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已故皇太后-九孔教研究之二

我认为在中国,我们一直拥有“理性民主政体”,尽管从统治的形式上来说始终是君主统治。中华民族一直是个民主的民族。我敢说,就我所知,中国人——我在这里指的是真正的中国人,而不是人们今天在中国的大街上或政府某些机构里看到的、在打扮上仿效欧洲人的那些人或乌合之众——今天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民主的民族。英国剑桥大学的罗斯·迪金逊迪金逊(Lowes Dickinson,1862—1932):英国学者。曾著《中国佬约翰来书》,批评西方近代文明,赞赏中国文化,一举成名。书中好像观点与辜鸿铭思想颇为相似。后来剑桥大学教授,曾来华游历。教授,那本著名的《中国佬约翰来书》一书的编者,在他最后的一本游记中写到:“我以前从没有到过这样一个国度,这里的人民是如此的自尊自立和如此的热情。比如在美国,每个人都认为有必要向你保证,他和你一样和善,可事实上他们却很粗暴地对待你。而在中国却不同,因为你能感觉到他们对你都很和善。他们没有那种个人权力的自我意识,但却不像人们在印度到处可看到的那种爬在地上的卑躬曲膝。中国人是民主主义者,从他们怎样对待自己和怎样对待同胞中就能看到,他们已经实现了民主主义者期望西方国家所达到的水平。”正因为如此,我说,中国人民今天是世界上唯一民主的民族。真正的“理性”民主主义者和“非理性”民主主义者的区别,即在于此。真正的民主主义者,他们从没有想过和你不一样,而假民主主义者在其自我意识中认识到他们确实不如你,却又企图通过维护自我意识来表明,他们和你一样好。真正的民主主义者不考虑自己的权力,而是考虑他的义务。假的民主主义者则坚持自己的权力,而不尽自己的义务。这就是理性民主与非理性民主的根本区别。

我想对那些中国和中国人民真正的朋友、和那些对目前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事情怀有严肃关切的外国人说,中国的希望所在并不是袁世凯。中国的希望所在,也不是那些以舞会和茶会招待外国人的模仿欧洲的假洋人。我想告诉外国人的是,中国的希望,在于麦嘉温博士说的中国人内心那种对于权威的尊崇,在于良民宗教!尽管我们在最近的两年半中经历了急剧的动荡,有着一个除了搜刮钱财,挥霍、发布条令和不断许愿之外,其实什么也没做的政府,但是在这样一个泱泱大国里,和平与秩序仍然被人民遵循。仅此一点便令外国人大为惊异。面对这些事实,我们应该感谢的不是像许多外国人所想象的,是袁世凯的敏锐智慧或他的某位臣卒,而是中国的民众还没有丢掉他们内心对于权威的尊崇和良民宗教。简而言之,中国今日的希望不是袁世凯,而是孔子的良民宗教。在本文的开头,我引用过孔子的一位弟子的话,你们可以从中找到这种良民宗教的简明解释,并可将其要点归纳如下:首先,和平、秩序与安宁乃至国家本身的存在,不是依赖于法律和宪法,而是仰赖于中国的每个臣民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过一种真正虔诚的生活,或时髦地说,一种道德的生活;其次,孝悌应作为道德生活或虔诚生活之本;再次,良民宗教的秘密是人们尽义务而不是争权利。人们不对权威表现出不信任和怀疑,而表现出对它的尊崇。孟子用一句话概括了这种良民宗教:“爱其亲,畏其上,世永昌。”

那些作为中国和中国人民真正朋友的外国人,如果他们能够真正懂得孔子弟子的这段话,就能更好地理解中国诸事,而远胜于去读像白克好司和濮兰德所写的关于中国的那些幼稚的书。国家之兴衰并非像白、濮两先生的书中所显示的,最终取决于仆人、随从们好的或坏的品格,即那些为皇帝或皇后们擦靴、提包、撑伞的人的品格。那些力求理解孔子良民宗教的外国人将明白,中国的和平、安宁与秩序并不依赖于皇帝的仆人、皇后侍女的品格,而依赖于生活在这块国土之上的所有的人们,不论是高贵的还是卑贱的,外国的,还是中国的,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过一种虔诚的生活。即,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尽其义务而不是坚持其权力,也就是尽其良民之义务。那些作为中国和中国人民真正朋友的外国人明白这些后,就有助于阻止那些反对和破坏良民宗教的行径,像“不要脸”、放肆、粗野、卑鄙等等(少数那些乐意并能够与此作斗争的人现在正处在观望之中。因为就像我说过的,依靠这些所谓“新学、进步、自由和共和主义”的中国人,他们在中国,就像外国人处在治外法权中一样,根本不受孔教的制约),而不是忍受和鼓励此类行径。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些作为中国和中国人民真正朋友的外国人,不仅将帮助在这块国土上重建和平与秩序,而且还能支持世界上真正的文明事业,支持真正的进步和真正的自由。因为真正的自由,正如法国人茹伯所说的,它指的不是政治上的自由而是道德上的自由;不是自由的人,而是自由的灵魂。在中国语言里对“自由”的原本叫法也是指道德的自由和灵魂的自由。中国人要是说一个民族没有自由,就说在这个民族中无“道”。“道”这个字在孔子的学说中指的是本性的法则。而本性的法则又是“天命”的体现。因此,中国人所谓的自由是一种自由的灵魂——是实现人生本质的法则。因此这种自由是道德的自由。是服从“天命”。“我欢快地漫游,因为我在寻找您的旨义。”(《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