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我看到了地球自转

韩吉辰

震惊巴黎的实验

十九世纪中叶,在全世界物理学家面前摆着一个难题:证明地球的自转!

“我们在地球上,看到日月和星座每天东升西落,这就是地球自转的证明。”物理学家们说,“这个道理就好比我们坐在旋转的木马上,看到周围的景物在旋转一样。”

可惜这样讲说服力不强,因为人们所看到的毕竟是日月星辰在转啊!

能不能用实验来证明呢?物理学家们经过一系列研究和实践之后发现,这样做简直困难极了。地球那么巨大,人们在随着地球日夜不停地转动,就像在水中平稳行驶的船舱中,“船行而人不觉”。要想在地球上证明“地球自转”,几乎很难想象。于是有的权威断言说:要想直接证明地球自转,除非人类离开地球。

1851年的一天,巴黎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市的奇闻。人们争先恐后奔走相告:“我看见地球自转啦!”

接连几天,巴黎先贤祠(又称名人纪念堂)门口人声鼎沸,拥挤不堪。人们来到这座高大建筑里,只见高高的圆屋顶上悬挂着一个巨大的单摆,摆长67米,相当于一座20层楼房的高度,下面是一个沉重的铅球,在缓慢、单调地摆动,每分钟还不到四个来回。

“这有什么稀奇,不过是巨大的单摆而已!”人们不禁有些失望。

“请注意单摆的摆动方向!”一个衣着朴素的年轻人提醒大家。人们安静下来,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台面上撒了一层细砂,巨摆紧贴着台面摆动,细砂上留下了一条又一条清晰的痕迹。

几分钟过去了,人们不禁惊奇起来。原来,单摆的每一次摆动,方向都有一点微小的变化。一小时以后,居然变化了十几度!

“摆平面在转动呢!”这就是大家目睹的结论。

“可是,是什么力使巨摆在转动呢?”大家迷惘地四处张望,“找不到这个力啊!”

这时候,那个年轻人站出来大声地说:“女士们,先生们,单摆摆动的方向并没有变,是我们脚下的地球在时刻不停地转动!”

经过几分钟的安静之后,人群又一次沸腾起来,“,简直是不可思议!”大家完全被这个出色的实验征服了。在巨摆下面,地球自转竟然表现得这样清楚,这样分明!大家拥上去紧紧地和年轻人握手,向他表示祝贺,祝贺他第一次在地面上科学地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变化方向的是地球

这个年轻人就是法国物理学家——傅科,这一年他只有32岁。他从小热爱科学,学习刻苦,长大后很喜欢钻研科学难题。在“用实验证明地球自转”这个有名的难题面前,他没有被权威的断言吓倒,而是勇敢地向这个堡垒发起进攻。

“必须设计一个巧妙的实验,”傅科想。可是一时却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一时期,傅科正在深入研究单摆的运动规律。

早在傅科之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已经用实验发现:尽管单摆每一次摆动的角度都不相同,但是它往返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却总是相同的,这叫做“单摆的等时性”。根据这个道理,后来荷兰的惠更斯发明了摆钟。但是傅科认为,单摆运动还有很多规律值得继续研究。他在家里悬挂了一个长长的单摆,从天花板直到地面,因为摆线越长,摆动就越慢,空气阻力影响就小些,单摆推动以后,可以几十个小时连续摆动不会停下来。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傅科推动了这只沉重的单摆,单摆在自己面前沿一个平面缓慢地摆起来。傅科仔细地测量了摆的摆动角度(也就是振幅)以后,就打开一本书看起来,想过一会儿再量一次,看看空气阻力对单摆运动的影响到底多大。

几个小时过去了。傅科从沉思中抬起头来,想看看摆动幅度减小了多少。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出现了:开始时单摆的摆动方向是跟自己接近于平行的,现在居然偏向自己了。

傅科不相信地揉揉自己的眼睛。一点儿没错。他干脆放下书,找来一些细砂铺在地板上,让单摆下部的尖端在砂面上划过。几分钟后,单摆留下的痕迹就偏离了原来的方向,砂面上形成两个对顶的扇形!

真是个奇迹!根据牛顿运动的定律,运动着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时候,总是保持着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也就是说:单摆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摆动的方向是不应该发生变化的!摆动的方向应该永远和开始的时候完全一致。

那么眼前的奇怪现象又该如何解释呢?傅科绞尽脑汁,苦苦地思索着。突然,一道闪光在他脑中划过:“单摆的摆动方向并没有变化,真正变化方向的是地球,因为地球在转动!”

第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