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雾里峨眉

吴祖光

一九四四年夏天,我曾在四川的“秀绝天下”的峨眉山住过两个月。一同上山,一同住在双飞桥清音阁上的一间房子里,并且一同下山的是剧作家宋之的。一九五六年八月底我第二度再到峨眉山,距离前一次已经是十二年了。时代已经变了,解放后的峨眉山仍是那样郁郁苍苍;而十二年前的游伴,爽朗健硕的宋之的同志却在一年前再也教人难以想象地做了古人。想到这里,心里就觉得难受起来了。

从成都乘车出发的时候还是阳光明媚的天气,但是来到峨眉县就见细雨弥天盖地而来,远远望见的峨眉山在云里雾里若隐若现,真像含愁的美人一样蛾眉双锁。是秋天了,绿暗红稀,雨里的峨眉特别显得萧索;山上游客也很少了。我们来迟了一步,这上山下山的八天时间,就都在雾里过了。

报国寺里读《聊斋》

在成都出发之前,我一人去西玉龙街、玉带桥街逛旧书店;一来这里是十多年前常去的地方,二来我想买一本介绍成都的游览指南一类的书。从前在成都住的时候反而没有想到认识成都;而这一次匆匆而来,又要匆匆而去,便想尽可能地多亲近亲近,多了解了解这座可爱的城市。可是跑了两转非常失望,这两条街的旧书店本已很少,而像这样的书竟是一本也没有。旧书店的老板回答我的询问时,说:“没有。”脸上毫无表情,连头也不抬一抬,好像对这门生意是一点兴趣也没有的。其余的书也找不到什么可看的,我想:跑上峨眉山,天一黑,点上油灯,便不能在山上活动了,最好找点适合山上情调的书读一读。我就想到了《聊斋志异》,谁知成都的书店里连《聊斋》也是没有的。我跑了两天才在人民公园(即是从前的少城公园)对门一家联营的古籍书店里买到了残缺了的半部《聊斋》。

解放以后,加以整理注释的许多古典名著都出版了,譬如《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等等。惟独《聊斋志异》迄今为止只出了一部为专家或收藏家用的手迹影印本,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由于广大的读者喜爱这部书,所以现在是很难买到这部书了。至于在成都买不到介绍成都的书,这在别的城市我后来也碰到同样的情况,譬如在昆明也是买不到谈昆明的书。像这样有悠久的历史,有优美的风景、名胜的著名城市,外来的客人一天比一天多;他们都想在来到的时候能够认识当地的风貌,找不到这样的书是很不愉快的。相反,我记得在解放以前,这样的城市倒是大都有一部厚厚的无所不包的《游览指南》的。

到了乐山,去拜访了乐山专区区委,才在宣传部借到了一部《峨眉山志》,还是“民国二十三年”在苏州出版的,距离现在二十多年了。

捧着半部《聊斋》、两本山志上峨眉。来到山下的第一座大庙报国寺已经是黄昏掌灯时候。天气热得很,我们一行五个人趁着天色已经暗下来,就在庙门外边的小河里洗澡。附近的农民牵着牛从桥上走过,点点头和我们打招呼。这假如是在城市里,几个人在路旁光着身子洗澡就会变成奇闻了,可是在这儿简直是这样自然,谁也不觉得新鲜的。

巍峨的报国寺油漆一新,虽然天黑了,也感觉得到那壮丽辉煌的气派。我被安置在后殿里的一间客室里,全部是新式的家具,藤沙发,写字台,弹簧床,除了那一盏油灯之外便像是城里的大旅馆一样了。九点钟准备睡了,临睡之前,我到屋外走了一走,才发现这一排卧室就在后殿的廊前,对着房门是一排高大庄严的佛像。天黑了,只凭着佛前的油灯看不清楚佛像的面目;我站在地上也就只及得佛前的须弥座一般高,还够不到佛的脚面;数了数,有七盏佛灯,影影绰绰的就是七尊大佛。佛殿当然也是高不可攀的。就在这时候,我忽然觉得有一阵恐怖之感袭来,好像回到了那不可知的远古的年代。昏昏的大殿里只有我一个人,远远传来几阵鼓声也是那般深不可测,随后便是什么声音也没有了。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常年住在大都市里的人是永远也体会不到这种境界的。殿后草地里的秋虫又叫了起来,我慢慢地退回屋里把门关上了。

躺在床上睡不着,怕大佛会走进来。我顺手拿一本《聊斋》来看,一翻开就是《画皮》,这个厉鬼食人的故事可不敢看,再翻到《连城》,这个生死缠绵的爱情故事在这样深夜的古庙里也只是徒然增加恐怖。我把书扔了,但是睡不着,帐子外面“嗡嗡”的声音,好似远远的轻雷;伸出手去捉住一个蚊子,就像是苍蝇那么大,古人说“聚蚊成雷”真是不错。我紧闭上眼睛,不知道过了多久才睡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