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雅各宾主义-第四章一个空位期:中国三头执政

三执政当中最年轻的一位,是岑春煊,前两广总督,现在在上海做寓公。他是著名的已故云贵总督岑毓英岑毓英(1829—1889),广西西林人。字彦卿。秀才出身。1856年云南回民起义爆发,他率团练到迤西助攻起义军。曾迫使义军头领“二马”(马复初、马如龙)投降;“二陶”(陶新春、陶三春)败亡,并杀掉起义领袖杜文秀。1883年升任云贵总督。的长子,其父曾被指控与马嘉理谋杀案马嘉理谋杀案:也称“云南事件”或“滇案”。说“谋杀”,乃是不实之辞。实际情况是,1874年,英国为在我国西南地区扩张势力,修筑从缅甸到云南的铁路,命军官柏郎率二百多人组成的武装“探路队”,要入云南。英国驻北京使馆派职员马嘉理(Augustus Raymond Margary,1846—1875)前往迎接。马嘉理带领“探路队”私自进入云南内地,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被打死。后英国借此生事,逼迫中国签订《烟台条约》。有牵连。岑毓英是一个厉害人物,他用克伦威尔挫败爱尔兰叛民的严酷手段,挫败了云南回民起义军。像乃父一样,岑春煊也是一个厉害角色。他是德国人所谓容克容克(Junker,辜鸿铭写作“Yunker”):意为地主之子或“小主人”。原为普鲁士的贵族地主阶级。16世纪起长期垄断军政职位,掌握国家领导权。19世纪中叶开始资本主义化,成为半封建型的贵族地主。它是普鲁士和德意志各邦在19世纪下半叶联合后右翼势力的支柱。党的党员,他的家族也来自蛮荒的仍处在半开化状态的广西省,即中国的波美拉尼亚。因此他跟俾斯麦首相一样,是一个真正的中国波美拉尼亚的容克。在其政治生涯之初,他也同俾斯麦一样是个极端保皇主义者——plus royaliste que le roi。事实上,岑春煊在义和团事变爆发后才崭露头角,他以其极端的保皇主义精神引起了已故皇太后的注意。当朝廷逃至陕西西安时,他赶紧奔去救援,与1848年俾斯麦赶去救护柏林的朝廷一样。

他们两人的相同之处按下不表,且谈彼此之间的相异之点。俾斯麦是一个含辛茹苦、始终不懈地提高自身思想修养的人。而岑春煊则绝对没有任何思想修养。不过,正因为他完全没有文化修养,所以他是实实在在的,不像雅各宾党人,诸如卖弄博学和怀有空洞理想主义的康有为之辈。他不是空想家,而是一心一意务实的实干家。他确实没有满洲贵族的优雅之处,但同时也没有暴发户袁世凯那种狂妄自大,庸俗不堪,装模作样讲排场的鄙陋习气。到上海岑春煊的寓所拜访过他的外国人,都可看到,这位伟大的厉害总督的儿子,自己也是总督,他的生活却相当简朴。由此可见他是一位君子,不属于那种暴发户买办阶级。

总之,岑春煊是一个坚强有力、忠心耿耿的狂热保皇派。他主张对雅各宾党人和革命派以快刀斩乱麻的方法迅速处理。但是,正如弗里德里希·威廉(Friederich William) 1848年谈论俾斯麦时所说的那样,岑春煊在当今中国是个不合时宜的人。目前中国正处在变革时期,需要的是善于妥协与和解的建设性政治人才,而岑春煊则太过强硬、不屈不挠,因此难当大任。歌德见了同时代的渥瓦茨渥瓦茨(Vorwarts):普鲁士陆军元帅,曾参与滑铁卢战役。元帅,说道:“再也没有比缺乏见识的行动更为可怕的事情了。”此刻,像希腊的阿喀琉斯阿喀琉斯(Achilles):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出生后被其母倒提着在冥河水中浸过,除未浸到水的脚踵外,浑身刀枪不入。在特洛伊战争的第十个年头,因希腊军统帅夺去他的女俘,二将发生争吵,阿喀琉斯断然退出战争,闷闷不乐,下文所提到阿喀琉斯“闷闷不乐”一事即指此。一样,这位厉害的总督离开了所有当权者,坐在上海马卡姆路他的寓所里满脸愠怒,毫不妥协。眼见中国越来越糟,他实在忍受不住气恼的折磨,便到杭州湖畔、普陀海滨逛悠散心去了。

[(他)沿着呼啸的海岸沉默地走着]

也许将来有那么一天,这位中国的阿喀琉斯可能还要披挂上阵,前去为希腊人作战。然而,正如这位前总督几天前对我所说的,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对于中国和每个人来说,将会是一个暗无天日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