机会进京。接到何进邀请,正中下怀。董卓的凉州军为陇西一带汉、羌、胡诸族豪强混合而成的武装集团,野蛮成性,能征惯战,曾镇压过黄巾起义军,这次进京,自然想大捞一把。董卓率部众行至半路,得闻宫中大变,大为震惊。他揣度宫中大乱,正好乱中夺权,于是挥鞭催马直奔京城。路遇袁绍派去追寻少帝的兵马,他们已救回少帝和陈留王,正由大臣崔烈护送回宫。崔烈见董卓带兵到此,顿觉不妙,于是告之董卓前因后果,并说“当下大乱已过,少帝无恙,请刺史速回,以固边防”。董卓听了,哪里肯依,怒吼道:“你们将朝廷搞得如此糟糕,本官奉命赶来救驾,再敢复言者,定将他剁成肉酱!”他立即挟持少帝、陈留王一行进驻洛阳。

董卓进驻京城后,首先收编了何进的军队,控制了京城。他企图除掉少帝,另立新帝。当他将此主张说与袁绍听时,袁绍洞察董卓狼子野心,极言不可。袁绍道:“少帝乃先帝长子,已正君位,又无差错,岂能说废便废?当下之要,乃应辅佐少帝,治乱兴利,以顺天下万民之心。否则,民心怨怒,后果不堪设想!”董卓见拉袁绍不成,便露出凶相,拔剑威胁:“我重兵在握,谁敢不从!”袁绍也不服气,抽剑出鞘,硬言相对:“本官也不是吃素的,谁敢造次,定当奉陪!”说完,扬长而去。袁绍离开董卓后,立即率领所部离开京城。

董卓下令召见朝廷众臣,宣布少帝退位,改封弘农王,迁出宫外;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即日举行登基大典,定于次年改年号为初平元年,董卓自任太尉、相国,军国大权归于董卓一身。不久,又令人将少帝毒死,以断袁绍等人复立之念。

董卓凭借权势,为非作歹,无恶不作。二月社日,是民间集会节日。董卓率兵去洛阳郊外游玩,见游人熙熙攘攘,有碍观瞻,便令士卒将赶集男子悉数诛杀,夺走牛车,抢走财物。更为残暴的是,董卓令人砍下已杀死的男性脑袋,绑在车轴车辕上,带回洛阳,炫耀战功,声称杀敌凯旋而归。

董卓恣肆暴戾,引起举国震怒。袁绍离京后,到冀州联络故交,图谋讨伐董卓。袁绍出身“四世三公”之家,门生故吏遍于天下,他的号令一出,响应者众。董卓闻讯,立即报复,于洛阳城中,遍搜袁氏家族,不久,太傅袁隗等五十余人惨遭杀害。袁绍得闻噩耗,气得咬牙切齿。他迅即联合十多个州郡组织“关东军”,讨伐这一“魔王”。可诸路军阀以诛董卓、除民害之名,行扩充实力、占领地盘之实,并未协力同心攻取洛阳,以致董卓不将关东军放在眼中,而把注意力放在黄巾军余部郭太的势力上。郭太所率黄巾军余部英勇善战,屡败董卓军队,趁势进攻太原,占领河东,对洛阳形成威胁之势。而洛阳易攻难守,形势告急。董卓听从谋士建议,决定将都城迁往易守难攻的长安(今陕西西安)。洛阳古都,是当时经济文化的中心,历代皇陵建在此处,突然迁都,谈何容易?朝中反对迁都者众,而董卓迁都之意已决,对反对者或免职、或处死,谁敢再言“不”字?大臣王允精于算计,深知董卓秉性,遂投其所好,赞董卓“迁都之举深谋远虑,此去长安,乃兴旺之兆,必重现高祖雄风,威震四海之外”。董卓大喜,将王允升为司徒,令其先行长安一步,负责修整城池、宫殿,主持迁都事宜。

迁都之时,董卓下令将洛阳城及方圆二百里百姓数百万之众编成小队,由兵士押送,胆敢反抗者,就地处死。为断绝民众重返家园之念,董卓派人将宫殿、民居焚烧殆尽,将财物禽畜全部毁掉,一座繁华古都已成废墟。

第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