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记叙文阅读指导

我心中的文化古城


八里庄小学 可可豆妹妹

  即墨人非常勤苦耐劳,刚劲不挠;其中英杰代出,卓然为地方增光。
  即墨,是一个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的地区,素有“青岛后院”之称,我们的即墨是多么的伟大!在县市中具备较强竞争力,其综合实力2010年列山东省县(市)的第四位,全国县(市)第十七位。  
  埃及的金字塔宏伟壮观,临潼的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音乐之都维也纳景色迷人…… 可是,在我眼中即墨是最好的!虽然即墨没有什么非常招人喜欢的地方,但是即墨却是最美好的!你看,一个小弟弟伸手把一片小小的纸花捡起,这时,大人们都向他投去赞赏的眼光,俗话说的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如果大家都顺手捡起纸花,城市就多了一份美好,不用让清洁工们日夜操劳,一大清早就起来为我们清理城市日夜劳累了。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即墨”是胶东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的地名,它载荷着丰富而沉重的历史内容。“即墨”之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因古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滨而得名。  
  即墨人非常勤苦耐劳,刚劲不挠;其中英杰代出,卓然为地方增光。即墨这片古老的土地至少说4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居民们在此生息、繁衍,在此播种、耕耘着文明和希望。即墨的山水风土悄然熏陶着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形体、声音乃至性情;历史的运动则明显地为他们的意识形态打上各个时代的烙印。于是,即墨人在自己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影子。或曰:“语声上,形容大”——即墨,山东之地,自然具有“山东大汉”的特点;或曰:“勤苦耐劳”——这种优秀的品质在即墨劳动群众身上是显而易见的;或曰:“人性刚绝”、“刚劲不挠”——这是即墨人最为典型的心态性格;或曰:“朴鲁少文”——这种由来日久的民风在近代文化的浪潮中似乎渐次消淡。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则赋予即墨人以新的性格因素,他们反抗压迫,抵御侵略,追求真理,前赴后继。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人们的思想,陶冶一代新风尚,人们热爱集体,艰苦奋斗,助人为乐。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人们则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发展商品经济的意识明显增强。  
  所以,尽然我们的祖先都为了我们服出了那么多,我们一定要回报他们,保护好我们的城市!  
  不保护即墨的事情有很多,先说这一件事吧!  
  :人口猛增,土地骤减——当代即墨的严重忧患;开发水源,保护环境——举政利民的长久大计。2000年前,最显赫的即墨大夫只不过是“万家大夫”而已,每“家”照5人计,其时才5万人,还有更为稀罕的年代,16世纪末叶,全部县境内竟不到3万人,而其时的县域版图比今日则多出900多平方公里;换言之,其时平均每平方公里几乎找不到10个人。这与当今的人口现象比照起来真是令人惊叹。近代的即墨人口一直呈增长趋势。1872年人口为37万,至1959年达到77万,1961年人口跌落到66万,也就是说3年减了11万,算是人口大潮中的一个小小回流,此后则汹涌澎湃地上涨不止。1969年,人口步上80万的台阶,1975年登上90万的新层次,1987年在极大控制中突破100万大关,人口密度相应地达到562人/平方公里。很明显,人口增长的速度愈来愈快,令人忧虑;即墨这块土地究竟最适合载荷多少人口?3万少了,100万多了。与人口膨胀一样使人焦虑的是土地减少。当每平方公里只有10人的时代,令人奇怪的是人们竟然不能温饱,而今560多人挤在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以丰衣足食。这唯一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的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别无其他。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人日多地日少”这个愈来愈严重的矛盾。即墨县历史上曾开拓到270多万亩土地,这么多的土地养活着37万人,每人占有7亩多地,这是100余年前的状况。人口增长,各种社会建设不断扩大,本世纪50年代以来,大约每年有近万亩耕地为各种建设占用,也就是说,到今天消失了几十万亩土地,如果按照这种时态速度发展,再过100年,我们将何以立足?千万不可轻心大意,现在我们靠着100多万亩耕地养活着100多万人口,而人口在继续增长,土地几乎可以说只能减少而难以再扩大,将来怎么办?虽然我们恃仗逐步提高的现代化耕作技术来不断提高粮食的产量而无恐于吃饭问题,但这是有限度的。今天,即墨的人均耕地已不足1.36亩,而人口继续在增长,建设继续在扩大,耕地继续在减少,这是即墨县面临着的一个愈来愈严重的问题。  
  这个事情非常地严重。如果我们大家都珍惜水资源、土地的话,我们的古城会更好!即墨将更好!真心希望大家要好好保护它、爱惜它,希望它以后资源丰富,山青水秀、美丽富饶!
 
 
位置:发表区   年级:小学6 关键字,发言稿
作文id:765924 来源:原创 字数:1811 投稿日期:2014-3-18 11:59:00 点击:
  舞倾 点评

推荐3星:[舞倾]2014-3-29 13:43:06
 网友打分:(综合分:)
 欢迎你投下宝贵一票(不能更改,入门级不能打分,选择收藏将进入我的珍藏)。
+2收藏 精品
+1还行 发表
-1真糟 退稿
   发表评论 
搜索更多作文:“我心中的文化古城”