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第二十二回 宋公明刺配江州城

自宋江与燕顺等人分手后,日夜不停赶往家中。这日下午,到了本乡村口张社长酒店中歇脚,却听那张社长说,宋太公刚吃了酒回去。宋江听了,诧异不已,直等到天黑,才奔回家中。

宋江进了庄门,见一切如常。直奔草堂,宋清听得动静,迎了出来。宋江见他并未戴孝,骂道:“你这畜生,父亲健在,何以写书戏弄于我?”宋清正待辩解,宋太公从屏风后走出来,叫道:“此事与你兄弟无关,是我想见你,才叫四郎写我病故了,让你尽快回来。”宋江听了,纳头就拜,随后问起官司之事。

宋太公道:“近日听闻朝廷册立太子,便降下一道赦书,称所有犯大罪之人,全都按律法减刑。你的事如今也只会判个流放之罪,无性命之忧。”宋江又问起朱仝,雷横二位都头近况,宋清道:“他二人均被差出去了,如今县里新添了两个姓赵的都头。”宋太公道:“我儿连夜赶路,一路辛苦了,先回房好好歇息。”

当夜一更时分,庄上人都歇息了,忽听门外有人叫喊。只见周围晃动着火把,把庄院团团围住。有人叫道:“不要让宋江跑了!”太公听到,暗暗叫苦。忙吩咐庄客搬来梯子,爬上墙头查看,见外面约有一百多人,领头的正是新来的都头赵能、赵得两兄弟。

宋江向外叫道:“你们且别闹,我所犯之罪可得赦免,请二位都头进庄吃几杯酒,明日与你们同去官府。”说罢,打开庄门,迎两位都头至家中坐下,立即杀鸡宰鹅,摆设酒席,款待众官兵。又取了二十两银子送给两个都头,当晚,二人便在庄上歇息。

次日五更,把宋江押到县里来。知县时文彬责令宋江写下供状后,把他关进牢里。

全县人听闻宋江被捉,皆去知县处求情。知县亦想为他开脱,宋太公又拿出银两,打通关系。再者,那阎婆于半年前亡故,没有人苦主。知县写好文书,等两个月限满,便押至济州。

济州府尹看过文书,因大赦减刑,便从轻发落,把宋江脊杖二十,刺配江州。当厅令宋江戴上行枷,押上文书,差两个叫张千、李万的公人,押送宋江上路。

两位公人领了公文,将宋江押至州衙前。宋太公与宋清早在此等候,设酒款待二位公人,并赠送银两。宋江洒泪辞别了父亲与兄弟。

张千、李万因得了银两,又见宋江是好汉,一路上只是服侍宋江。

这日,三人行了约三十里路,见前面山坡后出现一伙人。领头的正是赤发鬼刘唐,带领着三五十人,要杀两个公人。二人吓得跪地求饶。宋江道:“不要污了你的手,把刀给我。”

刘唐递过刀,宋江接过,道:“你们要我做不忠不孝之徒么?我不如死了的好!”说罢,把刀往喉下划去。刘唐慌忙拉住他道:“哥哥!有话好好说!”顺手把刀夺下。宋江道:“兄弟们若肯听宋江一言,就容我去江州牢城,待限满回来再聚。”刘唐道:“小弟做不了主。军师吴学究同花荣知寨在前面等候,迎接哥哥,小弟这就派人请来商议。”宋江道:“随你们如何商量,我总归是这句话。”

不一会儿,吴用、花荣便到了。下马叙礼后,花荣问道:“为何不为兄长开枷?”宋江道:“贤弟,万万不可!”吴用笑道:“兄长之意,我等明白。只是,晁头领许久未见兄长,想与兄弟相聚,闲话家常。请到山寨少叙片刻,再启程不迟。”宋江道:“知我者,先生也。”

宋江随他三人上山,到了聚义厅,与众头领相见。宋江便把别后所发生之事一一道来。晁盖叫众头领都来参拜宋江,然后众人方才坐下。

席间,众头领依次向宋江敬酒。宋江起身谢道:“多谢兄弟们的厚爱!宋江不过是个囚徒,不敢久留,就此告辞。”晁盖道:“仁兄是怪我们行事鲁莽么?若仁兄不愿伤害二位公人,可给些银两,打发回去,只说我梁山泊将你抢了去,也不会治罪于他们。”

宋江道:“兄长,此话万万不可再提,这不是抬举宋江,乃是害了宋江。宋江临行前,父亲嘱咐,要我莫因一时畅快,却连累全家。我若留在山寨,便违背了教训,成了不忠不孝之人。若不肯放宋江下山,不如请众位杀了我!”说罢,拜倒在地。

晁盖、吴用一起上前,扶起宋江道:“既然哥哥去意已决,我等也不强留。今日且放心住下,明日一早再上路不迟。”好说歹说,总算留住了宋江,吃了一日酒。要为他去枷,他却不肯,要和两个公人同起同坐。

当夜,宋江住了一宿,次日早早起来,执意要走。吴用道:“兄长,我有个老相识叫戴宗,此人仗义疏财,如今在江州任两院押牢节级一职,当地人称戴院长。昨夜我已写好书信,请兄长带去,到了那里,可与他结交。若有何事,也可叫山寨中众兄弟知晓。”

下一页 第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