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第十二回 石碣村智擒何涛

宋江策马疾奔,先回住处,后又赶至茶坊,领何涛进衙门。知县时文彬正在厅上处理事务。

宋江引着何涛,把公文交给知县。知县接来一看,大吃一惊,对宋江道:“这是太师府差人来要立即回话的公文,即刻便可差人去捉!”宋江道:“白天去,恐怕会走漏消息,不如夜里去捉。只要抓到了晁保正,其他六人便有下落。”知县道:“言之有理。”随即叫县尉和两个都头来。

这两个都头,一个叫朱仝,身高八尺四五,须髯长约一尺五寸,面如重枣,像极了关云长,人称他作美髯公。另一都头叫雷横,身高七尺五寸,紫色面皮,因他体力过人,能跳二三丈阔涧,人称插翅虎。

朱仝、雷横领了指令,和县尉带了弓手、士兵一百多人,同何涛一起,当晚往东溪村飞奔而来。到东溪村时,已是一更时分。

朱仝道:“前面就是晁家庄了,我和雷都头兵分两路,我带人在后门埋伏,听哨响为号,你们打前门,见人就捉!”雷横道:“说的是。朱都头,你和县尉打前门,我去拦住后门。”朱仝道:“贤弟,我熟悉这庄上的路,不用火把也能找到。你却不熟悉此处,万一打草惊蛇,可不是闹着玩的。”县尉道:“朱都头言之有理,你带一半人去打前门。”朱仝道:“我只要三十个人就够了。”说罢,带了三十个人先走了。

县尉也上了马,雷横派弓手护着县尉,士兵走在马前,照着二三十个明晃晃的火把,一齐往晁家庄奔来。

还有半里多路时,只见晁盖庄上起火了。雷横提起朴刀,身后士兵齐声呐喊,一齐打开庄门,扑到里面时,却不见一人。只听庄后有人大喊,叫前面捉人。

原来,朱仝有心要放晁盖,故意让雷横去打前门,雷横也有心要救晁盖,便争着要打后门,却还是被朱仝争了去,只好打前门,却故意叫士兵呐喊,声东击西,其实是催晁盖快逃。

晁盖让庄客放火,与公孙胜领了十多个庄客从后门杀出来。朱仝故意让开一条路,放晁盖走。随后,朱仝撇下士兵,提着刀追赶晁盖。

晁盖边走边道:“朱都头,你一直追我做什么?”朱仝见后面没人跟上,道:“晁保正,我怕雷横一时糊涂,所以故意让他去打前门,我在后门好放你出来。你不要去他处了,如今只有梁山泊才是安身之处。”晁盖道:“都头救命之恩,他日必报!”

眼见晁盖一行人走远了,在黑夜中不见了。朱仝装作失足,跌倒在地。众士兵赶来,扶起了他。

县尉催士兵接着追赶,众士兵害怕,虚赶了一阵,回来道:“黑夜里看不清,不知他们往哪条路上去了。”雷横也赶了一阵,回来道:“这伙贼人太厉害了,实在赶不上!”

众人回到庄上,抓了两个庄客,押到县衙来审问。庄客起先不肯招,被打得受不住了,招道:“那六人中,一个在本乡教学,叫吴学究,一个叫公孙胜的道士,还有一个叫刘唐的黑大汉。还有三人,小人并不认得,是吴学究找来的,听说姓阮,住在石碣村,是以打鱼为生的三兄弟。”知县取了口供,将两个庄客交给何涛,回了一道公文。

何涛带着那两名庄客,回到了济州,见了府尹,详细禀报了一切。府尹听罢,再次提审白胜,问道:“那阮家三兄弟在哪住?”白胜见无法抵赖,只得招道:“三个姓阮的,一个是阮小二,一个是阮小五,还有一个是阮小七,都住在石碣村湖边。”知府立即派何涛前去石碣村,捉拿阮家三兄弟。何涛与一名捕盗巡检,带上五百个官兵,一齐往石碣村奔来。

浩浩荡荡的一行人,渐渐接近了石碣村,一路上,他们见船就抢,抢了一百多只船,官兵都上了船,朝阮小五的打鱼庄上驶来。

行了不到五六里水路,听到芦苇中有人歌唱。众人停了船,只见远处一人,独自摇着一只小船,唱着歌过来。

众人中有认得他的,喊道:“这个就是阮小五!”阮小五大笑,骂道:“你们这些残害百姓的狗官,胆子倒不小,竟敢来找老爷!”官兵一齐朝他放箭。阮小五翻了个跟头,钻进水里,众人赶到他的船前时,扑了个空。

又行了不久,只听见芦苇荡里有人在打唿哨。众人一看,见两个人撑着一只船来了。船头上站着一个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执一支笔管枪。有人认出他道:“这个就是阮小七!”何涛喝道:“抓住这个贼,别让他跑了!”阮小七听到,掉转方向,往港汊深处驶去。

众人叫喊着追了过去,越走水道越窄。何涛赶紧令所有船只停在岸边。上岸看时,满眼尽是芦苇,竟看不到一条旱路。何涛差人探路,却许久也不见回。

眼看天色将晚,何涛心下着急,寻思:“这可如何是好?看来,我得亲自走一遭。”便选了一只快船,挑了几位有经验的公人,带上兵器,朝着芦苇荡深处划去。

下一页 第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