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散文-附录:苏曼殊年谱简编

该年,谱主参与兴中会活动,并结识了廖仲恺、何香凝、黎仲实、朱执信等。

1903年20岁

春,入军事学校成城学校攻陆军专业。识刘季平。

4月,参加“拒俄义勇队”,识陈去病。

5月2日,参与改“义勇队”为“学生军”的商议。

5月3日,编入学生军甲区队第四分队,识蓝天蔚、刘成禺、许寿裳、纽永建、黄兴、林獬、陈天华等人。

5月11日,参加由“学生军”改名的“军国民教育会”。因谱主倾向反清,遭林紫垣反对而断其接济。

9月初,因生活陷入困境,与吴帙书、吴绾章兄弟乘“博爱丸”返国。冯自由曾介绍谱主访陈少白。抵上海后旋赴苏州,在吴中公学社短期任教。识包天笑、祝心渊、朱梁任、王公之、蓝志先等。其间绘制充满反清意识的《儿童扑满图》。并与学社同仁去狮子山招国魂,吟颂《招国魂》。

10月,自苏州赴上海,任《国民日日报》翻译,与陈独秀、章士钊、何梅士共事。

10月7日,《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发表于《国民日日报》

副刊《黑暗世界》。始连载《女杰郭耳缦》,至12日载完。

10月24日,《呜呼广东人》发表于《国民日日报》。

10月8日至12月1日,连载《惨社会》于《国民日日报》。

12月11日,《国民日日报》被查封。

12月中旬,离开上海,抵香港,访陈少白,寓《中国日报》

社。

年底,至惠州某破庙披剃为僧。

1904年21岁

3月15日,苏杰生病逝乡间,曼殊拒不奔丧。

春末,自上海赴暹罗,从乔悉磨习梵文,应聘于曼谷青年会。

赴锡兰,应聘于菩提寺。

7月,经广州赴长沙,应秦毓鎏之邀应聘于湖南实业学堂,与张继、杨性恂、杨笃生、黄兴同事,参与华兴会机密事务。

冬,华兴会起义失败,同仁出走,谱主仍留湘。

1905年22岁

7月以前,仍执教于长沙。

暑假,赴上海,旋至杭州。与刘季平由杭州至南京,任教于陆军小学。识钟海航、柏文蔚、石丹生、戴鸿渠,并与陆达权、陆灵素交往。参与筹建江南书报社,拜会陈散原、陈衡恪。与伍仲文切磋佛学。识赵声。出入歌场妓院,优游秦楼楚馆。

秋后。至杭州寓白云庵。

1906年23岁

早春,再赴长沙任教于明德学堂,与胡元?同事,学生有陈果夫。

夏,应刘师培之邀赴芜湖皖江中学任教,识邓绳侯、江彤侯、陶成章、龚宝铨、张通典等。此时,谱主加入光复会,并为其中坚。

暑假,赴上海,识柳亚子、高天梅等人。

与陈独秀东渡日本寻母,识章太炎、汪东。

8月下旬,返上海,旋回皖江中学,因学潮而与邓绳侯游南京。

10月4日,返芜湖。旋与陶成章、龚宝铨赴上海。曾欲入留云寺学佛,未果。

10月21日,自上海赴杭州,寓《杭州白话报》社。

10月26日,赴沪,寓爱国女学。因云游四方,挥霍无度而境况窘困。

11月底,迁入位于八仙桥的同盟会驻沪总部夏寓,自习梵文。

1907年24岁

1月6日,自上海赴温州,疑此行与光复会浙东起义有关。

旋即返沪。

2月13日,与刘师培、何震夫妇赴日本。住东京牛?区新小川町二丁目八番地《民报》社。与章太炎、陈独秀过从甚密、情同手足。其间译《梵文典》,自撰序言,章太炎、刘师培、陈独秀、何震均有序。

4月25日,发表绘画《猎胡图》、《岳鄂王游池州翠微亭图》、《徐中山王莫愁湖泛舟间》、《陈元孝题奇石壁图》、《太平天国翼王夜啸图》于《民报》增刊《天讨》。

5月,与章太炎、张继、刘师培、陈独秀等人发起旨在“反对帝国主义,而自保其邦族”的国际组织“亚洲和亲会”,识陶冶公、吕夏诸人。

春末,与章太炎送印度志士钵罗罕归国。

6月10日,发表绘画《女娲像》于《天义》第一卷。

夏,与周树人、周作人、陈师曾、许寿裳、袁文薮等筹办《新生》。

6月25日,发表《孤山图》于《天义》第二卷。

7月10日,发表《思秋图》于《天义》第三卷。

7月25日,发表《江干萧寺图》和《海哥美尔名画赞》于《天义》第四卷。

其间拟与章太炎游印度学佛,未果。

  • 上一篇 散文-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