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上)-一飞逝的暗礁

当时,在学术团体里和科学报刊中,轻信派和怀疑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无休止的论战。“怪兽问题”使人们情绪激昂。信奉科学的新闻记者和信奉神灵的同行展开了激烈的笔战,在这次有纪念意义的笔战中挥毫泼墨,争论不休,还有人为此付出了少许血的代价,因为海怪引发的论战最终转化为对趾高气扬者的人身攻击。

这场论战整整持续了六个月,论战的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各家流行小报接连不断地刊登文章,大肆批驳巴西地理学院、柏林皇家科学院、不列颠学术联合会、华盛顿史密斯协会发表的论文,回击《印度群岛报》、摩亚诺神父主办的《宇宙》杂志、彼得曼主办的《消息报》里的讨论报道,以及法国和国外各大报刊上刊登的科学专栏新闻。这些才华横溢的撰稿人戏谑地援引怀疑派曾引用过的林奈瑞典植物学家,首先构想出定义生物属种的原则,并创造出统一的生物命名系统。的一句话,挖苦说“大自然不会制造蠢东西”,以此恳求大家不要违背大自然,随便相信什么北海巨妖、海蟒、白鲸“莫比·狄克”,更不要听信癫狂海员的胡言乱语。最后,在一张言辞尖刻的讽刺报纸上刊登出一篇概述性文章,是该报最受读者欢迎的编辑草草撰写的,这位编辑像希腊神话里的英雄希波吕托斯希腊神话人物。那样给这怪兽以致命一击,在世人的哄笑声中结束了这场没完没了的论战。才智最终战胜了科学。

1867年的头几个月里,怪兽问题似乎已经被人淡忘,看来不会再有人提起。就在此时,一些新的事实又摆到公众面前。此时此刻,人们面对的已不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而是一个令人胆战心惊、必须设法避免的现实危险。问题的性质变得截然不同。怪兽变成了小岛、岩石、巨礁,而且是行动迅速、变幻莫测、行踪不定的巨礁。

1867年3月5日,蒙特利尔海运公司的“莫拉维亚”号夜间行驶到北纬27°30′、西经72°15′的海面时,右舷后半部撞上一座礁石,而在任何航海图上都没有标明这一带海域有这样一座礁石。撞击发生时,凭借风力和自身400匹马力的功率,“莫拉维亚”号正以每小时13节航速单位,等于1海里/小时,即每秒0.5144米。的速度前进。毫无疑问,要不是“莫拉维亚”号船体特别坚固,被撞之后一定会破裂,连同从加拿大载来的237名乘客一起葬身大海。

这起事故发生在清晨5点拂晓时分。出事当时,值班海员急忙跑到船尾,全神贯注地观察海面。可是什么也没有看见,只在距离三链旧时的距离单位,一链约合200米。处看到一个碎成了浪花的巨大漩涡,就像是大片平静的海面刚受到猛烈冲击一样。“莫拉维亚”号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损伤,准确地记录下出事地点后,又继续航行。究竟是撞上了暗礁,还是撞上了遇难船只的残骸?当时无法知道,直到“莫拉维亚”号进船坞检查船底时,才发现龙骨已经部分受损。

这起就其本身来说极其严重的事故,要不是三个星期后在相同的情况下再次发生,很可能同其他许多类似事故一样被人遗忘。接着发生的那起撞船事故,也只是因为相撞船只的国籍及其所属公司的声望,才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丘纳德,无人不知、大名鼎鼎的英国船业主。早在1840年,这位精明的英国企业家用三艘400匹马力、1162吨位的明轮木船,创办了从利物浦到哈利法克斯的邮递业务。八年后,公司的装备扩充到四艘650匹马力、1820吨位的船只,过了两年又增加了两艘功率更大、载重更多的船只。1853年,丘纳德公司再次取得快寄邮件的特许权,相继添加了“阿拉伯”号、“波斯”号、“支那”号、“斯戈蒂亚”号、“爪哇”号和“俄罗斯”号。这些都是一流航速的船只,是继“大东方”号轮之后海上航行的最大船只。到了1867年,这家公司共拥有12艘船,其中8艘轮动式邮船,4艘螺旋桨邮船。

我之所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情况,是为了让大家明白这家因杰出的管理经营机制而扬名海内外的海运公司,是何等重要。无论哪家海运公司都不如这家公司领导有方,经营灵活。26年来,丘纳德公司的船只横渡大西洋2000次,没有取消过一次航行,没有发生过一次延误,没有丢失过一封信件,更没有损失过一个人或一艘船。虽然法国公司竭尽全力与其竞争,乘客还是宁愿搭乘丘纳德公司的船只,近年来的官方统计资料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该公司一艘最豪华的客轮出事所引起的巨大反响,也就不足为奇了。

1867年4月13日,海上风平浪静,微风和煦,气候正适合航行。“斯戈蒂亚”号在1000匹马力的推动下,以13.43节的航速航行在西经45°37′、北纬15°12′的海面上。机轮有条不紊地拍打着海面。船的吃水深度为6.7米,排水量是6624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